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16 加拿大城北華人基督教會傅再恩牧師:重尋領導者內在生命的健康成長
嘉賓:傅再恩牧師(加拿大城北華人基督教會)
主持:董家驊牧師
多元華人成長背景,牧養多元華人會眾
董:2023年可說是全球與新冠疫情共存的元年。教會領袖們異常忙碌,因為許多耽擱多年的會議在世界各地陸續召開,實體與線上雙重份量的服事,也讓許多人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今天我們很高興能邀請到加拿大城北華人基督教會的傅再恩牧師,身負教會重任與服事壓力的他要來談談,原本非常看重內在屬靈生命培育的基督信仰,為何往往隨著領袖的事工以及個人生命的成熟與成長,反而開始承擔多重壓力,進而失去了內在生命的平靜與安穩。傅牧師也將分享,在這過程中,他如何意識到回歸內在生命操練的重要,進而學習帶領團隊一起朝這方向前進。
我是去年到多倫多服事的時候第一次見到傅牧師,也因此對加拿大的華人教會有更多認識,才發現加拿大的華人教會與華福運動的淵源頗深。在此請傅牧師先簡單介紹自己和你所服事的城北華基教會好嗎?
傅:謝謝董牧師的邀請。我很喜歡也很願意服事華福中心。簡單介紹自己:我在香港出生,在基督教家庭長大,十歲時跟著家人從香港移民到台灣,二十歲時我們一家人又移民至加拿大。我在加拿大讀大學,後來神呼召我進入神學院,三十歲畢業後就進入城北華人教會服事直到現在。三十歲到四十歲這段期間,我主要在國語堂服事,而四十到五十歲這十年,我便開始獨自帶領國語堂的事工。大約在五年前,我們教會的創始人陳琛儀牧師要退任,於是便選了我和崔皓明牧師共同擔任主領牧師。所以我在城北教會今年服事邁入第二十四個年頭,我和師母也是在教會認識的,今年結婚滿二十二年。
董:牧師在香港長大,也在台灣住過,如今又身處多倫多這個以粵語為主的群體,卻在國語堂—也就是所謂講普通話的群體—服事。在這些不同的文化當中,你自己覺得香港的華人、台灣的華人、中國大陸的華人,以及本地1.5代或第二代在加拿大土生土長的華人有什麼不同呢?
傅:這些群體各有特色,我最常接觸的有三種:第一是講粵語的香港移民,香港會眾的凝聚力很強,他們很希望萬眾一心、一呼百應。第二種是講普通話的群體,也是我牧養了十多年的群體,當中多為中國大陸出來的移民,他們都很優秀、思想獨立、熱情且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個人覺得很棒。第三種是北美出生的華人,他們比較獨立、思想敏銳、不會拘泥於傳統、不斷求新求變。我覺得每個群體各有優點。
從《領袖真性情》一書學習操練內在生命
董:我很欣賞牧師都是從非常正面的角度來談論這些不同群體。因為許多時候,大家在同一個教會,優點也可能是我們的限制,以至於在同工的過程中帶來一些張力。但是我也看到牧師很努力地在當中學習欣賞不同群體與優點,是很棒的一件事。
剛剛牧師提到,幾年前你和另外一位英文部的崔皓明牧師一起接下城北華基教會的帶領工作,這任務相當不容易,因為城北華基應該是多倫多,甚至是加拿大、北美最有規模的教會。然而我覺得很特別的是,去年我在多倫多和牧師一起事奉時,你特別提到《領袖真性情:由心而發的八個領導智慧》(Emotionally Healthy Leaders)這本書,甚至還送了我一本。那時候我覺得蠻驚訝的,因為身為如此大型教會的牧者,面對繁雜的組織、行政事務,或許常常要看的是如何提升執行力、領導力的書,然而這本《領袖真性情》在我看來卻是看重內在生命更勝於帶領組織的一本書。我也非常喜歡這本書,甚至推薦給許多牧者和好朋友。在此也請牧師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注意到這本書的?以及這本書為何讓你印象深刻呢?
