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宣教

教會的宣教,始於上帝自己的宣教。華福文庫中「普世宣教」的分類,收錄關於宣教神學、宣教策略、宣教實踐、宣教對象、宣教見證、和個人與堂會如何參與宣教事工的文章,期盼華人教會能透過這彼此學習和相互啟發的交流平台,在宣教的路上同行。

源於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現代的包裝下,成為世界各國體育佼佼者展現身手的舞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隨著全球化現象的出現,舉凡經濟、政治、科技、運動等都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朝著全球化邁進。奧運會如此萬眾矚目,乃是全球化帶來的影響,這個大趨勢正預告著福音全球化的來臨。今年中國北京主辦奧運會,其傳遞聖火帶來的象徵意義與基督徒的宣教工作一樣,傳遞福音聖火的異象也將在今年重新點燃......
今日的國際事工差會(SIM)由四家同樣擁有逾一百年歷史的差會合併而成:蘇丹內地會(Sudan Interior Mission)、國際基督徒團契(International Christian Fellowship)、安底斯福音差會(Andes Evangelical Mission)和非洲福音團契(Africa Evangelical Fellowship),形成一道神慈愛的江河,流經世界廣大福音禾田......
「宣教教育越早越好!」華人基督徒可能難以明白這句話。就臺灣而言,許多教會的牧長或個別信徒還停留在這樣的困惑當中:「到外國宣教?我們在本地傳福音還來不及呢!」好一點的基督徒,漸漸醒覺要推動宣教,或者認為宣教工作可促使堂會蓬勃發展,甚至有趕時髦之虞......
一家健康增長的教會必定有持之以恆的門徒造就;同樣,宣教工場上的得勝也有賴宣教工作的薪火相傳。當愈來愈多教會和牧者開始關注從小跟隨父母上教會的第二代信徒的屬靈成長時,不少牧者也在思索,如何抓著今日的事奉,堅定這些第二代華人信徒對基督的委身,裝備他們參與宣教,為教會明日的宣教事奉添薪加柴?
香港宣教士以中年人為主,平均年齡是四十七歲,未來十年將有至少四份之一的香港宣教士退役,問題相當嚴峻。這不但是宣教人力招募與培育的問題,更是急需檢討的宣教觀念與政策問題。香港教會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怪現象:就算年輕人有志踏上宣教之路,我們卻總把他們「拖」至步入中年,才放他們......
約30年前,神讓我留學澳洲,因而有機會接觸福音並信主。當時旅居澳洲的華僑不算多,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臺灣的留學生也不顯眼,或許有資格移民和留學的華人多選擇他們熟悉的北美或英國等地。當年的悉尼算是澳洲最多華僑聚居的地方,但華人教會大概也不足十家,福音事工仍有待墾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