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156 OM世界福音動員會愛臨宣教士:在今日向猶太人傳福音有哪些困難?該如何適切地「愛猶太人」?
嘉賓:愛臨宣教士(OM世界福音動員會)
主持:董家驊牧師
愛:我是OM世界福音動員會差派到以色列的宣教士,我在2014年就在以色列服事距今已有十年了。我在以色列當地也牧養一個華人教會,我的呼召是使猶太人跟阿拉伯人之間的和好工作。我始終認為福音是先與神和好,再與人和好的事。
在以色列的信主猶太人面臨的衝突
董:今天,我想聚焦在以色列的這群猶太信徒——那些信靠耶穌基督的猶太人。上次和你聊天時,我也發現自己對這群人有很多誤解。所以,請你可不可以簡單介紹一下,以色列這個國家裡,所謂的「信主猶太人」的情況?他們的身分認同、社會生活,以及信仰表達的形式是什麼呢?
愛:在以色列的信主猶太人大約有三萬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大概是0.3%。按照宣教學的標準,他們仍然算是「未得之民」。不過,他們在過去十五年增長得蠻快的。從1949年以色列建國時,只有三個信主家庭,而且還是從國外移民回來的。從這三個家族發展到三萬人,我常常會舉個例子說明他們的增長狀況。十年前,我第一次到以色列時,還能參加一年一度的全國信徒大郊遊。因為人數少所以可以找到場地來辦活動。但現在已經無法做到這樣了,雖然他們還是會辦,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參加,因為人數已經增長太多了。
這十幾年來,增長最多的是從俄羅斯回歸的猶太人。以色列總人口,包括阿拉伯人,目前超過九百五十萬,其中俄羅斯的猶太人占了約一百萬人,也是教會當中增長最快的族群。因為俄羅斯曾經歷過共產主義治理,無神論的影響,使俄羅斯回歸者對猶太教的影響較少,對於信主就等同否定自身猶太人的身分認同比較沒有負擔。
在以色列的猶太人處境是過去兩千年的教導:你信了耶穌,你就不是猶太人。這對他們來說,信耶穌意味著要跨越一個巨大的心理門檻。所以信耶穌可能失去身分認同,甚至被家庭或同胞看作外人;對家庭來說也會很傷心,因為好像要放棄他的猶太身分。
另外,雖然以色列有宗教自由,所以他們還是可以聚會,有自己的聚會點建築物教會,但是比較容易被逼迫,猶太教有一些組織是專門來揪出宣教士、信主的信徒直接恐嚇或攻擊騷擾,所以這對信主的猶太人心理壓力非常大,很多人在職場上是不太表明信主的身分,這也是信主人數很難增長的原因。
董:所以以色列其實是有宗教自由的,那這種騷擾甚至所謂的逼迫比較是民間的自發性的行為嗎?
愛:沒錯!大部分是有比較極端的正統派猶太教徒發起,或者是極右派的人士,通常崇尚宗教錫安主義的群體,他們主張以色列應該是純粹猶太人的國家,基本上不歡迎其他非猶太人,所以只要不屬於這個群體的外國人就會有恐嚇攻擊騷擾等威脅的事。
董:上次訪談你也提到說在以色列這個國家裡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所謂巴勒斯坦裔,如果這極右的組織希望保持種族的純粹性,那是不是也包含排擠這種巴勒斯坦裔的。
愛:沒錯!所以這也是以色列在政治上相對不穩定的狀況。
董:一般我們講到猶太人信主之後他們不太會用「Christian」稱呼自己,而是用「Messianic Jews」,中文是叫「彌賽亞猶太人」?還是什麼稱呼比較好?這個族群和我們在台灣或者華人社會、西方社會所遇到的基督徒有區別嗎?
愛:有些人會叫「彌賽亞信徒」,但我會直白的稱呼為「信主猶太人」。我的觀察是有區別的。就以色列當地的Messianic Jews,和以色列以外的Messianic Jews族群,所呈現的方式很不同。我發現在以色列以外的Messianic Jews更傳統,在外表上看起來更像猶太教。但是在以色列當地的Messianic Jews他們其實滿排斥自己看起來像猶太教的,他們呈現出來比較像是福音派。那為什麼不用「Christian」,因為這詞在中東地區有另一層不好的印象:十字軍東征,還有會聯想到天主教東正教,其中有非常多的偶像崇拜,容易讓人誤解我們所信的是什麼。以色列當地的一般猶太人不太清楚福音派和天主教、東正教在信仰儀式、崇拜方面非常的不同,甚至神學上有差異。
董:所以在以色列的Messianic Jews其實反而跟我們看到的基督徒福音派的群體是比較接近的,但是反而是在以色列以外的Messianic Jews比較有猶太教的色彩。這是蠻有趣的現象,就像海外華人教會對於保存當時的文化傳統,保有較強的意念,反而與香港、台灣華人為主體的華人教會有點差異。
愛:是的。基本上,對散居海外不管哪個民族,他們的僑民想要保留自己的傳統的欲望是比較強烈的。
怎麼去愛猶太人
董:我們常強調要去愛上帝的選民,要去愛猶太人。我們華人也常以募款的方式來支持猶太人。但我們到底支持了什麼?是猶太人的福音工作?還是猶太人的民族主義?愛臨姐你的體會是如何:作為一位華人的耶穌基督門徒,要如何做才是對猶太人合一的愛的表達呢?
