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之窗

本集訪問宣教學者溫以諾博士,人類學背景的他,橫跨中、西福音工作與研究教學,不僅創先發展出許多重要的華人宣教理論。不限制於自己過去發展的「關係神學」、「恩情神學」論述,近年倡議的「散聚宣教學」,究竟和傳統宣教差異為何?他們究竟是互斥還是互補?溫博士引用大量的例證,不僅讓我們對新的宣教典範,有更深的認識,也聽見上帝在世界各地散居的人當中奇妙的大能!
筆者在香港事奉了30多年,欣喜地觀察到香港教會所經歷的轉變。1982年,當我們一家到達香港時,大部份華人教會仍需要外國宣教士幫忙服侍。那段日子早已結束,今天香港的教會已差派他們自己的宣教士去接觸不同文化的人,與他們分享耶穌基督的福音......
華福的「異象2020」一直不斷地提醒我,震撼我,激勵我,因爲宣教對華文教會是挑戰,跨文化宣教是更大的挑戰,「門徒導向的跨文化宣教」是根本的挑戰,是回到耶穌大使命的根本:要培育裝備門徒,差他們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這是主耶穌基督的本意,因爲當時猶太族的門徒,為要履行主囑咐的使命,一踏出耶路撒冷和猶太本地,就要跨文化......
主耶穌在升天前對門徒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8~20)這大使命是宣教的根基。本文將討論在現今時代有關大使命的幾個問題,就是:如何去?去哪裡?做甚麼?去之前要有甚麼裝備?
照著《聖經》的記載,末世的末期臨近時,世界肯定會面臨更多痛苦與災難。按照世界人口危機委員會於一九八七年在一百三十個國家中所作出的國際人類痛苦統計調查,顯示世界69%人口的人生或高度痛苦中。1 為此在這末世末期,當人類的災難與痛苦指數掀升,信徒除了自己敬虔與謹慎度日,還必須具備怎樣的心態來面對末期時代的宣教挑戰呢?
現代差傳史以1949年為關鍵的分水嶺。近年在全球化影響下,差傳工作變得更多樣化而富挑戰性。在《今日華人教會》2009年8月號的宣教篇中,朱昌錂博士以「萬千世界中的不變使命」指出六個宣教新趨勢,本文將從華人宣教角度,嘗試分享華人教會可參循的七條主要發展路線和事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