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華人教會

基督宣講者或事工領袖,因承擔推動者角色,無可避免及在潛意識作祟下,每每將《聖經》「應用」在自己委身的服侍中,因而產生不少冠名式的道理及教導。不幸地,宣教也被誤列其中;當坊間充斥相當的宣教《聖經》基礎書籍時,其重要性反而被沖淡了......
目前全球有超過一萬六千多個民族,再加近日的人口遷移情況,造成多元文化的都會或城市也激增。以香港為例,有超過四十五萬少數族裔住在我們中間。2 從積極層面看,多元文化使該國家或地區的人民生活更多采多姿;從消極層面看,這些文化差異會帶來或多或少的困擾,甚至衝突......
筆者在香港事奉了30多年,欣喜地觀察到香港教會所經歷的轉變。1982年,當我們一家到達香港時,大部份華人教會仍需要外國宣教士幫忙服侍。那段日子早已結束,今天香港的教會已差派他們自己的宣教士去接觸不同文化的人,與他們分享耶穌基督的福音......
150年前,如果有宣教士要從英國前往中國宣教,得花上六個月的時間,搭轎子、坐馬車、坐船,對,還是蒸汽船。今天,由倫敦到上海,飛機直飛一趟,只要12小時20分鐘。意思是,你上了飛機,看場電影,睡一覺,起來吃早、午餐,人就到了......
穆斯林不是絕對不會接受福音,只是他們沒有機會聽到福音而已。記得在美國修讀神學時上了一門宣教實習課程,上課的地點從教室搬到泰國清邁。教授在早上教導課程內容,邀請宣教士來分享,並且每天有實習的作業,兩星期中學生每三人一組下午到市區實習教授規定的作業。第一個星期......
世界福音動員會(OM)始於一位美國女士的禱告。1950年,多夢西婭.克拉普(Dorothea Clapp)開始為她任教的高中學生代禱,求神使用這些青年人觸動世界。神應允了!她送了一本《約翰福音》給學生喬治.韋華(George Verwer)。韋華後來信主,往後更成立了OM......
華福的「異象2020」一直不斷地提醒我,震撼我,激勵我,因爲宣教對華文教會是挑戰,跨文化宣教是更大的挑戰,「門徒導向的跨文化宣教」是根本的挑戰,是回到耶穌大使命的根本:要培育裝備門徒,差他們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這是主耶穌基督的本意,因爲當時猶太族的門徒,為要履行主囑咐的使命,一踏出耶路撒冷和猶太本地,就要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