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

這集邀請到在紐約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事奉的Yenni姐妹,他因在貧民窟看見孩子生活的環境顛覆了他對「成功」的理解,我們所能擁有的是出於神的恩典,重新破碎自己,成為合神使用的器皿。紐約大都會兒童事工是以兒童為中心的主日學,他看見建造生命需要長期的耕耘,並且透過兒童將福音的影響力擴散出去。
台灣出版了一本名為《茶室女人心》的書,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迴響,在這本書中,作者訪談記錄了台北市萬華著名的風化區,許多在所謂「茶室」中工作女性的故事,讓我們不再帶著偏見和刻板印象來認識這群按著上帝形象被造的女人。本週我們邀請到這本書的幕後推手之一,來自新加坡的趙歆怡宣教士,來和我們分享出生在中產家庭的她,是如何被上帝感動服事這群體,過程中上帝如何改變和調整她,以及發自內心對今日的華人教會想說的話!
李志剛牧師原是工程背景,之後因為接觸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開始致力神學與管理學的融合與對話。神學是領受啟示的人,用人的邏輯言語表達我們對上帝的認識、當我們對上帝有正確的認識,就應該有生命的流露與表達,這則是管理學的範疇。李牧師在香港開拓馬鞍峰教會,從零開始至今九年,他也分享這段心路歷程,在其中檢視理論和實際的平衡,開拓時的艱辛、面對社會運動和疫情的挑戰,一切的理所當然都不再有把握。計畫和變化中,有哪些是我們應該堅持的?請來收聽本集節目精彩的訪談!
你害怕失敗、被拒絕嗎?因創業失敗而起的100天「拒絕」療程,演化為瀏覽量900多萬的TED Talk「我在被拒絕的100天裡所學到的」。這一舉反其道而行,反而正面回應了我們共同的恐懼。背後,從信仰的角度看,有怎樣的智慧?詹姆·柯林斯曾說「優秀是卓越之敵」,如此逆襲般的成功給在職場、創業中的弟兄姐妹怎樣的洞見?崇尚謙卑的教會該如何看待影響力?什麼是真正的謙卑?謙卑與驕傲是什麼關係?快來點擊收聽,讓神透過蔣甲弟兄的勇氣來啟發你吧!
如果門徒訓練真的那麼重要,為何常被忽視?現在你必須明白,我們以三種方式忽視某些事情。我們忽視,不做某些事。我們忽視,不再做某些事。我們忽視,以錯誤的方式做某些事。教會常常忽視門訓,這非因我們不知道其重要性,門訓的重要性就在《聖經》中。每家教會的焦點都包括門訓,或存在於其使命宣言之中。門訓是大使命的一部份。再者,教會忽視門訓,並非因不進行或不再進行門訓。那麼為何門訓仍被忽視呢?
好消息。壞消息。在《聖經》裡,耶穌常使用對比的修辭教導一些重要的東西。《路加福音》十章二節有一個危機,一個相當重大的危機。耶穌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這裡有些極為重要的課題。對國度門徒訓練而言,它是深邃和基本的,也是一些對普世差傳極其重要的東西。好消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