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37 OM世界福音動員會愛臨宣教士:基督徒該如何為以巴局勢禱告?
嘉賓:愛臨宣教士(OM世界福音動員會)
主持:董家驊牧師
董: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的激進組織哈馬斯突然向以色列發動火箭攻擊和地面突擊,造成了上千人的傷亡。隨後以色列政府也向哈馬斯宣戰,展開軍事回擊,也造成了上千的傷亡。在這持續的衝突中,雙方死傷者包含了許多平民,甚至是婦女和兒童。面對這動盪的局勢,基督徒有時也分成兩邊站,一邊同情以色列所遭受到的攻擊,一邊同情巴勒斯坦人長期的處境。基督徒到底該如何關心、守望,並且為中東的局勢禱告呢?今天我們邀請到長期住在以色列的愛臨宣教士,從她的觀點提醒我們,可以如何關心中東的局勢並為此代禱。愛臨,請你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讓我們更多地認識理解你的處境。
愛:大家好,我是在以色列的宣教士,目前在OM世界福音動員會工作。我們團隊目前有五十幾個人,主要是向猶太人跟阿拉伯人傳福音,也會進入(約旦河)西岸工作。我們團隊在這種衝突的時候,會盡量保持比較中立的立場,因為我們團隊裡有猶太人也有阿拉伯人。
傳揚和好的福音—與神和好,以巴和好
董:你到以色列已經多久了?你是怎麼樣領受這樣的帶領,以至於今天在以色列事奉呢?
愛:我在2014年1月進入工場,所以已經十年了。一開始我以為上帝呼召我傳福音給巴勒斯坦人,所以我當時的立場是非常偏向巴勒斯坦的。甚至有一段時間,當我聽到以色列、看到以色列國旗、聽到錫安主義時,我就會感到一股無名火上湧,彷彿站在巴勒斯坦這一邊。
然而,我在神學院的這段時間裡,神讓我看見,祂也將猶太人的得救需要放在我的心裡。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求,我確定神要我做的事,是傳揚和好的福音,而這和好的福音當然不只是他們兩邊的和好,而是他們首先要先與神和好,才有可能在基督裡進一步去談論彼此之間的和好。這也是我來到以色列的原因,因為只有在這裡,才有可能接觸到這兩群人。我加入OM的另外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在這個團隊裡,不管你被呼召做猶太人或做阿拉伯人的工作,你都得做,你都得傳。我們並沒有清楚區分某個團隊是傳福音給阿拉伯人,另一個團隊則做猶太人的工作。由於這個環境、這個團隊的宗旨符合我所受的呼召,所以我便加入了OM。
以色列人口組成與身分認同的改變
董:請你簡單介紹一下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的處境。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分屬兩個不同的政權嗎?或者他們是住在一起?真實的情況究竟如何呢?
