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華福文庫

CCCOWE ArticleLib

Primary Menu
  • 首頁
  • 全球華人教會
  • 普世宣教
  • 神學教育
  • 門徒培育
  • 教會發展
  • 職場使命
  • 電子書
世界華福中心
  • Home
  • 回顧洛桑世界福音會議——成就與未竟之業|莊祖鯤
  • 普世宣教

回顧洛桑世界福音會議——成就與未竟之業|莊祖鯤

1910年的愛丁堡世界宣教會議及1974年的洛桑世界福音會議,被公認為過去100年中,基督教宣教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里程碑。這兩個會議在教會歷史上有不同的重要性,2010年於南非舉行的第三屆洛桑會議將是繼承這兩個會議的盛會......
Published: 2010-02-08 | Updated: 2025-02-21 1 min read
洛桑1974

作者:莊祖鯤(美國麻州波士頓真理堂牧師)


緣起

  一九一○年的愛丁堡世界宣教會議(Edinburgh World Missionary Conference,下簡稱愛丁堡會議)及一九七四年的洛桑世界福音會議(Lausanne Congress on World Evangelization,下簡稱洛桑會議),被公認為過去一百年中,基督教宣教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里程碑。這兩個會議在教會歷史上有不同的重要性,二○一○年於南非(South Africa)舉行的第三屆洛桑會議將是繼承這兩個會議的盛會。

  一九一○年的愛丁堡會議是在十九世紀末開始的「學生志願宣教運動」(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簡稱SVM)及西方教會主導的宣教運動達到最高潮時舉行。與會的一千二百位代表中,幾乎全是歐、美地區的白人,沒有非洲人,中國代表也僅有三位。雖然會議結束後,分別成立了三個組織以推動後續行動,但普世宣教運動卻因受自由神學的腐蝕而明顯地失去活力。例如這屆會議的主席和主要推動者、有「學生志願宣教運動之父」之稱的約翰.穆德(John Mott),十年後(即一九二○年)就被迫退出他創立並領導了三十二年的學生志願宣教運動,而獻身宣教的人數也逐年銳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上述三個組織的其中兩個於一九四八年合併,成立了世界基督教協進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簡稱WCC),第三個組織〔即國際宣教協會(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uncil)〕也於一九六一年併入。然而由於世界基督教協進會在神學立場上偏向自由派,因此看重「合一運動」多於宣教,甚至喊出「宣教士回家」的口號。在一九七三年於泰國曼谷(Bangkok, Thailand)舉行的世界宣教佈道委員會(Commission on World Mission and Evangelism)大會上,他們還將宣教的目的由「領人歸主」改為「促成政治、經濟與社會結構的改變」。

  在此趨勢下,許多福音派教會領袖都憂心忡忡,於是在佈道家葛培理牧師(Rev. Billy Graham)的號召與支持下,繼一九六六年在德國柏林(Berlin, Germany)召開的世界福音會議(World Congress on Evangelism)後,便於一九七四年在瑞士洛桑(Lausanne, Switzerland)舉行了第一屆洛桑會議。參加洛桑會議的二千七百位代表,無論人數與所代表的國家或種族都遠超愛丁堡會議,單單華人代表就有七十多位。

成就

  洛桑會議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基督教會議,亦有繼往開來的意義。洛桑會議承接愛丁堡會議未竟的使命,即「在這個世代將福音傳遍世界」,竭力地推動普世宣教。因此,到二十一世紀初,全球數以萬計宣教士中,只有不到10%來自世界基督教協進會的會員教會或機構,其餘逾90%宣教士都來自洛桑會議的會員教會或機構。

  雖然洛桑會議迄今已超過三十多年,但其影響力仍然不減。總括來說,它對普世宣教的貢獻主要分為兩方面:

一.凝聚福音派教會的共識

  自十九世紀末,「社會福音派」與「基要派」(fundamentalist)因宣教路線的歧異而分道揚鑣後,持守基要信仰的教會為了與強調社會參與的社會福音派分別開來,卻走入「只搶救靈魂,不顧人死活」的歧途。有鑑於此,洛桑會議達成了「福音派」(evangelicals)神學思想的整合,簽訂〈洛桑信約〉(Lausanne Covenant)。這信約在約翰.斯托得牧師(Rev. John Stott)的領導下,以精練的文字表達了福音派的共同信念,包括《聖經》的權威性、佈道的本質、基督徒的社會責任、普世宣教的迫切性、文化問題及屬靈爭戰等六大議題。

  在後續的幾次咨商會議中,分別詳細討論「福音與文化」、「同質性佈道原則」(homogeneous unit principle)、「簡樸生活」、「特定族群」(people groups)、「傳福音與社會責任」和「10/40宣教之窗」等重大議題。這些會議澄清了一些具爭議性的觀念,也凝聚了福音派的共識,提供更平衡、更合乎《聖經》的宣教原則與觀點,使福音派教會能旗幟鮮明地在宣教事工上同步邁進。

二.建立福音派教會的行動組織

  洛桑會議後,與會的各國代表紛紛成立了國家、族裔或地區性的組織。這些組織的成立使原本鬆散、各行其事的福音派眾教會有對話的平臺,亦可聯合起來行動,不至於像過去「只能坐而談,卻不能起而行」。

