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8 訪談印尼鄭超君執事:淺談印尼華人教會的概況、反思如何在日常與苦難中活出基督門徒身份!
嘉賓:鄭超君執事 Jenny Harun(印尼華人基督教會聯會理事兼拓展部副部長)
主持:董家驊牧師
生於佛教家庭,就讀基督教學校
董:對很多聽眾而言,印尼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請Jenny簡單介紹下自己以及華人在印尼的處境是怎樣。
鄭:很多人認為印尼多數是回教徒,究竟是否有華人,華人在印尼如何生活?我本身是華人,生活在椰城(下稱「雅加達」),在華人教會敬拜、事奉、做執事。雅加達是個大城市,上一代華人和本地人的生活仍有差別,到我們這一代,就分別不大。感覺有差別,可能是因為遭遇不同。華人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我在傳統的佛教家庭長大,父母給我的感覺是「華人就應該信佛」,可是我爸爸認為基督教學校的教育比公立學校好,所以孩子要去基督教學校。我爸爸重視教育,所以我和兄弟姊妹從小就到新加坡讀書,我在那學會說華語,在基督教學校認識信仰。我在雅加達的華人朋友,一般不會說華語,只會說如福建話、潮州話的方言。
勿忘大使命——傳福音
董:印尼教會感覺很團結,可否簡單介紹一下印尼華人教會的現狀以及印華基聯(印尼華人基督教會聯會)。
鄭:上一代的信徒,例如在我教會的長老,給人的印象就是華人要團結。印華基聯也很重視華人教會的互助。印尼是全球第二大的穆斯林國家,我們希望華人教會在印尼能以分享福音為人所知。人們往往認為華人就要說華語,不會華語可能被視為「次等華人」,但我認為語言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傳福音,實踐使命。在雅加達以至印尼,整體上有三種華人基督徒,第一種是會說華語,第二種是不會華語卻會方言,第三種是不會說華語或方言。而第三種居多。然而,只要你自視為華人,你選擇華人教會,你只需跟隨教會的異象和使命,而我們的大使命就是傳福音。我希望自己被邀請加入印華基聯不只是因為會說華語,而是真的有負擔服事印尼的教會,實踐大使命。當然,我也有負擔學好華語,這樣能更好地和華人長輩溝通。我們要專注,但不是排他,印華基聯很多工作就是為教會和社區帶來和平。我們是印尼社會的一部分,在社區建構中有份,只是我們的身份是華人教會。
董:我們常常以種族和語言來定義自己,但華人在印尼,文化和語言上漸漸和印尼人同化,反而可以帶著使命,在印尼社會深入見證福音。這幫助我們重新思考,是要抓住種族身份,還是大使命。若抓住的是大使命,就要思考如何透過我們的背景見證福音,而不是建構以自己文化為主的圈子。另外,印尼華人年輕一代懂華語,成為橋樑,一方面用印尼語接觸本地人,一方面用華語與華人長輩分享。所以,不論印尼語或華語,都能見證福音。
不要畏懼,專注現在
董:過去一年的疫情對印尼華人教會造成哪些衝擊?在當中你有什麼反思?
