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麗嫻(香港宣道會荃灣堂傳道)
堂會背景
本堂已有五十六年的歷史,筆者自信主至今,由信徒到成為傳道都一直在這家教會,迄今也有三十一年了。這家教會的創立人是一位教內人士皆承認的開荒佈道家,他終身以「領人歸主」作為他的座右銘。他自聖經學院畢業後,便在荃灣九咪半租賃一間木屋,作街頭佈道,成立本堂。他愛人靈魂的心非常熱切,至他離世前已植了五家分堂。還有,他胸襟廣闊,不分宗派幫助其他教會開荒佈道,他更聯合荃灣、葵涌區(稍後加上青衣區)的眾教會,每年合辦一次為期十天的研經培靈佈道會,至今也有三十八年;這樣,每年都有很多人有機會聽聞福音,亦有多人歸信主耶穌。這位老牧者安息主懷後,現任堂主任秉承他的心志,不斷在本地有福音需要的地區佈道植堂,到現時為止,分堂再加上她們的分堂,在本堂系列下的堂會數目已有十七家了。
約在一九八九年,現任堂主任更將「領人歸主」的地域拓展至國內和海外。本堂的差傳事工起源自一位分堂的牧師,也是本堂的肢體,他有作宣教士的異象和志向,後來有兩年時間返回本堂推廣他的宣教心志,在一九九○年本堂組成第一隊訪宣隊與他一家齊往泰國(Thailand)確認神對他的心意,他於一九九一年成為第一位被差遣往泰國的宣教士。 1與此同時,有一位宣教心志很強的女神學生來本堂實習, 2她不定期邀約一些回香港述職或作過客的宣教士或差傳機構同工來教會分享,後來成立了「宣教奮進團」,從差傳教育開始,讓本堂會友慢慢了解何謂差傳,繼而組成一些支援小組,好像「中禱組」、「泰國支援組」等。至現時為止,本堂正支持十三個宣教單位。筆者樂意在此分享在這家教會承接差傳部傳道一職之後,如何進入角色,及後如何面對其中的阻力和助力。
跨越差傳的阻力
關於主的大使命,對本堂來說雖然不算陌生,甚至很多人認為本堂著重傳福音,將本堂定性為一家傳福音和差傳很強的教會。但對於佈道和差傳的參與,筆者留意到仍有部份領袖包括傳道和執事,是推動差傳的阻力。不過,最大的阻力可能是自己。
一.自己
當筆者還是信徒時,因為教會經常強調傳福音的重要,說是主的大使命,所以已知道傳福音是基督徒責無旁貸的使命,筆者亦樂於參與傳福音活動;但筆者對海外差傳的觀念卻是負面的。筆者於一九九○年還是教會執事時,首次被邀參加泰國短宣十天之後,經常反問:香港還有很多未信主的人需要福音,往別國傳福音是否必須?為何要再學別國語言?為何要離開家人?為何這?為何那?實在有很多問號!往後有七年時間筆者都不斷推卻短宣的邀請。不過,自從本堂在一九九一年開始籌辦差傳年會,之後每年舉辦一次,筆者漸漸接收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神的使命就是差傳使命。若這是真的,沒有理由不遵行了。所以,在一九九七年當教會增設差傳部時,筆者當年還未作傳道,竟自薦要加入這部,為的是要趁機弄清楚這觀念,更嘗試參與一整月的泰國、柬埔寨(Cambodia)訪宣體驗。
後來當筆者奉獻作傳道,神學畢業返回母會事奉前,知道會被安排在差傳部服侍,立刻多選修兩科差傳科。之後,筆者參與過不同差會辦的有關差傳講座、閱讀更多有關的差傳書籍及參與不同的跨文化體驗。現在,筆者看地球不再是圓的,若這樣,筆者看到香港時,就看不到背後的非洲、美洲和歐洲了;其實地球可以是平的,打開世界地圖時,世界每個角落也會出現在眼前,當我們這樣看時,就能體會「神愛世人」這普世的胸懷了。
二.領袖
當筆者以會友,甚至是前差傳部執事的身分轉為教會差傳部傳道時,本以為「做好這份工」不算太困難,卻更深的體會到有好些障礙是來自教會領導層。
(一)差傳部隊工
差傳事工就像教會其他事工一樣,並不能單靠傳道執行。本堂的差傳部組織(簡稱差委會)有傳道、執事和委員(有心差傳的肢體)。執事每兩年一任,從一群當選執事中委派到差傳部。當中曾經有差傳經驗豐富的執事,有全無經驗卻很有心的,亦遇見過沒有經驗和不太情願的。若然這組合很有經驗,未必樂意聽從經驗比他淺的傳道,差傳事工只有繼續因循而沒有更新;遇上沒有經驗但又不太積極投身的,那就明顯是阻力。惟有靠著禱告,加上忍耐,慶幸還有其他差委成員,深信神必成全祂的工作。除差傳部的組織外,差傳部還需要與教會其他部門有良好協商,差傳事工才能如魚得水。