傅:在我那個時代,綜觀我在香港和台灣教會中的成長歷程,是很注重平信徒的內在生命與操練的,我自己也深切地感受到當中的溫度。然而當我開始牧養教會、面臨大教會的各種挑戰時,我則感覺自己的內在生命冷卻了下來。
大家都知道,加拿大的移民教會過去雖然歷經過一波復興,但在疫情前就已經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了,所以我在牧會時也不斷思考停滯的原因為何,究竟要如何回到以前的那種熱情的教會文化與優良傳統?尤其是2018年接下了這個帶領教會的沈重任務,使得向來非常注重屬靈生命、與神關係的我,絞盡腦汁地思量該如何提升教會的屬靈品質,想到此不禁倍感沈重。
我先是找到彼得.史卡吉羅(Peter Scazzero)牧師的書《培養高EQ的靈命》(Emotionally Healthy Spirituality),然而當時我可能太忙了,覺得難以消化這本書的內容。但是由於知道了這位作者,我便去讀他的另一本著作,也就是一開始我們提到的《領袖真性情》。我覺得它特別適用於當今教會的一些情況,尤其是牧師。作者透過自己某次挫折、失敗的經驗進行反思,進而幫助北美的福音派教會回到真正有深度的屬靈生命中。這也是我想要的,於是我便開始和崔牧師一起在執事會、教會領袖、教牧團隊裡有系統地推廣這本書。簡單地說,我就是想重新找到教會應有的屬靈溫度。
董:牧師你在一開始提到,華人教會的傳統是很看重內在生命的。可是弔詭之處在於,一開始我們是因為看重內在生命,以至於個人和群體有所成長,然而隨著群體開始變大,就會開始有各式各樣的組織和事工,而靈命或內在生命成熟的個人,往往會被放在領袖的位置,這意味著他們的責任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忙。也就是說,內在生命本來是我們的根基,可是事工越發展,我們就越看重外在的事物,根基也因此越來越被邊緣化。當我們講到《領袖真性情》這本書時,可能很多的領袖會說,他們不是不知道靈命與內在生命的重要,但是實在是太忙碌了。你提到這本書講得很到位,可以再更詳細地說明嗎?
傅:先退一步來說,以我個人的經驗,我覺得在領導教會的時候,的確需要出現一些壓力或張力,大家才會警覺到自己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太平盛世的時候,大家看完一本好書可能很快就把它遺忘了。至於這本書,我覺得它的確寫得很好,但需要壓力或張力作為契機,才能從當中有所學習。
我是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介紹這本書,例如先介紹第一章,讓大家嚐嚐甜頭。這本書一開始就很容易抓住人心,它提到:「如果你有下列某些症狀,表示你是不健康的。」這就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力。書中也有許多名言,例如如果你不重健康,你的生命遲早會有裂痕、而裂痕終究會顯露出來。就像土耳其、敘利亞的大地震,根基不深的房子,遲早要倒塌。所以我認為在後疫情時代,我們可以透過靈修活動或其他方式讓大家具備這個概念。
內在生命的成熟,使人誠實面對自己與他人
董:牧師提到一點,對我們是很棒的提醒:在安逸中,我們常說:「等我有空閒時間後,再來操練內在生命」。然而實際情況正好相反,很多時候反而是在張力、壓力中,我們才會看到自己生命的破口與成長的需求,以至於我們的操練才不會只是紙上談兵或錦上添花,而是真正有動力來面對生命中的問題。
話說回來,雖然牧師提到華人教會許多時候很看重內在生命,但以我的觀察,就某個程度而言,我們又不太去談自己的情緒感受;我們看重所謂的靈命,但同時又壓抑自己的情緒感受。似乎只要我有靈修、讀經和禱告,就不應該會有負面情緒,以至於基督徒之間的交談常常在唱高調:「平安嗎」、「平安」、「 喜樂嗎」、「喜樂」、「最近好嗎」、「還不錯」、「你最近遇到一些困難,還好嗎」、「感謝主,靠主得勝」似乎很多這種屬靈的言語,掩蓋了很多我們真實生命的問題。這是我的一些觀察,不知牧師是否同意?如果牧師同意的話,你覺得為什麼看重內在生命的傳統華人教會,反而很容易壓抑、忽略我們真實的情緒和感受呢?