愛:我先講國土面積。通常我們不會把錫安和加薩算在以色列國土裡。所以以色列的面積比台灣稍微再小一點,全國九百多萬的人口中,有四分之一是阿拉伯人,四分之三是猶太人,外加非常少數的其他種族。
其實我在分享或和其他人——特別是和弟兄姊妹——討論以色列的時候,常常遇到一個困擾,就是我們會把聖經中的以色列和現代的以色列混淆。聖經中的以色列人其實指的是種族,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猶太人,但是現代以色列指的是有以色列國籍的人,所以在以色列裡的阿拉伯人也是以色列人。
這些年來,我覺得觀察阿拉伯人如何看待自己其實很有趣,在這個以巴衝突的環境之下,你可以藉此發現他們如何生存。對猶太人而言,看待自己身分的方式很簡單,因為他就是覺得自己是猶太人,以色列則是我的國家。但是對於這些在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他們本身就是巴勒斯坦人的後代,他要如何去看待自己「在血緣上是巴勒斯坦人,在國籍上是以色列人」的這個事實呢?所以每次以巴發生衝突時,他們其實也是最衝突的一群。以我自己的觀察,加上相關研究顯示,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他們的身分認同正在改變。年輕的一代已經不太稱自己為巴勒斯坦人了,他們會說自己是以色列阿拉伯人,也就是同時強調他的國籍和種族。
另一個正在增加的族群,則是直接稱自己是以色列人,而且這個族群正在快速增長中,所以這是一個蠻有趣的現象。首先,這讓我們看見以色列的阿拉伯人開始出現一種「我和巴勒斯坦人不一樣」的想法。第二就是他們對這個以色列的國家認同有所提升。某種程度這也反映出族群之間的互動。如果族群之間的互動是如我們外界以為的很有張力,那麼這個現象就不會發生。事實上,以色列阿拉伯人知道,阿拉伯人跟猶太人是可以共處的,因為這是他們在以色列所擁有的經驗。
在此分享一個小例子。我有一個穆斯林的朋友,我認識她的時候,她還是已婚身分,不過不久後她就離婚了,這是她選擇,因為她在婚姻裡很痛苦。離婚以後那段時間,我是唯一可以聽她講話的人,因為她比較不想要跟其他阿拉伯人講內心的話,由於我是一個完全在她族群以外的人,所以她願意向我傾訴。她說,她其實非常感恩自己生在以色列這個國家,能夠在以色列當一個穆斯林女性,因為以色列這裡的法律至少保障了她身為女性的基本權益,所以她離了婚以後,比較不容易被歧視,也可以打官司拿贍養費,保有自己的財產,擁有基本的女權。她清楚知道,如果她是在其他阿拉伯穆斯林國家,她會失去這些東西。
在網路上也可以看見所謂的穆斯林錫安主義,而且這幾年越來越多這種人。他們是穆斯林,可是他們支持以色列建國。穆斯林錫安主義的人會在網路上表示,他們非常感激有以色列這個國家。他們覺得「這就是我的國家,我為什麼不能站起來維護我國家的權益?我為什麼不能站起來為我的國家發聲?」當然,我還是要強調,這是少數,但目前有這個趨勢,而且這些人是存在的。平常沒有戰爭,沒有衝突的時候,大家是可以和平相處的。特別是我所住的城市—海法,是以和平著名的城市,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可以和平共處,這也是海法人非常驕傲的一件事情。
以色列是多元宗教的世俗國家
董:一般我們想像以色列跟巴勒斯坦人的衝突,應該是黑白分明、界線明確的兩個不同族裔。然而由於地緣、歷史的關係,目前在以色列境內有相近四分之一所謂以色列國籍的阿拉伯人。按照我們原來的歸類,他們是巴勒斯坦人,但他們的自我身分認同,正隨著時間發生變化。身為華人的我們,或許也不難理解這種情況,例如許多第一代華人移民到美國之後,生了第二代華人,他們逐漸開始稱自己為美籍華人,後來乾脆連美籍華人都不說了,就直稱自己是美國人。由此也可看出身分認同是會流動的,而這也是許多時候華人教會在看待這一次的衝突,或者在關心當代以色列政府所統治的國家時,可能不會注意到的差別。
愛臨你在上禮拜的聚會中,分享的主題叫做:「關於以色列,你不知道的五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古代以色列人和現代以色列國的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那另外四件事又是什麼呢?
