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金發(孫以靜譯)
我曾請教美國播道會(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America)差傳部主任本‧薩瓦茨基博士(Dr. Ben Sawatsky),他學到哪些關於禱告的重要功課。其中一個答案發人深省,他說:「我從禱告中學會聆聽神。」
保羅‧杜尼耶博士(Dr. Paul Tournier)在其著作《聆聽的耳朵》(A Listening Ear)中寫道:「一切中最寶貴的事就是有可能成為……從神而來的意念的接收者。」
雖然如此,我想避開關於聆聽神的兩個極端。正如在許多事上,我們會偏離正軌。
極端一:「主告訴我」的信口開河
第一種極端是未經驗證的主觀主義。某人與神有一「直線」聯繫,這是自我欺騙的陷阱、錯誤的優越感。在今年較早的講道中,我批評必勝信念的謬論。
在較溫和的一面看,這是不成熟。例如:「主告訴我要穿白色衣服,因為代表純潔。所有基督徒都應該穿白衣。」在較糟糕的一面是(聲稱)來自神的念頭,卻違背神的話。可悲的是,基督徒宣稱神已私下告訴他們作為各種毀謗、叛逆及淫亂的不順服行為的正當理由。有與神的「直線」,卻未經制衡。
極端二:「主不能在『神的話』以外說話」的心態
第二種極端源於未經驗證的客觀主義,假定了神只藉著『神的話』說話。更真實的說法是,神所說的不會抵觸『神的話』(參太五17、18)。將神對人說話的能力局限於透過《聖經》,便是將神放在我們那有條不紊的神學盒子裡,並希望祂留在其中!
敬虔的宣教士和牧者都見證了神藉夢、聲音、內裡的催促等不同方式來說話。有別於神的話,卻與神的話沒有衝突。
平衡的觀點:主觀–客觀的制衡
聆聽神是合乎《聖經》的,但我拒絕兩種嚴重錯誤:
1. 假設我們聽到的等同於《聖經》,並作為所有信徒的規範。這是不對的,惟有《聖經》是權威!
2. 沒有以神啟示的話語的光照查驗我們聽到的聲音。神的引導有時或許來自「神的話」以外(即透過其他方式),但絕不會出現衝突!這引導也應得到熟悉神話語的人的印證(參林前十四29、32)。
實際含意:我們如何聆聽神?
下列指引改編自《門徒訓練雜誌》(Discipleship Journal, Jan-Feb ’93 issue):
- 別懼怕
你與期望與你說話的神有活潑和充滿動力的關係。放鬆,享受神的愛。
- 別強迫自己聆聽
提防期望可聆聽神這自我中心的陷阱。憑信心前行。即使你聽不見神的聲音或感受不到祂,但從神的話得知,為了你,祂就在那裡。
- 別急於下結論
尋求思路清晰,藉神的話和屬靈的忠告得印證。
- 當在神話語中成長
神的帶領絕不會抵觸「祂的話」。真正聆聽神應
植根於《聖經》。沒有甚麼可取代在神話語的知識和智慧上的增長。
- 當委身順服
如果你不打算順服神,就別費心去聽。缺乏已準備好那樂意的心會帶來困惑。
- 當與神同行
有些基督徒想走瞬間成熟的捷徑。沒有捷徑,要成長(參彼後一5~8)。
- 定意開放
如果你已委身於上面所說的,便開啟你的心讓神說話。當聆聽神!
編按:原文摘錄自曾金發教牧導師所著[Listening to God]©新加坡聖約播道會。出版和翻譯經由新加坡聖約播道會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