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分享

感謝呼召及差派我們的主,使我們可以為主承擔普世宣教工作,這是何等榮耀的職事。可以參與主的永恆偉大拯救計劃,引領千萬民族到主基督面前崇拜祂,心口如一的承認祂是神,歌頌祂,以祂為王。我在中華宣道會中成長,有著濃厚的宣教精神及屬靈的薰陶,中學一年級時開始參與......
一加一等於三,「協同效應」(synergy)的理念在商界已十分流行,表示兩者或多方面在合作之下產生的作用,遠遠超越個別獨立運作所產生的果效。理論簡單,但在實踐上卻是一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的功課,這個概念應用到差傳模式上就更形重要。
韓國宣教學者文相哲(音譯,Steve Sang-Cheol Moon)曾如此評論由韓國教會差派出去的宣教士:「許多韓國宣教士在二十多三十歲時花時間去完成他們的大學教育、軍隊服役、神學訓練和宣教職前訓練。這一個留在家鄉的冗長預備期實在不利於跨文化的適應、學習和創意思維,因為以上幾種素質是要在年輕的時候才容易掌握得到......
「那孩子漸漸長大,心靈強健,住在曠野,直到他顯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路一80)「耶穌的智慧和身量(或譯:年紀),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二52)上述兩段經文分別描述施洗約翰及耶穌基督的成長路,顯然他們出來事奉之前,從小到大的生命與心靈成長是一個過程。就此而言,一位宣教士成熟地踏進宣教工場,也絕非一朝一夕......
《教牧分享》今年的總題為「教牧事奉與宣教事工」,一月號先行探討「教牧如何在堂會中推動宣教事工?」,今期的主題則為「往下扎根,向上結果:宣教教育與宣教士培育」,本刊邀請了兩位臺灣牧者及一位香港牧者進行筆訪,分享他們對此課題的心得,冀能幫助教牧同工思考如何參與及推動宣教教育與宣教士培育。
你知道臺灣中西部每千人中只有三人認識救主耶穌嗎?這些年來,神奇妙地為海外短宣隊打開進入鄉村及校園傳福音的門,直接向最容易接受福音的中、小學生傳福音。只要用愛心與他們相處、傳講耶穌,一週後,約75%以上的人願決志信主,尤其這十年正是以英文教學傳福音的千載難逢良機......
關於主的大使命,對本堂來說雖然不算陌生,甚至很多人認為本堂著重傳福音,將本堂定性為一家傳福音和差傳很強的教會。但對於佈道和差傳的參與,筆者留意到仍有部份領袖包括傳道和執事,是推動差傳的阻力。不過,最大的阻力可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