愛:除了以色列族與以色列國的差異,還有阿拉伯人身分認同的改變。第三點就是士兵人口的組成。例如我們現在正在打仗,以色列軍隊裡也有阿拉伯士兵,甚至我們華人教會創辦人的孫子孫女們,此刻都在前線當兵。根據以色列的規定,阿拉伯人基本上是不用服義務役的,他們是志願役,但是其他人無論男女都要當兵。不過現在阿拉伯人志願當兵的人數也有增加的趨勢,據我所知,今年大約有超過一千人。我認識的朋友裡面,也有阿拉伯裔的後備軍人被徵召到前線去。所以阿拉伯人從軍的人口變多,某種程度也反映出阿拉伯人對國家認同的轉變。
第四點就是,很多人——不管是非基督徒或基督徒——對以色列有個誤會,以為以色列人都信上帝。但我必須要說,以色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世俗國家,就和台灣及其他國家一樣,以色列雖然看似有一個所謂的國教,但是這個國教應該是非常少數人的信仰,而在以色列的猶太人中,大約有50%到60%的人其實不算真正信奉猶太教。所以我們認為猶太人就一定是信耶和華,其實不一定。
十月七號的那場大屠殺,始於雷姆音樂節(Re’im music festival),那場音樂祭本身就是世俗音樂祭,它裡頭還供了一尊很大的佛祖像。我上禮拜在那場聚會中把照片拿出來給大家看時,大家還非常震撼。其實早在猶太大屠殺之前的十九世紀末,世俗化的猶太人口就已經增多,後來接受社會主義的人也非常多。所以以色列早期在建國的時候,本來就有許多人支持社會主義和無神論。所以以色列一直在兩條路線之間掙扎,一個是成為世俗的民主自由國家,另外一個就是成為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以猶太教為中心的一個宗教集權國家。但是現在目前的大部分的人口,還是傾向民主世俗的這條路線。
猶太人裡面,其實有非常多人是無神論。即使他們想要尋求某種宗教,新紀元運動也會是大宗。在早期新紀元運動很興盛的時候,以色列本身就是新紀元運動一個朝聖之地,因為新紀元運動的人很喜歡來到以色列的曠野默想,也在曠野舉辦許多派對和營會。所以這個國家本來就很世俗。
還有一件事也令許多基督徒朋友相當震撼,就是以色列有全歐洲規模最大的同志遊行。每年五月在特拉維夫都會有同志大遊行,規模之大,使得特拉維夫也被稱作是「同性戀之都」(Capital of Homosexuality)。我們要先搞清楚,雖然以色列有所謂猶太教的傳統,而且拉比在政治上有相當的影響力,也有少數人守安息日,但以色列仍是一個不折不扣世俗國家。不要以為這裡的人都很神聖,即使他是猶太教徒,但是他們是不相信耶穌的。雖然他們相信耶和華,但猶太教對耶和華的理解,和我們對耶和華的理解還是有差別。世俗的人不相信耶穌,猶太教也不相信,他們甚至認為耶穌是假先知。
猶太人信仰光譜
董:總結剛剛所談的內容,第一點是,現代以色列不等於聖經中的以色列人。第二點是,並非所有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都會說自己是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裡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是所謂阿拉伯人,然而他們的身分認同也在發生改變。第三個,其實當中有一些阿拉伯裔的以色列人也在參軍。所以今天看似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戰爭,其實不是那麼簡單的黑與白。而第四點是,現代的以色列人,即便在血緣上是猶太人,猶太教徒的比例其實不高,其中許多是所謂世俗化的猶太人,他們可能是無神論者,或者信奉新紀元或東方神明宗教。總之,他們不是我們心中想像那種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所以這四點讓我們知道,我們過去對以色列的一些觀念和如今的以色列是有落差的。那第五點是什麼呢?
