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

約翰·派博牧師曾寫道「我們宣教,是因為萬國的敬拜還沒有發生」。「萬國」將會如何敬拜?只有我們熟悉的「讚美之泉」和Hillsong,還是各有獨一無二的方式?除了音樂,還有什麼藝術形式可以使人朝向神?藝術表達和生命轉化又有什麼關係?所有藝術是否都能為神所用、世界通行?各地教會該如何將藝術融入的宣教實踐中呢?「民族敬拜學 Ethnodoxology」將為您解答以上問題。 聖經說,我們要用「心靈誠實」敬拜,心靈的轉化才是宣教的核心。敬拜,當用「萬國」的心靈的語言!來聽聽潘傳道生動的分享吧!
雖然天災人禍古已有之,但正當人類雄心勃勃,以為跨入二十一世紀,更能夠彰顯人類的科技、知識、創造等能力,殊不料本世紀的頭十年間,超大、特大的天災人禍接踵而至,讓整個世界應接不暇、疲於奔命,終於再也無法高唱〈明天會更好〉,轉而陷入深深的鬱悶、寂寞的心靈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