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神學

「如何牧養青年世代」是全球華人教會的大哉問。過去許多佈道和牧養青年世代的作法,這幾十年似乎陸續都碰到瓶頸。隨著今日世界人口的流動比以往更快速,今天青年人的世界觀及對生活、生命的看法為何?教會在今日的環境中,如何有效地做青年佈道與門訓的工作呢?本集邀請到長期在北美服事中國留學生和美漂中國青年的陸尊恩傳道,來分享他過去十幾年的觀察實驗和反思。除了分享青年牧養的常見「誤區」,也舉了許多對年輕世代佈道與門訓的內容實例,發人深省。
後疫情時代大家都更留心「家門口的跨文化宣教」。在新加坡,本地跨文化活動是相當自然的。這樣的實境對差派「長宣」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對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又有什麼啟發?本集節目訪談新加坡神學院盧家正博士,他從生物醫學領域到讀神學牧會、再繼續跨文化宣教學研究,從亞洲到美洲來回的生命歷程,分享處境化神學與東南亞宣教的真實案例。
在1910年有名的普世宣教會議在英國愛丁堡舉行,回顧自從威廉.克理以來基督教一百年宣教的成就,並以這代完成全球福音化作為口號。一百年後(2010年)在日本東京舉辦了相似的會議,回顧過去,計劃將來,但是宣教的內容已經有很大的改變。在這數十年內,出現了福音未及之民的概念,成為大使命宣教的主要對象,而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取代福音化,成為大使命宣教的主要目標......
三十多年前,教會於成立十多年後開展了差傳事工。三十多年來足跡遍及中國廣東省十多個地方,並直接及間接資助十多家教會建堂;差出的宣教士,遠至歐洲;每年設差傳奉獻,支持十多家差傳機構;又有差傳主日及差傳主日學;偶然還會安排差傳講座,教導差傳理論及講解《聖經》。我們本以為已......
合一是神的本質。神不只自己合一,主在為門徒禱告時,也注重合一。普世教會是「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林前十二13)聖靈的工作賜下合一,但魔鬼的工作造成分裂。魔鬼最擅長利用人墮落的天性——自我和驕傲,來破壞教會的合一。在這方面,我們常不知不覺中落入魔鬼的試探......
甚麼是神學教育的宗旨?《馬可福音》一章十五至二十節記載耶穌剛出來服侍時的一段話是關鍵。首先,祂宣告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接著在十六至二十節記載了耶穌在加利利海邊向兩對兄弟發出呼召︰「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照著《聖經》的記載,末世的末期臨近時,世界肯定會面臨更多痛苦與災難。按照世界人口危機委員會於一九八七年在一百三十個國家中所作出的國際人類痛苦統計調查,顯示世界69%人口的人生或高度痛苦中。1 為此在這末世末期,當人類的災難與痛苦指數掀升,信徒除了自己敬虔與謹慎度日,還必須具備怎樣的心態來面對末期時代的宣教挑戰呢?
華人教會近來開始關心向猶太人宣教,全球華人教會亦與聯合國以色列事工領袖在2009年11月7-9日於香港舉行「2009年猶宣大會」。沒有人會反對基督徒向猶太人傳福音,但基督徒應否把「猶宣」事工放在當務之急,甚至把其置於所有需要之上呢?信徒該抱持何種態度推行,且有何《聖經》與神學根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