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

散聚宣教是針對移居他國的移民群體進行宣教活動,這些群體常因政治、經濟或戰爭等原因離開本國,在新國家定居,帶來文化挑戰和福音機會。本文探討香港移民加拿大和英國的現況、對當地華人社區和教會的影響、及其在普世宣教上的意義,通過對比兩地移民情況,提供教會和宣教機構可參考的資訊和策略。
過去幾年,全球極端氣候頻頻出現,氣候與生態危機已不再是理論,而是我們真實在經歷的現況。關懷上帝所創造的地球,也是教會所領受的整全使命之一!本集邀請到長期在基督教生態保育組織「磐石加拿大」(A Rocha Canada)及「磐石國際」(A Rocha International) 服事的趙汝圖傳道,來談一談關懷生態與作主門徒之間的關聯,以及作為基督的門徒,如何在生活和教會中具體實踐生態關顧。
世界各地華人教會的歷史長短不一,但現今在這些西方國家的華人教會所面臨的一個大哉問是:面對說英文、西語、義語、法語......等等的下一代,華人教會到底該如何理解和看待「華人」這文化、語言和身分的根?本集我們邀請到出身於香港,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黃志文牧師,分享身為雙重文化身分的祝福與掙扎,並從一個「接棒者」的角度,來反思華人教會的「傳承」。
現代強調創新,但我們卻常忽略了所有的創新都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建立在前人的努力上!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並建立了教會,肯定了人類歷史的意義;如今教會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面對未來,我們非常需要在回顧過往中前瞻未來,在傳統的基礎上持續創新前行!本集我們邀請到在溫哥華牧養教會,長年投入「口述歷史」研究的謝大立牧師,來和我們分享什麼是口述歷史,口述歷史對跨代同行,以及對今日教會踐行宣教的意義。
基督信仰的根基,一開始是看重內在生命。個人有成長、群體也成長,事工就增加成熟。在這種成長中,牧者領袖反而開始承擔了多重的壓力,要保持個人內在生命的平靜安穩,就成了一種挑戰。本集訪問到加拿大城北華基傅再恩牧師,他從自身的壓力出發,分享他和教會領袖同工如何回到真正有深度的屬靈生命操練中。
基督教神學傳統中有兩本非常重要的書。一是聖經,二是自然之書。不但在神的話語(文本中)認識神,也要人透過上帝所造的萬物「自然之書」來認識神。今天為大家訪問物理系的王道維老師,在他的分享中不僅從自然與物理現象來思考信仰,也談從「有用」、「無用」論中體驗上帝的恩典論。
多元文化是祝福也是張力,教會應當如何面對?分堂聚會怎樣建立家庭式的歸屬感?近年的香港移民潮對加拿大本土教會有何影響?1.5代如何牧養?如何促進兩代之間的溝通?神學教育和實際牧會有怎樣的關聯? 王理智牧師的分享展現了在複雜多變的時代中不停止對話的精神和多元文化中福音無限的可翻譯性。不是為了對話而對話,而是為了愛彼此。一起來聽聽王牧師從70年代留學加拿大,經歷排華,到牧養多元文化神學生和教會的故事吧!
你一定聽過諸子百家有位墨子,但除了「兼愛」、「非攻」你還了解更多嗎?墨家學說和基督信仰竟有諸多相似之處?中國傳統和基督文化有對談的可能嗎?神學研究的價值為何?是形而上的神學「無用」,還是華人文化崇尚的「實用主義」的侷限?漢語神學建構重要嗎?未來又何去何從?本集加拿大維真神學院在讀生吳書翔弟兄將基於他的研究帶我們一一探索這些話題!
王健安博士長年致力於研究領導力和兩代議題。其研究不僅是對加拿大教會現狀特性的觀察,許多洞見更揭示了值得全球華人教會關注的共性。如何以聆聽、了解、接納、尊重、鼓勵、陪伴來創造安全的對話空間?上下兩代亦師亦友,從上承傳寶貴屬靈財富,對下成全多元宣教模式,同心同行,共繼召命。來聽聽王博士怎麼說吧!
宣教士是種職業嗎?宣教只是靠1%的人衝鋒陷陣?吳牧師說門訓是帶出靈性、情緒、關係和使命的全人重塑,最終走向宣教。他的「門訓之旅」是帶著由廚師、魔術師、殯儀師等組成的短宣「師隊」,讓各人從自己專業獨特的角度與人連接,多元合一,全民皆兵,見證福音。一切職場皆禾場!來聽聽年近古稀宣教熱情卻絲毫不減的吳牧師分享他的經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