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珩甄

使用社交媒體已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網路世界的影響力遠遠大於我們的想像。作為教會的領袖要學習共感理解新一代的想法,帶領他們不管在什麼處境皆活出基督的樣式。本文會從兩個導向看牧者與信徒在網絡社會中該如何實踐基督信仰、踐行大使命,以及分享一些有關科技更新迎來的挑戰與應對。
目前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做研究的Calida因著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的事件,從公共神學的領域走進了數位神學的探索(Digital Theology)。隨著疫情爆發,教會被催促走進網路世界。面對陌生又「虛幻」的數位空間,教會在積極學習之外,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神學討論。Calida也提到在疫情期間,因著英國與香港的文化差異,兩地的信徒以很不一樣的心態來回應網路崇拜。向來重視個人主義的英國社會,為何抗拒網路崇拜?而數位時代又為教會帶來了哪些挑戰和機會?隨著數位時代的到來,造就了「關鍵意見領袖」 (KOL) 的興起,他們往往從網路到實體帶動意見潮流的走向,那到底KOL與今天常提到的「無大台」概念有沒有抵觸?教會又是否可以擁抱「無大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