  在眾多這類組織中,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簡稱華福中心)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此外,一九九○年在世界各地興起的「公元二千福音運動」亦是延續洛桑會議的宣教精神而推動的。透過這些組織積極推動福音事工,亞洲和非洲過去三十多年來的基督徒人數增加了將近兩倍,因此基督教世界的重心已由西方國家轉移出去。一九七○年,全球還有56%的基督徒在歐、美地區;但到了二○○○年,這比例已低於40%,這都是洛桑會議的直接與間接成果。

展望未來

  二○一○年將於南非舉行的第三屆洛桑會議預計有四千位各國代表參加,這不但將成為基督教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性宣教大會,而且預期參加的各族裔代表比例更能顯示「普世性」的特色。

  然而在這末世時代,教會仍然面對極嚴峻的挑戰與考驗,這都是第三屆洛桑會議必須深入探討的問題。這些問題可分為外在環境與教會內部兩大類,前者包括異教(特別是伊斯蘭教與佛教)與後現代思潮的挑戰;後者則包括靈恩派及世俗化(如成功神學與超大型教會運動)對教會的衝擊等。

  我衷心地期望在洛桑會議建立的共識基礎上,普世福音派教會能進一步集思廣益、共襄盛舉,在宣教事工上齊心努力,使福音早日傳遍地極,迎接主再來!

思考問題

  1. 從愛丁堡會議之後的普世宣教興衰歷史教訓來看,如何才能使這類大型會議的精神薪火相傳?
  2. 在洛桑會議曾探討的各項議題中,哪些是你熟悉及深表認同的?哪些是你仍感困惑或未能贊同的?請分享你的心得與看法。
  3. 對於二○一○年的第三屆洛桑會議,你認為哪些事項最迫切需要代禱?請具體說明原因。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七六期,二○一○年二月號,第十二至十三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此文:
Facebook電子郵件Google+WhatsApp
Tags: 今日華人教會 宣教歷史 宣教策略 福音會議 莊祖鯤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如何向穆斯林傳福音?|優素福
Next: 韓國教會近代宣教運動初探|周志豪

Author's Other Posts

華人牧者的職場認知與建議方針 門訓

華人牧者的職場認知與建議方針

2025-09-30
2025 華福華人職場信徒靈性和牧養研究 未命名設計

2025 華福華人職場信徒靈性和牧養研究

2025-09-30
第十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董家驊 10th_CCOWE_KV_1200_Artlib

第十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董家驊

2025-06-17
網絡社會中的宣教事工與科技更新|朱珩甄 rirri-z4KhbVhPP7s-unsplash

網絡社會中的宣教事工與科技更新|朱珩甄

2025-03-20

相關文章

li-yang-oS2MSW5ipH0-unsplash
  • 普世宣教

全球移民潮中的福音使命——香港移民與散聚宣教的新視界|譚文鈞

2025-02-13
地圖
  • 普世宣教

散聚宣教契機 ——全球移民中的挑戰與跨文化福音機會|王欽慈

2025-02-13
Podcast 改版 - S4 (16:9) - 41
  • 普世宣教

科技輔助事奉的兩面性:AI 的機會與挑戰

2025-09-11
Search for:

熱門標籤

中國文化 中東 Alex 三一神 中國心 中國 Sophia Chen Jimmy 中南美 中亞 Patricia Lau Paul Stevens Ray Lin 丁聖材 Joseph Chean 世界觀 中國教會 三一神論 10/40之窗 Harold Chan

熱門文章

如何以國度思維建造地方堂會? 14 1
  • 教會發展
  • 門徒培育

如何以國度思維建造地方堂會?

2024-01-09
福音未及之民的定義、現況及反思|葉大銘 sippakorn-yamkasikorn-dcR19WRRobU-unsplash 2
  • 普世宣教

福音未及之民的定義、現況及反思|葉大銘

2025-02-18
宣教的整全使命|王永信 宣教神學 3
  • 普世宣教
  • 神學教育

宣教的整全使命|王永信

2025-02-18
向穆斯林傳福音的可行策略|黃約瑟 masjid-pogung-dalangan-DBsQFuIbXg4-unsplash 4
  • 普世宣教

向穆斯林傳福音的可行策略|黃約瑟

2025-02-20
差傳過來人的佳美見證|歐陽瑞萍 rock 5
  • 普世宣教

差傳過來人的佳美見證|歐陽瑞萍

2025-02-20
馬來西亞華人的農曆新年|余自力 humphrey-muleba-dYqMMG6LdZs-unsplash 6
  • 普世宣教

馬來西亞華人的農曆新年|余自力

2025-02-18
德國華人宣教經歷|吳振忠、溫淑芳 michael-pohl-L9dcnU9izHY-unsplash 7
  • 普世宣教

德國華人宣教經歷|吳振忠、溫淑芳

2025-02-20
門訓
職場使命

華人牧者的職場認知與建議方針

2025-07-25
未命名設計
職場使命

2025 華福華人職場信徒靈性和牧養研究

2025-07-22
10th_CCOWE_KV_1200_Artlib
全球華人教會

第十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董家驊

2025-03-25
rirri-z4KhbVhPP7s-unsplash
教會發展

網絡社會中的宣教事工與科技更新|朱珩甄

2025-01-17
marvin-meyer-SYTO3xs06fU-unsplash
教會發展

教會真的要做媒體嗎?|崔文青

2025-01-17
North Borneo Sabah, Malaysia
神學教育

抗爭與共融 ——馬來西亞公共神學的思考與踐行|張俊明

2025-01-16
  • 全球華人教會
  • 神學教育
  • 普世宣教
  • 門徒培育
  • 職場使命
  • 教會發展
Copyright 世界華福中心 CCCOWE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