愛:這個現象不只是華人才有,全世界都是這樣的景況。我們也常常開玩笑,只要把事工放上以色列錢就會進來。錢是很重要,但要搞清楚錢到哪裡去?因為我們都被教導要有智慧,希望錢是真的幫助到所需要的地方。除此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為他們得救禱告。因為他們要信耶穌的障礙很多,如放棄身分認同,其次人心也非常的硬。我們在以色列做了十年服事,可能都沒辦法帶領一個人信主。但也不是說福音工作沒有進展,應該說他們人心對福音更開放,離福音也更靠近了。雖然目前看不到結果,但我們還是有信心,知道有一天大豐收是會來到的。
回到問題,要愛猶太人第一個要了解以色列猶太人的實際狀況,我發現有很多人對猶太人有些浪漫的憧憬想像,甚至是誤解,比如說,他們很敬虔、他們不是應該都信耶穌嗎?但事實上猶太教是一個反對耶穌的宗教,如果存有這樣的誤解,就會以為他們不需要福音,那就大錯特錯了。我住在以色列,也親眼目睹他們有很多的罪需要悔改,就和我們所處的世界一樣,也有許多問題,人心也需要悔改,他們並沒有比我們更神聖更敬虔。
董:我聽到一個狀況,就是我們會把猶太人的屬靈狀況當作一個特殊的群體,但從愛臨姐的分享,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罪人,而不是只要冠上以色列的事工就捐款,要問我們支持到底是不是為了福音的緣故。
愛:我補充一下,有一些機構會說要幫助「猶太人回歸」,回歸這件事在聖經裡確實有預言,是神的應許,祂一定會做成。但是我們奉獻錢給幫助猶太人回歸不代表他們就會信耶穌。這也回應前面募款一事,我們要注意這些錢到底去哪?不只我的差會,在以色列當地有猶太人自己弄的福音機構,都很需要資源,那麼何不把募款奉獻給他們,因為很確定他們就是在做傳福音的工作,不只是做慈惠,所以要釐清的是幫助猶太人回歸不等於傳福音給他們。
傳福音給猶太人需要有哪些敏感度
董:提到傳福音給猶太人有很大的困難度。當我們向猶太人傳福音時,通常會遇到哪些困難?有哪些文化的敏感度是需要有的?
愛:首先就是他們從小被教育:如果你信耶穌就不是猶太人,所以當他們多聽一點關於耶穌的事情他們心裡就會忐忑不安,但對於年輕一代就會質疑:為什麼不能認識耶穌?為什麼不能讀新約聖經?這是一種情況。
第二,就是猶太人真的就像聖經所說的是「硬著頸項的民族」,世俗化的猶太人覺得他們不太需要宗教,對於猶太教相當反感,他們會把跟宗教相關的事務都排除,因此就會認為基督教、猶太教是要用教條控制別人。那做法就是先不談福音,而是在他們面前把基督徒的生命活出來,讓他們知道基督教跟你想的不一樣。
第三,就是猶太教跟基督教這兩千年來的糾葛,特別是猶太教徒會對基督教有很大的敵意,坦白說,極端正統派的猶太教徒是很難傳福音。但也不是沒有機會,在以色列當地的猶太人自己做的新媒體網絡事工,就非常的成功。有許多極端正統派或正統派猶太教徒會偷偷上網看他們的見證。雖然是困難,但也讓我們看見神在開路有不同的方法來突破心防。
董:剛愛臨姐提到猶太人信耶穌是失去身分認同,外在的風險跟成本太高,但是如果透過新媒體的匿名性,當然有一定的限制跟局限,可是這個匿名性提供了一個探索的空間,讓他們在風險比較小的情況下去認識耶穌。
愛:猶太人天生喜歡辯論、挑戰權威,剛提到的新媒體事工是用希伯來語解釋猶太教的問題、哪裡教導不符合聖經。再來也告訴他們信耶穌是最「猶太」的事情,因為耶穌就是猶太人,所以相信耶穌是不會失去猶太人的身分。用這些真理去說服他們。
對猶太人錯誤認知的危機
董:這做法就像提摩太.凱勒牧師强調,透過理解文化在文化當中重新闡述福音,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理解那個文化到一個地步,就能夠用他們的方式指出他們文化所追求的終極目標,然後看到福音才是那條通路。
愛:其實也可以看到猶太人信耶穌之前對舊約聖經的認識是很表面的,一旦接收耶穌之後就會整個豁然開朗,所以我也很喜歡聽信主猶太人講解舊約聖經。這就要講一個影響華人教會很大的運動——「回歸猶太根源」,有些人認為要回到基督教的猶太根源,也就是我們是從猶太教出來的傳統信仰,透過那個年代的猶太傳統及當時的神學,可以更清楚認識耶穌的教導是好事。所以如果由這些信主猶太人來說舊約,就會有點像從保羅身上來看舊約,會更通透,越來越認識他們文化,也用他們的語言(希伯來語)讀舊約聖經,那個理解度確實會不同。