愛:第五點是關於以色列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建國。基督徒中有些人抱持著基督教錫安主義的想法,相信以色列建國是出於神的心意和聖經的預言。但是就像我剛剛所講的,很多猶太人根本不相信上帝,所以他們也完全不相信以色列建國是出於上帝的工作。另外,我覺得許多人對錫安主義也有誤會,其實錫安主義本身用了宗教的口號來召喚猶太人回來巴勒斯坦,回到應許之地,可是這個運動本身並不具太多宗教成分。就某種程度來說,他們知道應許之地就是他們落葉歸根的地方,也只有這個地方,但他們不是真的非常信奉上帝,因為他們當中許多人支持社會主義和無神論。
我常常去他們當初建國的那些集合農場傳福音,他們會說:「什麼年代了,還有人相信有上帝這種事喔!」所以他們基本上普遍抱持著無神論的思想。前兩天我去傳福音,一位老太太來跟我講話,因為她看見我是亞洲人,所以很好奇我怎麼會在這種時候來以色列。總之,我跟她聊了一下,表示我住在這裡快十年了,最後我給了她一張單張,單張上用希伯來文寫著:「什麼時候戰爭才會結束呢?」她說她回去會看。我在跟她道別時說:「上帝一直都與我們同在。」然後她就說:「對對對,我們的軍隊很厲害。」由此可見,猶太人基本上情願相信軍隊,也不願相信上帝。他們認為他們一定會贏,是因為他們這個國家很團結、軍隊很厲害、科技很先進。所以他們普遍不覺得是上帝在保護他們,也不覺得以色列建國是因為上帝的工作,更不會覺得,他們在五次中東戰爭中能夠打贏,是因為上帝保護和保守。
至於相信上帝的猶太人裡,大約有20%~30%的極端正統派,他們的世界觀跟思維又是不一樣的。他們不用當兵,而他們不用當兵的爭議由來已久。雖然法律規定每個人都要當兵,但是他們在國會裡頭的代表會施壓給政府,導致政府等於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沒有強迫他們一定要去當。
可是,這一次也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一些沒有當過兵的極端正統派也開始覺得應該去保衛自己的國家,所以他們自願去當兵。由於他們沒有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所以他們所做的也比較是周邊的工作,無法到前線打仗。當地的報紙有報導,談到他們這群人的態度改變了。他們以前不當兵的原因是,他們認為自己主要的工作就是讀經跟禱告,不過實際上他們也不工作,當中很多人是男性去經學院或會堂讀經禱告,太太或女兒則要負起賺錢養家的責任。
從以巴戰爭看人類處境
董:我們之所以談論現在的以色列,是因為我們接下來要談的是如何看待現下在中東地區的衝突。因為許多時候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是建立在我們對該地區的想像。我們剛剛花時間理解現代以色列這個國家的處境、組成、文化、人民,重點不在於介紹以色列這個國家,而是幫助我們建構出背景知識來理解這個國家,而現在我想要切入的主題是,作為一個基督徒,或者作為基督徒群體,我們該如何看待今天發生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呢?
愛:每一次有衝突發生,特別是以巴有衝突發生時,整個世界就會分兩邊站,教會也是如此,有人挺巴勒斯坦,有人挺以色列。我自己最近在思考的一件事情就是:到底全世界有哪一個衝突,會像以巴衝突這樣,一發生衝突,全世界就分兩邊?似乎很少,而且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我想,我們多多少少都懷抱著一種心情,那就是我們希望有正義,希望不公義的事情可以被伸張。然而問題在於,以巴衝突讓我們看見,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如此黑白分明,沒有絕對的壞人或好人,也沒有絕對是誰對或誰錯。之所以有以巴衝突,是非常多的錯誤累積而成的,而這個錯誤以巴雙方都有責任,甚至整個世界都有責任;也就是說,阿拉伯國家如何反應,西方國家如何反應,都促成了現在的如此局面。而這場正在進行的戰爭,雙方如何反應,阿拉伯國家如何反應,西方國家又是如何反應,也都會影響後來的發展。
