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

莊迺民傳道分享如何透過新媒體事工傳福音及以年輕一輩領袖養成過程。首先,他以基督徒YouTuber身分,突破資源與專業的限制,觸及難以進入教會的年輕男性,並以影片開啟討論空間,吸引基督徒及非基督徒對信仰議題展開對話。他透過創意內容與事工目標,實現了「突破同溫層」、「開啟討論」與「培養新媒體領袖」三大目標。其次,他分享成為領袖的挑戰與支持,強調教會需放手讓年輕人嘗試,並建立互信。他亦鼓勵持續學習新科技工具,為福音運動注入創新動能,進而召喚更多基督徒投入新媒體福音運動,搶回年輕人的時間和心靈。
陳敏斯教授借用聖經中以色列人在巴比倫被擄的情境,強調基督徒應以「祝福那城」的態度面對職場文化的差異與困難。探討基督徒在職場中的信仰挑戰和應對之道,文中提到職場基督徒需要主動融入並影響工作環境,避免被動等待或逃避衝突。他們應保有服事的心態,並透過行動活出信仰,見證神的同在。牧者也應更多關注職場信徒的處境,幫助他們在挑戰中堅守信仰,成為祝福他人與環境的器皿。
顏璽軒弟兄從2012年開始利用網路傳福音的經歷與學習。起初,他抗拒在短影音平台上創作,後來在神的帶領領悟到利用大眾關心的話題(A企劃)包裝福音信息(B企劃)的策略,讓影片播放量大幅提升,並成功吸引未信主的群體尤其是男性。經營YouTube頻道「軒哥GOD聊」,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傳遞真理,突破同溫層,建立與觀眾的連結。此外,他也利用科技發展線上課程,從吸引訂閱到建立關係,進而將人帶入教會或小組。疫情期間,他進一步發展線上教會,透過持續的創意與努力,逐步將生命、生活和生意結合,實現更多福音果效。
在廣告行銷公關公司任職多年,白崇亮弟兄曾出版了「勇於真實」和「樂於委身」兩本書,一方面是在職場與信仰中的思索,更多的是面對挑戰的幾帖信心良藥。退休後的白弟兄有更多機會在職場神學領域探索與分享,面對職場的高壓和競爭,他更鼓勵人在靈修中與神相親對話;面對職場領域的福音工作,他也有獨到的見解。在工作中尋找神的心意、在神的恩典中去執行工作,他深有體會。請來收聽本集節目精彩的訪談!
你害怕失敗、被拒絕嗎?因創業失敗而起的100天「拒絕」療程,演化為瀏覽量900多萬的TED Talk「我在被拒絕的100天裡所學到的」。這一舉反其道而行,反而正面回應了我們共同的恐懼。背後,從信仰的角度看,有怎樣的智慧?詹姆·柯林斯曾說「優秀是卓越之敵」,如此逆襲般的成功給在職場、創業中的弟兄姐妹怎樣的洞見?崇尚謙卑的教會該如何看待影響力?什麼是真正的謙卑?謙卑與驕傲是什麼關係?快來點擊收聽,讓神透過蔣甲弟兄的勇氣來啟發你吧!
訪談中鎮定自若的王長老小學時人稱「口吃大王」,常常自卑地躲開人群。有一次他在眾人面前做報告,竟然結巴到說不出一句話來。那天晚上,他做了一個禱告:「上帝啊,如果口吃要跟著我一輩子,那麼求祢讓我......」 故事的力量和它對一個時代的意義是什麼呢?想知道為什麼說一個好故事對基督徒而言這麼重要嗎?想知道說故事和門徒培育的關係嗎?那麼又如何說一個好故事呢?快來點擊收聽王長老的故事吧!
亞伯拉罕邊牧羊邊建立信心的家族與群體;約瑟以其智慧與才幹拯救整個時代的經濟危機;大衛是罕見的軍事與政治領袖奇材;所羅門以建築見長;但以理是老成治國的可靠幕僚長;保羅織帳棚的技巧一定不輸他的佈道才能;呂底亞製作的紫色布匹可能是時尚首選。這些構築基督信仰殿堂的基石人材,同樣以其專精的職場能力貢獻社會與時代......
對中國大陸某些同胞來說,他們可能表示:「我們不需要基督福音。」但我們可以進一步問:中國要達到真正的崛起,除了經濟、國力或軍力強盛之外,還需要甚麼?很明顯地,當政府大聲呼喊、宣稱要建立和諧社會,豈不說明了真正地崛起、強大的中國絕對需要提升人民素質、精神文明及道德品格。當這些內部條件俱備,再配合經濟力、軍力等外部條件,才能成為真正的強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