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華人教會

約30年前,神讓我留學澳洲,因而有機會接觸福音並信主。當時旅居澳洲的華僑不算多,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臺灣的留學生也不顯眼,或許有資格移民和留學的華人多選擇他們熟悉的北美或英國等地。當年的悉尼算是澳洲最多華僑聚居的地方,但華人教會大概也不足十家,福音事工仍有待墾植......
甚麼原因促使我們離開住了十九年的美國,前往亞洲重踏宣教之路呢?當時俊明是差會副總主任,專職工場督導,因此必須經常到宣教工場探訪宣教士及參與一些事奉。俊明越參與其中,對工場的呼聲就越嚮往,覺得宣教工場的事奉比後防更具挑戰性及逼切感。在其中一次行程中......
一次會議中,候任宣教士周成牧師分享他到臺灣宣教的異象,我很高興聽到有人關心臺灣人的靈魂得救,願放下一切,與家人到異地回應主的呼召。那時開始,我就學習參與關心、支持宣教士及宣教工作。我的性格十分害羞和膽小,記得有一次,周成牧師回香港述職,我遇見這位常在禱告中記念的宣教士,也不敢跟他打招呼。想不到在2002年,神的恩召同樣臨到我身上,我到泰國宣教,有機會跟周成牧師一起事奉......
「基督最後的命令,我們首要的關注」──這句話道出信徒在世的優先次序。無論我們身在何處,職業是甚麼,生活情況如何,都要像保羅所言:「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九23)因為「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近年,華人在宣教上已經猛然醒覺,到外地宣教不再是西方宣教士的專利。由亞洲出發的宣教士,或僑居外地的華人及亞裔信徒紛紛興起,矢志要接福音的棒,遵照耶穌基督的大使命,在世界各地特別是急速發展的亞洲國家中,負起廣傳福音的重任。然而,華人信徒要承擔跨文化宣教,仍須不少的破碎與重建......
在宗教受限制的地區宣教,我們一般稱之為「創啟地區宣教」。顧名思義,在這些地區宣教,必須具備極佳的「創意」。不但宣教士,就連差會、教會及神學院也須具備這種「創意」,建立「立體鐵三角」,才可以屹立不倒地成為黑暗世界的明亮燈臺。可惜在過去的一些日子,我們看到的多是差會與宣教士的無限創意,卻鮮見教會及神學院的配合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