我看到的是,以巴衝突是整個人類世界的縮影。那就是我們本來就在彼此傷害,我們會在新聞媒體裡面看見那些被炸的巴勒斯坦小孩和婦女,覺得他們很可憐,而以色列這邊也一樣,以色列也有兩百多個人質被擄,然後某個村在一天之內被燒毀,四十幾個小孩被割頭。兩邊其實同樣都在承受這些暴力,以及彼此傷害所造成的傷痛。
所以,如果我們硬是想要當個審判官,我們其實在自找麻煩,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審判。我們不是那一位終極審判官,沒有辦法告訴別人誰對誰錯,這不是我們的角色,也不是我們應該要做的,我們做不來。當然,也有些人很想要搞清楚以巴衝突誰對誰錯,若真要說,那就是兩方都有錯,兩方都有權益要維護。
所以我覺得首先我們要理解到,人類沒有辦法脫離如此宿命,特別是我們活在一個墮落世界,就算沒有戰爭,我們的日常生活不也常常如此嗎?在職場上,我不也常常為了保護自己而攻擊別人或詆毀別人嗎?我們不也常常受到別人的攻擊或傷害嗎?所以,以巴衝突讓我們看見,這就是我們人類的宿命,因為我們在一個有罪的世界裡,而且我們完全沒有辦法靠自己得到平安。這是我覺得首要的看待角度。
以暖心故事取代仇恨資訊
董:謝謝愛臨的提醒,以巴衝突展現的是全人類困境的一個縮影,這不代表我們心中沒有公義的一把尺,也不是這個世界沒有是非,正是因為我們如果若要認真看待上帝所賜的公義,我們就會看到,這整個局勢演變到今天,其實不單單是現在衝突兩方的責任,也是許許多多的人責任,在歷史中攪在一起。所以如果我們今天真要說這是誰的問題,把責任全部歸在其中一方的話,這一定不是一個公正和公義的看法。所以愛臨的第一個建議就是,作為一個耶穌基督的門徒,我們要學習在這個衝突當中不去當那個審判者,也不去成為散播仇恨的那個人。
愛:你提到散播仇恨,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如果我們的神呼召我們做和平之子,那麼你就不要轉傳那些讓你看了會生氣的資訊,那些資訊既然會讓你生氣,就表示會引發仇恨。所以不管你覺得那件事情再怎麼正確,可以怎樣讓事情平反,其實對局面都沒有太大幫助。因為你在轉傳的同時,另外一方也會因此受到傷害,導致他們的攻擊又更加猛烈,結果只會造成更多仇恨。
那我們可以散播什麼?這個部分我們比較少聽到,那就是暖心小故事。在戰爭過程中,我們其實還是會看到一些暖心的小故事。我昨天才聽到一個同工跟我分享的故事。我的同工是以色列阿拉伯人,她的孩子在我們這附近的一所私立中學就讀,她也在學校裡擔任義工媽媽。這間中學裡本來就有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戰爭開始之後,義工媽媽們自願發起一些活動,例如支持一些逃難中的家庭、前線的軍人,或者那些家裡有人、甚至是先生已經被徵召的家庭。學校裡的這群媽媽們,有猶太人也有阿拉伯人,平常相安無事,但是戰爭開始之後,阿拉伯媽媽們就不敢出現了,因為他們在以色列可以說是夾心餅乾,每次只要戰爭或衝突一爆發,他們就陷入一種兩邊都不是人的狀態。這一群阿拉伯媽媽表示她們不敢出現,因為不知道猶太人會怎麼看她們。結果,那些猶太媽媽們就主動去找她們、擁抱他們,對她們說:「你們不要害怕,我們還是很愛你們。」我們要轉傳的應該是這種故事,藉此告訴大家,在仇恨以外我們有另一個選擇。我們不要去散播仇恨,因為已經太多了,所以我們需要散播的是更多正面的故事。
董:我覺得這也是個很好的提醒:在一個破碎墮落的世界,我們仍舊被賦予繼續創造的責任跟使命。然而問題在於,我們要繼續創造什麼?我們要繼續讓仇恨更加擴大,還是我們可以在仇恨當中看到希望和愛的種子,並且成為呵護種子的那個人,將之傳播出去?盼望在一片扭曲的戰火中,我們能夠讓這份希望和愛擴大它的影響力。這並不是在忽視那些苦難,而是我們要看到,在這墮落扭曲的世代中,人有一個創造的使命和責任。
