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

《詩篇》邀請我們到神面前,是禱告的邀請──有意識地禱告!」為了避免零碎和隨意地詮釋《詩篇》,我嘗試以《詩篇》作為一整體,研讀全部一百五十篇,輔以三個進深問題:《詩篇》的中心主題是甚麼? 直接與《詩篇》的中心主題相關的核心呼召是甚麼? 在《詩篇》的亮光下,這核心呼召在基督門徒的生命中如何得到發展?
1912年4月10日,就是鐵達尼號作處女航橫越北大西洋後僅五天,她沉沒了,僅20艘救生艇上的405人生還,1522人葬身大海。《海峽時報》(The Strait Times,1998年1月31日)生活版的封面故事就是關於鐵達尼號。當我閱讀那篇評論,並觀看史詩式電影〈鐵達尼號〉後,反思從中學到的主要教訓......
僕人式領導帶來兩難境地。或許不同看法的最大舞臺聚焦在如何將異象型領導模式與僕人式領導連上關係。毫無疑問,部份教會推崇異象型的教牧領導,這帶來更新和教會增長。然而,強勢而專橫的領袖單方面作決定時沒有僕人心腸,導致出現受傷的會眾。另一方面,其他教會內的溫和式教牧領導得到高度評價,受傷的靈得到醫治,並帶來成長,因為這些領袖發現服侍比領導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