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歷史

華人教會所熟悉的宣教典範,大致上是近三百年英美教會的宣教典範,然而在兩千多年的歷史洪流中,基督的教會在不同時期曾有不同的宣教典範,在不同時代傳揚和見證福音。今天我們邀請到中華福音神學院的宣教學老師邱顯正老師,請他來和我們分享過去兩千多年的教會歷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宣教典範,我們也特別談到近年在全球宣教工作中,愈來愈被看重的穆斯林宣教工作,又有哪些穆宣的典範值得我們參考借鏡。
包忠傑牧師(Rev. Paul H Bartel)為二十世紀德高望重、深受華人愛戴及敬重的宣教士,滕近輝牧師稱他為「屬靈人的楷模」。在中國大陸出版的《重慶宗教》一書對他甚有好評,稱他為「國際友人」——「華籍美國牧師」,又謂:「包牧師因從小成長於中國,十分熟悉那片熱土的風土人情。他的中文造詣很深,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酉陽龍潭也被成為他的『第二故鄉』......
歷史經常在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矛盾中前進。英國華人留學生宣教運動就在這種矛盾的歷史中產生,然而這運動在過去歷史的偶然性中卻錯失無數寶貴機會。今天,它在歷史的偶然性中逐步走向必然性,但願我們把握這千載難逢的宣教黃金機會,因為我們付不起那沉重的歷史代價,更不能推卸那壓在我們肩上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