傅:董牧師正好提到這本書的一個重點,就是情緒,而且情緒也是一種指標,即一個屬靈成熟的人,他的情緒也會是成熟的。這也意味著,當你發現自己總是在情緒上卡關,則必須更誠實地面對並更深入地探究。或許我們會說,這是華人教會比較容易面臨的問題,因為我們華人比較要面子等,然而為什麼這本書會出自美國牧師之手呢?所以我覺得這涉及的層面可能不只是種族文化特質,而是我們是不是能夠真誠地面對自己,身為領袖的我們能不能當一個透明、真誠的人。即使在不同的文化與教會裡,也會有高舉得勝、努力等文化。尤其是華人福音派教會總是很努力,覺得要得勝、要有好的見證、好的成績,才能將榮耀歸給主。這些都是好事,但是當你探究自己的內心,你會很清楚在事奉上何時會產生張力、觸發點在哪裡,以至於你需要繼續建造你的內在生命。
董:在我們繼續開始聊這本書的重點之前,我想請問牧師,你覺得為什麼華人的牧者(包括我們自己)普遍在情緒上是比較疏離的,我們通常不太敢很真誠地表露自己。除了個人的原因之外,有什麼文化性的因素嗎?
傅:我所說的不見得能夠代表中華文化,但依我個人淺見,報喜不報憂可能算是比較明顯的中華文化。例如在海外生病了,總是等病好了再跟父母說。而中華文化同時也似乎是個以羞恥感驅動的文化。但這本書的牧師作者提到,能夠勝過自己的某個軟弱,也是一種成功。
董:我很同意牧師所說報喜不報憂的華人文化。當然,報喜不報憂不完全是虛偽,很多時候其實是一種體貼、不希望對方擔心掛念。可是我們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掩蓋了自己真實的情況,久而久之,自己的情緒也無法找到出口,然後也就習慣了這種壓抑。我之前在洛杉磯牧會時也發現很多華人留學生的確如此,與家人聯絡時都是呈現比較光明的一面,自己卻默默地面對辛苦或挫折的時刻。看了心裡面蠻難過的,知道其實大家都好辛苦,可是見面聊天的時候, 卻沒有辦法很誠實地去聊這些辛苦。或者當一個人開始聊了之後,其他人也會覺得不太自在,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或者只會講一些大道理。雖然立意良好,卻不一定能安慰人。
傅:我也觀察到,甚至是華人的基督徒夫妻,大家也是報喜不報憂。其實大家的掙扎都差不多,但就是難以啟齒。所以我自己也要求自己要有所突破,分享自己的軟弱。有時候將男女分組,反而比較容易談。而且一旦突破了,情況反而改善了。
內在生命與外在生活相輔相成
董:那我們現在就來談談這本書的重點,雖然無法詳述,但還是請牧師分享一下,你認為這本書的重點是什麼?以及這本書對你個人的牧養、尤其在帶領團隊上,又帶給你哪些洞見?
傅:如同剛剛提過的,它一開始以情緒做為引言,也就是你的情緒成熟度要和屬靈成熟度成正比。這是值得華人教會深思的議題,例如在領導團隊中,可能存在著棘手但大家卻不願多談的問題(elephant in the room),例如當中的某個人有決定權的人,他的情緒會成為大家的焦點、左右決策。
這本書基本上分成兩方面,第一部分就是內在生命,其重點在於解決你陰暗面的問題。這和許多談論健康教會的書籍看法是吻合的,當我們先把瓶頸、病灶解決了,自然就健康了。內在生命也包括婚姻還有單身關係,而且這是一種展現。不是把事情做好就好了,身為領袖,不論你是單身還是已婚,你的關係也會反映出你的狀態。再者,內在生命也包含一個重要特質:放慢腳步。我們華人教會總是希望能夠為主竭誠地擺上,以至於許多時候落入了快和多的繁忙節奏裡。最後,內在生命也包括操練享受安息。我覺得這也非常貼近華人教會的狀況,畢竟華人教會最常做的就是努力、賺錢,認為必須不斷努力,以後才能享受。上述都是華人教會常見的情況。
除了內在生命,另一方面就是外在生命。外在生命所討論的是領導團隊如何進行規劃、做決定、建立團隊文化。這本書的最後一章:「終結與開始:卸任後我是誰?」非常重要,而且史卡吉羅牧師記錄了他交棒的細節,談到當他卸下主任牧師的職位時,他覺得自己彷彿死了一樣,覺得悲傷。他非常誠實地談論自己,也把卸任處理得很好。如果教會正面臨傳承接棒的時刻,我非常推薦這本書。