(二)教育部
差傳教育是細水長流的事工,無論是透過有系統的差傳主日學或培育課程、定期的宣奮團和差傳年會,甚至是適切的短宣培訓,都能讓宣教的使命繼續在本堂延伸下去。本堂青成級主日學的基礎課程編制卻因某些原因,將「差傳概論」由原本已開辦的必修科改為選修科後,就不是每位成年信徒都自願報讀了,亦試過沒有弟兄姊妹報名。若說本堂是一家差傳的教會,真希望這差傳課程有一天能在教會青成級主日學的基礎課程內成為必修科。從耶穌生平作起始,以耶穌復活後頒布的大使命作結束,乃一套完整的基督教教育概念。面對這阻力,筆者仍不灰心,切切禱告差傳的主,以及適時與負責人多交流分享,盼望神親自動工。
(三)財務部
信心認獻是本堂需要操練的。領袖多著眼在本堂燃眉之急的事工和內部的建立上,本是無可厚非;不過,當筆者眼見財務部對教會一次過的活動的支出在審批過程中沒有太大攔阻,卻對相同費用的差傳支出預算提出很多審查,甚至推翻時,心中很難過,同時亦出現了很多問號,難道他們不承認這些海外事工也記帳為本堂的福音果子嗎?筆者願意耐性地以情理兼備及不同方法與他們講解,深信這也是很好的差傳教育渠道。當然,一家樂意遵行主的大使命的教會,主肯定按祂的應許,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所以,不是單有阻力,亦會嘗到很多助力,我們就要懂得善用。
善用差傳的助力
既然差傳使命是神的使命,教牧不能被阻力嚇怕,只要將已有的差傳精神承傳,在因循中更新;繼而在未開拓的事工上求神帶領和開路,多有多做,少有少做,一有機會就按程序漸進地開展新事工。
一.領袖
現任堂主任是一位非常支持差傳的牧者,他鼓勵每位傳道同工都往外跑。若他們是本堂會友,若時間配合,會安排他們在神學裝備最後一年的暑假往海外宣教實習,好讓這宣教體驗成為這位傳道同工或教會的幫助。除傳道同工,堂主任亦鼓勵執事或團契導師參與訪宣。筆者曾有這體驗,自身亦漸漸地對差傳抱開放態度。
差傳部隊工——留意每年的差傳年會回應者,繼續跟進他們,甚至邀請他們加入差傳部服侍。因為除執事是被安排入部之外,其他委員可以由差傳部物色,所以要珍惜有心志的肢體。
二.傳承已有的事工
(一)差傳教育
孜孜不倦地在任何機會下作教導。可以透過文字(刊物)分享、宣奮團的策劃(刻意安排不同類型的差傳項目)、訪宣的集訓內容注入差傳知識等;甚至對財務部執事,鍥而不捨地對他們灌輸差傳知識如信心認獻等。所以縱然本堂的差傳支出預算仍很保守,但透過有方向的教導和鼓勵,差傳經費與教會全部經費的比例仍能慢慢地進步。另外,為了鼓勵差委吸收差傳知識,在訂定差傳章則時,若他們參與差傳機構的課程,教會在經濟上會作出支持,以彌補本堂差傳教育的不足。若學生或是有缺乏者欲參與訪宣,本堂亦會考慮資助他們,務要撇除一切攔阻。
(二)差關
從只關心在工場的宣教士,為他們代禱,教會近年亦鼓勵及動員各團契認領一個宣教單位,務求「一團一宣教士」,同時鼓勵有心有力的肢體前往工場親自關懷他們的宣教士,甚至關心他們在香港的家人,近三年便舉辦了宣教士父母懇親活動。
三.拓展新的事工
要敏感現今的差傳趨勢,幾年前開始留意穆斯林的福音需要。本堂曾邀請有關人士或差會來分享,亦成立過穆關小組。當發現有數位肢體有心服侍本地印傭(穆斯林),我們在二○一○年年初就嘗試開辦有關課程和以不同策略接觸這群體。由起初的外展接觸,到每月一次安排興趣班,至現在每月兩次粵語班,我們仍在摸索,只要有肢體有負擔,我們就成全聖徒,使他們各盡其職。
結論
筆者非常認同當主耶穌復活升天前頒布的大使命,不是給信徒個人的,而是交付給教會的。每一家教會都應該是一家差傳教會。作為傳道同工,要欣賞和善用神已給教會的差傳資產,包括人力、物力和契機;加上培育自己應有的事奉焦點和異象,靠著神給予的勇氣和恩賜,敏感聖靈的引導來成全聖徒,使之各盡其職。不用怕看得見的障礙,信任神仍在掌管,惟有祂是教會的主,只管忠心去作成祂所交付的,直到那日。
本文原載於《教牧分享》總第一七五期,二○一一年一月號,第十三至十五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