愛:這是我的經驗,因為受傷的人也需要看見這些故事。如果我們一直幫助雙方傳播仇恨的話,仇恨本身會強化他們的受害者情結。這也是我想提的第二點:他們都是受害者。其實我們都是受害者,因為我們所有人都被別人的罪所傷害,我們也被困在自己的罪裡。
其實,我把兩邊都當作同一群人在看待,為什麼?因為他們都親歷過家破人亡、生命被威脅的種種痛苦。他們都承受了極大的傷害,但是他們既是受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如果他沒有辦法從他的受害者情結裡走出來,他就會合理化他的攻擊、他的行動。無論是哈馬斯還是以色列,他們的過度反應,某種程度也是因為如此。若他沒有被醫治,他就會站在一個受害者情結的角度和處境裡看事情,自己也會被困住,導致他看不到他的仇敵是有可能會愛他的。
我來以色列定居之前,曾經住過巴勒斯坦一段時間,我在巴勒斯坦時,很深地感受到他們那種被困住的感覺。有一次我嘗試告訴他們,以色列也有猶太人在為巴勒斯坦人努力地爭取權益,但我的巴勒斯坦朋友完全不想聽,因為他們不想相信仇敵會愛他們,一旦他相信了,他心裡復仇的力量就會變少,以至他沒有辦法去對抗他的敵人。當你陷在受害者情結裡面,除了暴力,基本上你沒有其他出路。所以我們必須要看到,他們雙方都是受害者,而且如果他們沒有被醫治,他們也有可能會變成加害者。
雙方都需要醫治
董:的確,在衝突中,我們很容易去簡化情況,並且把一邊無限地妖魔化,而將另一邊正義化,好讓我們在選邊站的時候,自己的良心過得去,或者讓我們覺得自己有個比較穩定的世界觀。然而在真實的情況下,平心而論,我們和他人的衝突和關係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有被不公正地對待過,可是我們對別人難道又是完全的公正嗎?在許多衝突和張力中,雙方其實都是受害者。如果我們持續強化受害者的心態,覺得報復回擊才是唯一的出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看到雙方都需要福音和醫治,這才是重要的。
愛:對,他們都需要醫治。醫治不是我幫他講話或是我站在他那邊,他罵以色列,我跟著罵,他罵巴勒斯坦,我跟著罵,這些其實都於事無補。我想來想去,他們能夠真正經歷醫治的唯一途徑,就是從基督來的醫治。不過老實說,現實也沒有那麼理想化,因為我遇到非常非常多的信徒,都陷在這樣的衝突裡面,卡在他從前所受的傷害裡。
例如戰爭爆發的時候,我有個同工是猶太人,他本身也是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戰爭爆發之後,他就變得極度敏感。當時我們的國際總幹事寫了一封信給我們團隊,想要鼓勵跟安慰我們,信中用了一個詞:「Ongoing Conflict」(持續的衝突)。我想他想要講的是,在這樣的持續衝突中,團隊一直承受著一些壓力。他想表達是,不單指這次的戰爭,更是以巴長期的衝突所帶給我們的衝擊,他想要同理我們在這個環境中所承受的壓力。但是我那名同工一看到那個詞就情緒大爆發,他認為「持續的衝突」只是在試圖淡化現在的情況,我們此刻就是在戰爭中。由此可見他變得很敏感。於是我們也知道,他還沒有從他的傷痛中走出來,即使他已經信主,但他還沒有經歷完全的醫治。所以,即使是信徒,當中也有許多人仍然需要經歷從神來的醫治。我沒有辦法指出一定要怎麼做,唯有當他自己有所覺悟,意識到自己需要去解決這個問題,來到神面前請求神的醫治才行。而這是一條漫長的路。
以神的受苦來回應苦難
董:一開始你提到你們團隊在以色列所做的事情,包括同時接觸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甚至在這兩個群體進行和好的工作。很多時候,我們想到去以色列宣教、去阿拉伯世界宣教,我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可能是:辦個佈道會,然後宣講「你是罪人,需要耶穌基督悔改」的信息。這些都對,然而在以色列的具體處境中,這種真實的饒恕、醫治、恢復、和好的群體見證,某種程度上反而是更有力量的一種見證。我好奇是,當你們服事這兩個那麼多歷史恩怨的群體時,是如何去分享福音的呢?