董: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觸也很深。特別是史卡吉羅牧師當初交棒給一位四十幾歲的年輕牧師時,他當時其實才六十歲出頭。身邊許多人都勸他不要交棒,認為他還年輕,而且「你一旦傳了,別人就會忘記你了。」史卡吉羅在書中提到,其實不是他交棒之後,人們才忘記他,而是當他開始交棒時,人們就開始忘記他了。但是他能夠如此坦然地面對這種情況,本身就是一個很美的榜樣。
我也想到上個禮拜我在馬來西亞服事的時候,一位衛理公會的會督和我分享,他的一位前輩在擔任會督的時候,每當逢年過節,好多人都會傳「新年快樂」、「新年蒙恩」等訊息給他,光是回覆這些信息,就需要忙一整天。然而他卸任之後的第一年卻發現,他再也沒收到什麼信息和祝賀了。這位會督相當成熟,他轉念一想:「為什麼我一定要等著別人來向我問安呢?也許是時候學習主動向別人問安了。」 所以他就開始主動去關心問候人,包括許多跟他一樣退休或卸任的領袖。他在誠實面對這看似負面的經驗情緒後,把它轉化,並且知道自己不需要透過別人的問安和善意來決定自己的價值。相反地,上帝呼召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是重點。
傅:而且史卡吉羅牧師他把他的交棒過程視為門徒成長的一部分,而非劃下句點,我覺得很棒。一般人有點年紀的時候,常覺得自己似乎什麼都學過、看過了,但他能夠把這個看成一種成長,等於是用年輕的心去面對。
從屬靈低潮中學習聽神的聲音與配偶反饋
董:如同牧師所說,這本書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談到我們的內在生命,第二部分談到外在的行動,包括領導團隊的建造和關係。這的確是我們比較少在內在生命或靈命健康的書籍中看到的,彷彿內在生命應該很個人,例如如何建造個人生命、個人的情緒健康等。然而這本書的寶貴之處在於,它花了很大一部分在談內在生命跟外在生活的關係,以及作者如何將之展現在真實的教會帶領上。由於牧師帶領的教會頗具規模,這當中一定有很多責任和壓力,所以能否也請牧師分享一下,你覺得這本書如何幫助你面對此刻上帝所託付的呼召和責任呢?
傅:其實我們教會當初排定從2021年的九月至2022年六月按進度看完這本書,過程中由我和崔牧師輪流在我們的同工禮拜和執事會中講解分享,也將內容應用在小組裡。就我自己這方面,我自己的確因著這本書而改變,這說起來也是一個神的安排。我在2021年的十一月精疲力竭、幾乎崩潰。當時由於接棒不久,我們教會也正在歷經一些整合,再加上疫情,所以有很多事情要處理。這也正是書中提到的問題:如果我與神之間的關係,趕不上我為神做的事工,生命的裂痕就會出現。於是我馬上很誠實地向同工坦承我的情況,並且立刻請了假。我覺得這是神的旨意,讓我知道自己撐不住這麼大的轉變,以至於我必須停下來,好好面對這個問題,也進而有時間處理書中提到的內在生命狀況。感謝主,我蠻快就走出來了,我的休息其實很短,只有兩週,但我重新校正了我的生命。這過程的首要之務就是安靜,調整自己的心,不去用本能反應面對事情,因為這很容易使我走在神的前面導致出錯。我學習慢下來並深刻地省思自己的陰暗面,思考我的價值究竟建立在哪裡?我為什麼會精疲力竭?我認為事工繁忙是原因之一,但另一個深層的因素可能是我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對我的評價之上。身爲帶領教會的主任牧師,在謙卑聆聽他人的聲音時,多少都會被影響,於是我便利用這段安靜的假期重新校正定位。
另外有一本書對我幫助也很大,是Henri Nouwen所寫的一本靈修書籍名叫《You are the Beloved》。它幫助我的生命重新連結於主的愛,當中的重點在於放慢腳步、與耶穌連結、享受與主聯合、聽主的聲音。聽起來似乎非常簡單,但我從前年十一月的靈命低潮至今,我不禁問我自己是否有成長?我是不是更常深思與反省?腳步放慢、不急於反應?我有沒有持守安息呢?例如週一雖然是教牧同工的假日,但常常卻是在家裡做著教會的事情。過去我只是鼓勵同工要安息,但沒有明文規定,在我經歷屬靈低潮後,我就直接在同工會上宣布週一要持守安息日,並且教他們要如何去保護這一天,同時要他們在評估報告中明確寫出自己如何將週一分別為聖。不僅是教會同工,我也需要跟執事們溝通這個觀念。
