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

神向約拿說:「尼尼微城,有十二萬人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神豈能不愛惜呢?」「不能分辨左手右手」,不一定是指身體上的左右手,更可能是指他們未能分辨是非;哪些是神的真理?哪些是魔鬼的歪理?他們都不知道。尼尼微城十二萬人口,神尚且不能不愛惜,何況是緬甸有六千多萬人口,百份之九十以上尚未接受福音,甚至未曾聽聞福音,神豈能不關心呢?
世界福音動員會(OM)始於一位美國女士的禱告。1950年,多夢西婭.克拉普(Dorothea Clapp)開始為她任教的高中學生代禱,求神使用這些青年人觸動世界。神應允了!她送了一本《約翰福音》給學生喬治.韋華(George Verwer)。韋華後來信主,往後更成立了OM......
包忠傑牧師(Rev. Paul H Bartel)為二十世紀德高望重、深受華人愛戴及敬重的宣教士,滕近輝牧師稱他為「屬靈人的楷模」。在中國大陸出版的《重慶宗教》一書對他甚有好評,稱他為「國際友人」——「華籍美國牧師」,又謂:「包牧師因從小成長於中國,十分熟悉那片熱土的風土人情。他的中文造詣很深,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酉陽龍潭也被成為他的『第二故鄉』......
現代差傳史以1949年為關鍵的分水嶺。近年在全球化影響下,差傳工作變得更多樣化而富挑戰性。在《今日華人教會》2009年8月號的宣教篇中,朱昌錂博士以「萬千世界中的不變使命」指出六個宣教新趨勢,本文將從華人宣教角度,嘗試分享華人教會可參循的七條主要發展路線和事工走向......
源於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現代的包裝下,成為世界各國體育佼佼者展現身手的舞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隨著全球化現象的出現,舉凡經濟、政治、科技、運動等都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朝著全球化邁進。奧運會如此萬眾矚目,乃是全球化帶來的影響,這個大趨勢正預告著福音全球化的來臨。今年中國北京主辦奧運會,其傳遞聖火帶來的象徵意義與基督徒的宣教工作一樣,傳遞福音聖火的異象也將在今年重新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