愛:其實與兩群人的接觸方法不太一樣。面對猶太人,我們通常一開始還是會使用舊約聖經來開啟與他們的對話。不過對於穆斯林阿拉伯人,我們一開始的重點在於建立關係,所以面對兩者的方法有點不太一樣。當然,我們也要與猶太人建立關係,只是會直接從聖經的角度切入,和面對阿拉伯人或是穆斯林比較不一樣。然而即使是這兩種不同的人,到最後我們要談的還是耶穌的愛。只是究竟要如何傳達這份愛,這也是值得我們基督徒好好去思想的議題。簡而言之,神自己成了一個嬰孩。當耶穌成為一個嬰孩的時候,祂其實身陷極大的危險之中,為要躲避希律王的追殺。一直到祂生命的盡頭,祂都是身陷危險之中,甚至到最後是被不公不義所殺。然而,這卻是上帝回應不公不義的方式。這對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衝擊。當我們眼見這地上所有不公不義,包括一般的衝突,不僅難以理解也難以回應。可是這位苦難的上帝,卻讓我們看見有一條不一樣的路徑,去回應我正在這地上所受的苦。
我覺得對猶太人來說,我所面臨的困難在於他們很多人都是大屠殺的後裔。我曾經跟一個老先生談福音,他本身就是大屠殺的倖存者。我問他說:「你相信上帝嗎?」他說:「我對上帝很不滿。」對他們來說,如果上帝是存在的,為什麼猶太人要經歷六百萬人被屠殺?他們無法理解,所以他們情願不要上帝,這也是為什麼猶太人現在變得比較世俗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當下的我真的沒有辦法告訴他說:「上帝愛你。」這在他耳中聽起來想必很諷刺,所以我完全講不出口。所以從那之後,我就一直在思考,如果下次我再遇到這樣的人,我到底要如何和他對話。我想,我大概只能告訴他:「耶穌和你一樣,祂也經歷過這些,所以祂懂。」我希望這可以幫助他看見,上帝不是一個殘酷的神,祂是一個在苦難當中與我們同在的神,而且到最後,這一切的邪惡都會被消滅。上帝已經得勝,只是在這一切發生之前,祂用的方式就是,祂成為我們的樣子,與我們一同在苦難中受苦。
董:謝謝你特別提到上帝對於這世上不公不義的回應。如果我們只是用理性分析的角度來看待苦難,這是無解的,然而耶穌基督卻是為了愛我們被殺,承擔這些苦難,不單為我們受苦,也與我們一同受苦。因此,要回應今天這樣傷痛的時代,我們需要回到耶穌基督的所作所為,耶穌基督的所是,才能夠真正的看到和好的盼望。
愛:作為信徒,我們不是耶穌基督,我們不會為他們釘十字架,我們也不可能三天後復活,這也不是我們的工作。但是根據從耶穌所學到的榜樣,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與他們一同受苦,與他同哀哭,並且同理他的感受。你不需要跟著他一起罵對方,因為我剛剛提過,你在罵對方的過程當中,你以為你在安慰他,但其實你是在強化他的受害者情結。但是當你陪伴他的時候,其實你是在幫助他被理解,然後讓他可以慢慢地從受害者情結中走出來。
為以巴與世界禱告
董:謝謝愛臨今天的分享,帶我們去認識今天的以色列,也從當代以色列的處境,以及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處境,反思此刻的衝突與戰爭。並且談到作為基督的門徒,我們該如何看待以巴衝突,可以如何關心他們,甚至為這地來禱告。最後,我覺得今天最合適的結尾,不是下一個結論,而是我們用禱告來結束。我想請愛臨帶我們一起為著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在當中受苦的人來禱告。
