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

緬甸── 歷史中被許許多多衝突、高壓和恐懼佔據的一個多民族國家。2021年2月1日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各地人民起來示威反抗,軍政府武力鎮壓。面對這一波政變,生死攸關,局勢持續惡化,緬甸上百個民族卻呈現了前所未見的團結和意識形態上的覺醒。儘管歷史中緬甸受著政治、軍事、經濟等多方面的掣肘,信仰終究在這土地上茁壯萌芽。面對當前水深火熱的處境,緬甸的社會和教會抱有怎樣的看法?他們實際上如何應付?這一集,生於也長於緬甸的張青青傳道將與我們分享緬甸歷史、社會和宗教的綜觀,同時也細談緬甸政變後,教會的態度、應對和信仰的反思。當傷害自己同胞的軍隊天天在家門經過,甚至駐紮家裡,作為基督門徒,該怎樣面對?而同為基督身體的我們,又該如何為緬甸教會禱告?
教會是愛下一代,還是只是需要下一代的能力?談到跨代牧養,這尖銳的問題實在值得提問。義大利華人教會青年流失嚴重,沈利牧師認為語言隔閡和不適應教會傳統文化是箇中原因。談到補救方案,沈牧師直說:「他們需要真正愛他們的牧者」,而門訓正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關鍵過程。網路崇拜在疫情之下興起,專業的器材、用心的「製作」真的能連結生命,造就門徒嗎?對於教會而言,疫情的出現似乎是一場考驗。當各地牧者領袖都面對著遠距離牧養的痛苦時,是什麼讓大家堅持下去?面對疲於奔命的生活、愈漸黑暗的時代,「捨掉可以捨掉的,抓住不能失去的。」這是沈牧師給華人教會的忠告。
初到工場不久,於一次宣教團隊會議上,當時的隊長竟說:「神喜悅多妻制!」之後他便娓娓道出所羅門和大衛既是大大的蒙神喜愛,兩人都是多妻制的奉行者……這制度在穆斯林群體中是需要的,因他們必須殷勤接待訪客,多位妻子才能應付!當時只有二十六歲的我,是剛到工場實習的宣教新丁,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