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宣

後疫情時代大家都更留心「家門口的跨文化宣教」。在新加坡,本地跨文化活動是相當自然的。這樣的實境對差派「長宣」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對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又有什麼啟發?本集節目訪談新加坡神學院盧家正博士,他從生物醫學領域到讀神學牧會、再繼續跨文化宣教學研究,從亞洲到美洲來回的生命歷程,分享處境化神學與東南亞宣教的真實案例。
150年前,如果有宣教士要從英國前往中國宣教,得花上六個月的時間,搭轎子、坐馬車、坐船,對,還是蒸汽船。今天,由倫敦到上海,飛機直飛一趟,只要12小時20分鐘。意思是,你上了飛機,看場電影,睡一覺,起來吃早、午餐,人就到了......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五十五8、9)我們跟隨神的時候,祂往往會給我們驚喜和意外,有些是我們喜歡的,但有些卻會令我們不知所措......
日本是一塊福音硬土,日本東北部更是硬土中的硬土。我們夫婦每天必為每位福音對象提名禱告,更為每張福音單張、英文班的廣告禱告。記得有一次在仙台市開荒宣教初期,派發千多張教會的英文班廣告,可是全無人問津。當時禱告了三個月後,有一天森昇如此禱告:「神啊,每張派發的教會廣告只要在你手中,隨時都有『效用』。」果然數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