安平

普世佳音新媒體的安平牧師認為與其將新媒體看作一個如何去使用的工具,不如說是一個發聲的平台,更是一個窗口或鏡子,或更準確的說,是一座舞台,並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公共神學,努力匯集世界各地的華人在不同處境下的思考,讓公共神學大眾化,支撐我們如何傳播信仰。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報業風氣惡劣,甚至淪為政治工具。一群新教牧者組織起來,就責任、公正、公平、尊嚴等價值觀激發討論,引伸了1923年美國報業自律公約的出現 (後來稱為「新聞業者倫理信條」(Canons of Journalism))。100年後的今天,新媒體大肆興起,一群中國基督徒在2014年提出了「中國基督徒互聯網公約」,呼籲信徒在網絡中謹慎言行,見證上帝,多達30萬人聯署。 隨著科技的推進,社會進入了人人皆媒體的時代,而教會也越來越注重媒體性和公共性。面對漫天散播、海量般真假的資訊,新媒體仿佛危機滿佈,卻又是不得不進的重要領域。兩份公約相隔100年,卻都見證了教會如何透過參與公共倫理建構來影響媒體與社會。這一集,安平牧師將帶領我們重新思考教會在建構與使用媒體的角色。作為基督的門徒,我們又該以抱著怎樣的心態與倫理觀念來擴展新媒體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