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宣教

教會的宣教,始於上帝自己的宣教。華福文庫中「普世宣教」的分類,收錄關於宣教神學、宣教策略、宣教實踐、宣教對象、宣教見證、和個人與堂會如何參與宣教事工的文章,期盼華人教會能透過這彼此學習和相互啟發的交流平台,在宣教的路上同行。

散聚宣教是針對移居他國的移民群體進行宣教活動,這些群體常因政治、經濟或戰爭等原因離開本國,在新國家定居,帶來文化挑戰和福音機會。本文探討香港移民加拿大和英國的現況、對當地華人社區和教會的影響、及其在普世宣教上的意義,通過對比兩地移民情況,提供教會和宣教機構可參考的資訊和策略。
進入21世紀時,「散聚宣教」就逐漸出現在宣教界的各項討論會議當中。在全球散聚人口不斷地增加,宣教學者們從中觀察、思考,並探討其中可能帶給普世宣教的挑戰與機會。根據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當面對不穩定的社會和文化處境時,許多散聚人口對於自我認同,甚至於人生方向,都會做出新的檢視,也會重新思考信仰的問題。故此,散聚人口作為傳福音的對象,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宣教契機,這也是當前大部分在宣教界實踐的方向。本文將從個人、教會和族群的角度,嘗試探討我們所需要面對的課題。
過去十幾年,世界許多地區都有所謂的健身風潮,健身也在不同的年齡層中盛行起來,這集邀請到熱愛健身並在牧養教會的過程中,開始把健身與牧養的呼召結合起來,且於幾年前開始Petra Training健身房教練的陳培倫牧師,來和我們聊聊健身與基督信仰之間的關係、建立教會與經營健身房之間的異同與困難,以及他探索如何把熱情與呼召連接起來的過程與反思。
這集邀請到在《今日基督教》雜誌擔任中文校編負責人蔡怡庭傳道,他將從奧古斯丁的神學來切入,談談神學對他信仰實踐的塑造為何?以及在《今日基督教》雜誌服事的過程當中,他從後台閱覽的數據看到華人教會是怎樣的面貌和所關注的議題是什麼。
過去十年我在準備講道的時候都會使用Logos這款聖經軟體,這套軟體幫助我在獲取各種聖經資訊上提升了速度的方便度,然而當兩年前AI技術的引用,全面衝擊人類社會各個層面時,也讓我開始反思:一味地追求更快速更大量的資訊,甚至讓AI輔助取得這些資訊,到底是祝福還是咒詛。這集邀請到在Logos中文產品聖經軟體的主任高亞雯姐妹,來談談數位科技如何幫助我們認識上帝的話語,同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集警惕之處。
現今,許多學者認為我們正邁入另一場重大轉變中。因著網路無處不在、感測器體積縮小、性能更強而成本卻更低,加上人工智能和機械學習的高速發展,這對今日教會的意義是什麼呢?這集,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在台灣政治大學教書、研究心理幸福感、傳播科技及元宇宙等領域的年輕女學者林日璇老師。她將與我們分享當代科技的發展,對教會在數位時代的門徒訓練的重要影響。
當代的北美華人教會有超過五十年的歷史,過去我們也訪談過北美華人教會的牧者談到兩代之間的議題,包括文化與語言帶來差異的挑戰,但若從「宣教」的角度切入,北美內部文化與語言的差異又會帶來怎樣的機會呢?這集我們訪談《芝華宣道》的總幹事林恆志牧師來和我們分享在北美華人教會的處境中,以教會為本的跨文化宣教有怎樣獨特的挑戰和機會。
華人教會投入跨文化宣教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也漸漸累積一些正面及挫敗的經驗,一代一代華人宣教士循著歷世歷代宣教士的榜樣,並站在前人的基礎上往前行。這集很高興邀請到長期投入在偏鄉、委身在少數民族地區,並創辦西宣學院的黃大熊宣教士,和我們聊一聊長年服事少數民族群體,對他們之間一些共性的體會,在宣教和裝備這些少數民族的領袖過程當中,遇到的困境及如何回應,還有這對今日教會的門徒訓練和牧養的啟發。
2022年推出的ChatGPT讓全球都開始關注人工智能的發展,並探討背後帶來的挑戰。除了人工智能,另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也正全面影響我們的生活,那就是生物科技的進展。今天我們邀請到在美國長期行醫,同時研讀生物倫理的陳振威醫師,來和我們聊聊當前生物科技的發展會帶來怎樣的挑戰並探索基督徒在今天這個時代到底該如何回應。
這集邀請Ray Lin傳道談談傳福音也能用藝術來展現,帶出基督教藝術的意義和用處。Ray一路走來,不管身在何處,都希望能在那裡事奉神,他曾嘗試在教會帶敬拜團、創辦樂團七舍克勒樂隊、在父親的餐廳和朋友的鋼鐵廠工作見證、在印度社區辦主日學營等,都是為了傳揚福音,實踐當年對神的一個承諾:要一生來事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