鄭:很特別,疫情的衝擊是對所有人,我認為這是上帝給我們展示如何在疫情中做門徒的機會。疫情帶來的問題影響每個人,那信徒的表現會和非信徒有何不同?有主在你裡面嗎?我們有約半年時間在家工作,很多人很掙扎,但我卻覺得對我自身和教會都是個充電、恢復的機會(Recharge)。我們的教會建築很大,有自己的停車場,一般聖誕聚會可以容納五、六千人。在疫情中,教會空著,好像很多事情停止了,但我希望信心不會停止。因為教會是我們,而不是建築物。不能到教會敬拜,不代表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敬拜。生活就是敬拜。我們容易畏懼在疫情下,信仰不會前進。所以,疫情是上帝給我們重新思考教會核心價值的機會。衝擊著實很大,事業、經濟都面對掙扎,但也是轉化的時間,特別是教會的轉化更新。我鼓勵大家不要再等事情恢復從前,耶利米書29章提醒我要專注於現在。
董:在耶利米的時代,以色列民被擄到巴比倫,眾人徬徨,耶利米卻叫他們深耕建造,為那城求平安。的確,我們今天面對疫情就如當時流離失所的百姓。以色列民突然沒有了聖殿和城牆,就像我們現在沒有教會建築下的聚會和資源。但當這些都沒有時,不代表沒有盼望。就像當時耶利米所說,現在正是深耕建造的時候。因為疫情影響的是所有人,不同宗教和種族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在面對共同的苦難時,其實我們很像,所以當福音在我們身上顯出來,別人就很容易發現福音帶來的不同。
鄭:我們常苦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傳福音,突然上帝給我們這個處境。當我們在教會已經很長時間,現在就是考驗的時刻,也是更上一層樓的機會。另外,在家工作也讓我慢慢思考「我們基督徒和其他人有什麼不同?」。聖經教導我們很多,包括如何更有智慧地應對生活,例如處理積蓄、管理支出等。
董:這是上帝的考驗:我們是在做教會事工,還是在跟隨基督?在建造教會建築,還是在建造上帝的百姓。疫情一方面讓教會和外界連接,見證福音,也重新考驗我們的信仰生命。如果過往建構錯了,現在重建的時機。也不要因此覺得丟臉,基督徒的起點就是承認一件事:「我搞錯生命的方向了。」所以耶穌一開始就勸人悔改。在福音書中,悔改不是一刻,而是持續的過程,就如十二門徒經常搞錯耶穌要做什麼,卻同樣有很多悔改的機會。疫情讓我們再次發現「我搞錯了」,但這不代表沒有盼望,因為盼望是來自呼召我們的耶穌。
為信仰而冒險
董:近來疫情好轉,有些教會也逐漸恢復實體聚會,印尼的教會如何?
鄭:如果教會空間夠大,可以開放實體聚會,反之,則有風險。我們蠻掙扎的,我個人一直的禱告是希望大家不要習慣線上崇拜,以為這樣就夠了。目前,雅加達已有很多人出來正常生活,甚至出現塞車,但回教會的人很少。我和朋友曾談到,我們要鼓勵人們回到教會敬拜,目的是什麼呢?我們要展示什麼不同呢?可能在別人眼中,我們是冒著風險崇拜。他們留在家中,會認為和我們沒有分別。我認為做上帝的門徒,應該有一個平衡,如果我們願意為事業和娛樂冒一點風險,那麼為信仰呢?不用刻意去想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倘若「好處」就是討上帝喜悅,難道太簡單了嗎?
董:我想起陳維恩牧師的故事,他放下美國的安穩,舉家搬到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做了十年的福音工作。他在《走到比錢更遠的地方》中講到,今天華人願意為賺錢到危險的地方開荒,可是我們願意為上帝的使命,走到比錢更遠的地方嗎?我一邊讀這本書,一邊流眼淚,我也在問自己是否願意。陳牧師面對很多挑戰,為什麼要拖累家庭,他們有權利在美國生活,受好的教育。很多時候我自己願意,但想到家庭就會卻步。所以讀這本書也是我悔改的旅程。不是說人人都要如此,但若上帝的呼召臨到,我們願意走到比錢更遠的地方嗎?我們禱告︰「上帝,我在這,請用我」的時候,心裡會害怕。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所做的事才會有永恆的果效。雖然人生有時會失去控制,卻是人生最美、最穩妥的決定。
鄭:我是個商人。我也會問自己,是否真的願意為上帝付上一切。在教會唱詩讚美,只是感覺良好,還是真正願意獻上自己?當我們害怕時,正是開始走近主的時候。
分享生命中的「小神蹟」
董:你建議未來的「使命門徒」Podcast訪談什麼樣的嘉賓或主題?
鄭:應該多分享每個人真實的信徒生命。不必期待很大神蹟,其實每個人的生命有很多「小神蹟」,分享這些生命點滴可以鼓勵大家。太精彩的生命有時讓人覺得只是一個故事,無法走入。可能人們自覺生命很「普通」,是因較少思考上帝在他們生命中的作為,沒有經歷到日常生活中與上帝的同在。
相關資源:
- 《走到比錢更遠的地方》,陳維恩
文字記錄:方逸熙弟兄
編輯:謝煒瑩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