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木水

當我們回溯歷史時,宗教改革為教會帶來突破性的更新,卻也導致羅馬天主教內部的鬥爭,分裂出基督新教,並引發許多革命和聖戰。時至今天,教會醜聞也時有發生。無可否認,教會同樣擁有黑暗和暴力的一面。有些人目睹一切,甚或身受其害,最終黯然離開教會。然而,也有一群人,堅持留守到最後。到底,教會值得愛嗎? 這一集,新加坡神學院謝木水院長將為我們簡介他剛出版的新書《愛教會到底?!》回溯宗教改革的根源,如何幫助我們反思教會分裂、教會權力和政治的問題?聖經的權力觀是如何的?歷史既成過去,我們如何直視和處理過去的黑暗、暴力和傷害?面對現實中教會濫權,無論是性、金錢、和權力的軟弱,我們應該怎樣面對?教會濫權的問題,可以被修正嗎?為何經歷過教會人事物的黑暗面以後,依然有那麼多人選擇留在教會?面對受傷和失望的信徒,謝院長有什麼話想說?直視教會真實的面貌,我們又該如何抉擇?
在科技發達、資訊唾手可得的世代,當代信徒的聖經理解和神學水平相比二、三十年前竟然有大倒退?謝木水院長以多年在各地牧養和進行神學教育的經驗愛心說誠實話。他在慨歎中呼籲信徒務必要重燃對聖經的熱愛和整全認識。同時,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他相信真理教育、以家庭為單位的跨代牧養、善用新世代科技所長、改寫傳統的領導模式,將為「跨代同行」和「承傳」帶來關鍵作用。此外,教會社會責任與政治的界線在今天越見模糊,過多的期望與絕望都為教會帶來負面打擊。華人教會在當下處境如何能化危為機呢?他認為需要「斷!捨!離!」。
美國管理學教授Ronald Heifetz曾經說過:「人們抗拒改變,害怕的不是改變本身,而是恐懼失去熟識的事物。」疫情蔓延導致全國封城,不少教會在突然失去了習以為常的實體團契、聖餐和節期禮儀,感到方寸大亂。然而,在種種的「失去」中,卻意外重啟了家庭祭壇的大門,重現上下多代一同崇拜的美好畫面。在面對社會危機的過程中,謝木水院長從新加坡教會「政教養成」的角度出發,探討信徒獨立思考與基督徒群體生活的反思。他寄語信徒要摒棄二分化的思想、教會應以神學和群體利益為基礎而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