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預工

傳福音的工具有很多,由英國甘力克牧師所發展出來的Alpha course,三十年來幫助了許多教會透過「邀請、款待」去回應大使命。本週請到國際啟發Alpha亞太區總監小玉姊妹,談到她如何從「月餅小姐」到二十年的「啟發」事奉,以及啟發課程的邀請款待精神,如何在傳福音中成為行動的敲門磚?小玉姐妹分享了其中的過程與秘訣,鼓勵我們禱告跟隨主,起而行,現在就去邀請人!
在不同的時代,上帝興起不同的人做非常類似的事。本集節目邀請到長期投身在世界華福運動的資深領袖,也是長期參與台灣教會發展與建造,現任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的夏忠堅牧師,帶我們回顧這三十年的福音運動,台灣教會和全球華人教會的發展,談談當下華人教會的現況和所面對的挑戰,以及往前走的提醒和建議。
提到普世萬民的宣教使命,主耶穌曾向門徒清楚應許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二十四14)因此,今日的教會不只要留心主來的日子近了,更要看見主正掌管人類歷史,並主導普世發展的趨勢與世界各國社會變遷的走向;同時祂也是掌管普世萬民救恩歷史的主......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看見許多在身心靈方面貧窮與弱勢的百姓,總是心生憐憫。祂不僅停下來服侍他們,更回過頭來鼓勵祂的門徒:加入我的服侍、與我一起同工!回想祂憐憫貧弱百姓時,祂總是說:莊稼熟透了、做工的人少、你們給他們吃、問瞎子要我為他們作甚麼?……這些話句句言猶在耳,更是今日教會無可推諉的愛神愛人大誡命。
傳福音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個策略。教會要完成大使命,傳福音是必然的行動,若是希望有果效地傳福音得人,就要把握「有服務才有福音」的策略原則。教會服侍者應該把握服務為福音鋪路的理念,讓福音可以有效地擴展。主耶穌一生沒有建立一家教會,祂的一生可以用三句話來形容:傳道、教導、醫治......
日本是一塊福音硬土,日本東北部更是硬土中的硬土。我們夫婦每天必為每位福音對象提名禱告,更為每張福音單張、英文班的廣告禱告。記得有一次在仙台市開荒宣教初期,派發千多張教會的英文班廣告,可是全無人問津。當時禱告了三個月後,有一天森昇如此禱告:「神啊,每張派發的教會廣告只要在你手中,隨時都有『效用』。」果然數天後......
在歷史中,神選召教會完成祂的大使命。耶穌基督升天前便吩咐門徒,得到聖靈的能力後,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祂的見證。細讀《使徒行傳》便發現,初期教會在眾多窘迫中仍集中力量,在地中海沿岸城市實踐主吩咐的宣教使命。踏進21世紀,全球城市數目不斷增加,城市不斷興建大型賭場時,初期教會的宣教模式能否應用在現代城市?
耶穌吩咐門徒往普天下傳福音給萬民聽的時候,並沒有清楚指明用甚麼方法。換言之,祂沒有禁止門徒用某些途徑傳福音。佈道方式的選擇主要基於三大因素:佈道者的專長與恩賜、受眾的需要與背景,還有當代傳遞信息的媒體。由這三大因素決定的佈道方式,應以《聖經》真理、福音內容和道德倫理作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