另一個思考,這個根源到底是什麼?有些台灣的教會透過過猶太節期的文化體驗,來了解猶太文化,但不能取代我們對真理的認識,也不會因此讓我們更合神心意,所以察驗行動背後的動機非常重要。還有一些人很傾慕猶太拉比,是猶太教的拉比,的確,在猶太教裡頭有些哲學、智慧是值得我們學習思考的,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猶太教的釋經傳統,基本大原則是:耶穌不可能是彌賽亞。如果我們不去分辨,一昧地接受,那麼你的釋經就會偏離我們的基督信仰。
董:對回到猶太根源這議題,有它正面意義:幫助我們回到歷史文化的脈絡重新去理解認識猶太人,甚至可從理解他們的文化中,對舊約的詮釋有不同的看見。但這運動中也有潛在的危機需要注意,第一,我們只當作文化體驗跟學習的話,其實無可厚非,但把這樣行為當成能讓我們更屬靈,更得神喜悅,或者認為透過一種神秘的儀式跟體驗,能讓我們更靠近福音,領受更多恩典,這就偏離我們是因主的恩得救的原則,而不是透過守這些儀文,其實這一切的儀文條例在新約的框架中都是指向耶穌的。如果反過來抓住這些規條就變成捨本逐末。第二,追捧猶太拉比一事,很容易讓我們不小心接受了猶太正統教釋經的原則,即耶穌基督不可能是彌賽亞的釋經詮釋的框架,這是一個危險。
愛:我再補充一點,教會當中似乎有一種對猶太人的崇拜,我並不知道背後的動機。從表象看起來好像他們想要變成猶太人,這樣似乎比較討神喜悅,或者可以得到更多的祝福。我在台灣曾參加一個關於以色列的特會,現場有吹號大隊,有人揮著以色列國旗,還有人戴猶太的禱告巾敬拜。現場有三位以色列牧師感到不自在,所以在為期三天的特會裡一直強調很重要的神學:外邦人跟猶太人因為耶穌基督,己經在基督裡面成為一了,你們不用再變成猶太人,才可以進入到亞伯拉罕的約。你們己經蒙福,不用變成猶太人,就可以來到上帝的面前。因為耶穌基督的救恩己經成就了。
在啓示錄裡,說到來到神面前的是萬族萬民,每個人都保有他們自己的民族特色,他們並不需要都變成猶太人,才可以來到羔羊寶座前。我很想提醒弟兄姐妹一件事,的確,上帝非常祝福祂的選民以色列,他們經過許多磨難,回到應許之地建國,這是出於神的應許。他們的子民有錢、聰明的人也很多,但是他們沒有耶穌,而我們有了耶穌,我們己經得著了最大的祝福。如果我們仍渴望變成猶太人,那猶太人為什麼要信耶穌。
董:謝謝愛臨姐的分享。讓我想到,我們對猶太人釋出善意,或者想要學習理解他們的文化,這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如果抱持著我祝福猶太人就能多得祝福,學習猶太人文化就可以培養出有錢又聰明的子民,那這樣的動機仍是一種競爭、向上爬升的邏輯。但讓我很感動的是你說:得著耶穌就是得著至寶。真正愛猶太人的表現,不是去羨慕他們的財富跟學術成就,而是應該竭力把耶穌基督分享給他們。這也凸顯出今天基督徒價值的錯位,其實都不是故意,出發點也是單純的奉獻,可是還是要查驗這背後的動機以及符不符合福音。
愛:我講一個見證,我的同工有一個是第一代信徒,從一個傳統的猶太家庭出生,他跟我們分享他信主的經歷,他是在他年輕當完兵後,他們會利用積蓄有一年的流浪,這位同工他就去了紐西蘭,結果他住進了由基督徒連結起來的民宿網,他們是專門接待猶太人,然後他去到不同的城市都是基督徒家庭,所以就有機會觀察到這些基督徒。觸動他想要認識這個信仰的關鍵是:為什麼這些外邦人可以跟我的神有個人的親密關係,這個使他忌妒。這就要回應到羅馬書十一章十一節:「我且說,他們失腳是要他們跌倒嗎?斷乎不是!反倒因他們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要激動他們發憤。」這「激動他們發憤」原文的意思是忌妒。猶太人在初代教會的時候,拒絕了福音,福音就開始往外邦人傳。而現在是到了一個時候,外邦人要把福音傳回去給他們。那要用什麼激動他們發憤呢?就是激起他們的忌妒之心,就是我們跟神的個人關係。這樣的見證不只發生在我的同工,我聽了第一代猶太信徒歸主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董:我也想到,我自己雖然是基督徒第二代,但開始認真信主,其實也是看到那時我的輔導宣教士,他跟他太太的生命,讓我很羨慕,所以跟主說:「主啊!我也想要這樣的生命,我也想要跟祢有這樣的關係,我也想要跟人有這樣的關係。」