愛:好,我們來禱告。主耶穌謝謝你,你深知道我們在這地上的痛苦,我們被自己的罪所困住,以至於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彼此傷害。主啊!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從暴力的循環中掙脫,我們看不到出路,甚至看不到盼望。因為我們知道,就算現在消滅了一個恐怖組織,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恐怖組織出現,這就是我們人類的宿命。但是,主我感謝祢,祢早就知道,而且祢早就給了我們一條出路,在兩千年前,祢自己成為那個嬰兒,誕生在一個極其兇險的環境中,為了愛我們,祢成為那最脆弱的,甚至願意為我們被不公不義地對待,被釘在十字架上。主啊!當這最不公義的事情發生時,祢卻說,祢的公義成就了。主啊!我實在不懂,但求祢幫助我們,讓我們在思想這公義的時候能更清楚地知道,我們要回應不公不義的方法,其實是來到祢的面前,求祢幫助我們省察我們心中所受的傷,也省察我們心中可能已經長出根來的恨。主啊!不管我恨誰,可能是那些傷害我的人,可能是我原生家庭的長輩們,甚至我所恨的,可能就是現在我婚姻裡面的伴侶,求祢幫助我們,因為這並非出於祢。主啊!讓我們能夠省察我們所受的傷,並且來到祢的面前請求祢的醫治,好叫我們可以經歷復原,也經歷到這個恨可以被根除,以至於能夠在新生中更加知道如何為這世界的苦難來禱告。
我們來到祢面前,把以色列、巴勒斯坦兩邊的人民恭敬仰望交托在祢手中。主啊!我們知道,他們心裡面的恨已經漸漸地長大,佔據了他們的心。他們也在這過程中將自己的各種暴力回應合理化。主!求祢憐憫,唯有祢才可以把我們心裡面的恨拔掉,以祢的愛來代替。所以我懇求祢,把祢的愛傾倒至這地。每一個人——以色列人、猶太人、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都需要來到祢面前,都需要救恩,都需要一個出口,以至於能夠從仇恨、暴力的循環裡出來。願祢拯救我們,拯救此地的百姓,
主!我也特別為著這地區真正跟隨祢的人來禱告,不論是在以色列、巴勒斯坦,或在加薩。我們也很容易受傷,我們也會不小心讓仇恨在我們心裡面長大,求祢也幫助我們。求祢先醫治我們,也讓我們這些信徒,能夠在這個黑暗的時候,成為祢的光和見證,把永恆的盼望帶給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主啊!願他們都能夠看見,那真正能夠帶給他們平安的,不是建立一個國家,而是在祢裡面。唯有與祢和好,才能夠有真正的平安。
主!我也為住在海外、吵個不停的基督徒們來禱告。求祢保守憐憫,讓我們能夠從祢的眼光來看待事情。主啊!祢愛以色列,祢也愛巴勒斯坦。祢渴望兩邊的人民都能夠更認識祢的愛。願祢幫助我們有祢的眼光,好讓我們不去做那我們不能做的事情或角色,乃是來到祢面前更多的禱告和祈求,讓這個衝突能夠有所改變,並且先從人心開始改變。
主啊!謝謝祢,求祢按祢的心意成就,讓這些衝突不只是讓我們看見自己的罪,我們的困境,也看見我們還是有盼望的。因為祢愛我們,主!謝謝祢聽我們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門!
董:謝謝愛臨宣教士的分享。
文字記錄:秦蘊璞姐妹
文字編輯:呂昀嬪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