另外我也把書中的一些觀念應用在我與師母的溝通上,所以我們也因此連結得更好。其實就是把我自己的情況和問題跟她分享,並且傾聽她的反饋。根據這本書的內容,如果我們在領導過程中,自己情緒出現一些瓶頸,這也會對身旁的人產生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我們的配偶。若我們兩人的關係不好,其實也很難服事。在我暫停服事的那段期間,我不但面對我與神的關係,也和師母談了很多。我覺得我們真的要多聽妻子的話,因為她們常常看得非常清楚,而她也給我時間、接納我、陪伴我、忍耐我,以至於我們能夠重新起步。在教會的領導階層中,也需要這樣的暫停和更新,至於怎麼樣繼續往前走呢?在神面前充足的禱告、安靜、將時間分別為聖、深思,再計畫與執行,是這本書給我的提醒。
董:關於看重師母反饋的部分,我記得我有一個好朋友,某次語重心長給我一個建議,他說:「家驊,你需要了解你的太太怎麼看你的事奉,問你的太太是否欣賞你在做的事情。」他說這點很重要。我覺得我這個朋友很有智慧,因為許多時候我們所做的事情,大家看到的是呈現出的成果,例如這個事工有沒有做好、那個會議有沒有辦好、人事問題有沒有搞定等。但太太在旁邊可能是看得最清楚的那個人,而我這個朋友強調的是太太有沒有「欣賞」你在做的事情,也就是不只是我們所做的事情內容,其實也包含我們做事情的方式。然而我們很容易把焦點都放在前者,一心想要搞定事情,但我們做事的方式、對待他人、自己或家人的方式,可能並不是合神心意的。
另外,我覺得這本書帶給我的另一個幫助是,它不斷地強調我們需要重新定義什麼是成功。現在的我們常常把成功定義為更大、更好,例如公司要變更大、事工要變更好、更有品質、人要變更多、預算要變更高,這才是成功。然而這本書不斷提醒我們,成功的定義不是這些,而是我們是否以上帝的心意來定義成功、將之視為成功的標準。
再者,即便這本書是那麼好,對我們幫助甚大,然而個人的改變是一回事,要帶動整個群體組織的文化改變,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推動組織改變的過程其實很辛苦,如果整個群體對成功的理解能夠有不同的體會,同時對自己過去與此刻的陰暗面有更多理解並願意面對,也許我們也會更願意、更容易往下一步前進。
領導與禱告團隊相輔相成
董:最後我也想請教牧師,不知有沒有什麼想要補充或分享的部分?
傅:我要補充一下關於夫妻關係的部分。有時候自己的負面情緒,不一定會在會議裡發作,因為你可以總是可以保持專業。但是真正看到自己情緒的,其實是配偶。最後也想與大家一起勉勵,要和一起事奉的同工彼此鼓勵,也彼此分享自己在婚姻中看到什麼?或者自己配偶的反應是什麼?對方開不開心?為什麼不開心?婚姻亮了哪些紅燈?
另一方面,我個人的做法是,除了自己的同工,如教牧同工、執事或長老外,我也在教會中培養了一群禱告者,這股力量是文化更新的重要部分。所以等於教會中具有核心影響力的一群人,也有另一個禱告團隊。例如在我負責的粵語部門裡,我就強力推動禱告會、禱告團隊、禱告更新,營造禱告文化。一方面是領導,一方面是禱告更新。我不斷在兩者之中強調同樣的觀念,再讓他們加以發揚光大,讓更多人知道。這是需要時間的,但我對華人教會很有負擔,當初所受的呼召也是為此,所以因著我對這個教會的愛、對基督身體的負擔,這是我願意擺上的,也希望大家都能為此禱告。
董:謝謝傅牧師。我們這一集播出的時候,可能已經是2023年的四月或五月了,但是在我們錄製此集的二月,在美國阿斯伯里(Asbury)的校園裡,有一波上帝很特別的工作,我覺得這對我們也是很深的提醒,讓我們看到在教會歷史中,這些更新往往都是從禱告開始的。真心盼望華人教會中,上帝也能在我們當中帶領一波波更新的作為,使我們被祂的同在、祂的話語和祂的宣教使命深深地吸引。
相關資源:
- 《領袖真性情:由心而發的八個領導智慧》(Emotionally Healthy Leaders),Peter Scazzero
- 《培養高EQ的靈命:在你生命中引爆一場革命》(Emotionally Healthy Spirituality),Peter Scazzero
- 《You are the Beloved》,Henri Nouwen
文字記錄:秦蘊璞姐妹
文字編輯:呂昀嬪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