愛:第三點,羅馬書十一章保羅也提到說,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我的猶太牧師,他會固定向伊朗人傳福音,當他遭受猶太同胞質疑問他,為什麼跑去傳福音給伊朗人呢?我們自己同胞都傳不完了。我的牧師覺得,現在猶太人歸主時間還沒到,他很相信這段經文,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因此他覺得向外邦人傳福音也很重要。所以,如果你要愛猶太人,向外邦人傳福音也是方法。不要把你的心思意念只放在猶太人身上,其實神是要透過猶太人祝福萬國萬邦,萬國萬民歸主才使得猶太人歸主,不要忽略全世界還有很多人沒有聽到福音,除非你非常明確被上帝呼召要做猶太人工作。
董:這讓我非常的感動,就是這位猶太人的牧師他讀了羅馬書他認定這句話,他也將它去實踐去向伊朗人傳福音。
愛:他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傳福音的,既然我們的猶太弟兄姐妹也是看重傳福音給外邦人,那我們當然也要為了他們的緣故去傳福音給其他種族。
信主猶太人對於舊約的不同看見
董:剛剛有提到很多信主猶太人他們分享舊約時反而帶給我們一些新的眼光,你覺得信主猶太人可以幫助我們這些非猶太人信徒從不同面向來理解我們所相信的福音呢?
愛:他們在解經方面會有不一樣的看見,特別是從原文、猶太文化的理解,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末世論,當然也會受到福音派不同派別的影響,但是比較貼近聖經跟歷史脈絡,所以他們的解經比較不會那麼靈異,比我們通透。
董:我覺得合理,因為這段歷史對他們來說是切身相關的,雖然對於非猶太人的基督徒也會說這也是會有關係,可是從歷史的脈絡我們既不是血緣上的猶太人,記載的也不是肉身上的祖先,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很容易太快進入到屬靈的原則去理解。如果今天讀的是我自己祖先的歷史,就會把舊約聖經看成歷史文獻,上帝是歷史的主,從歷史處境梳理出原則。
愛:就像啟示錄他們好像比較讀得出裡頭的意涵與暗示,我舉一個例子,耶穌有一段罵法利賽人的話,祂說:「如果你們信摩西就會信我。」那信摩西是什麼意思?如果我沒有在猶太背景裡就不知道這是意指什麼,可能會以為是信這個人吧,但其實真正的意思是信律法,也就是說如果你讀懂律法你也相信律法,你就像你嘴巴所宣稱的,那你應該知道我就是彌賽亞,而這是我從猶太人口中才明白這個原因。
福音是先與神和好,再與人和好
董:最後,想請教愛臨姐,你在以色列服事這麼長的歷程後,你覺得耶穌基督的福音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表達的話,你會怎麼跟猶太人分享,什麼是福音,以及福音對他們的意義。
愛:我覺得是「和好」,就如開頭我說的:我們要先與神和好,才有辦法去談到人跟人之間的和好。對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所面臨的衝突,這是一個關鍵,我穆斯林也會這樣說。
董:謝謝愛臨姐介紹了在以色列的猶太信徒的狀況,另一方面我們也談到怎麼去愛猶太人。你提到說,第一個如果我們真的愛他們,我們會渴望他們得救聽信福音;第二個我們愛他們的方式,是我們活出跟神的那種親密的關係,好讓他們羨慕至於嫉妒;第三就是向萬族萬邦傳福音,也是愛以色列民族的一個方式。再一次謝謝愛臨姐今天的分享。
文字記錄:符玉華姐妹
文字編輯:呂昀嬪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