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

職場事工作為近二十年華人教會所關注的重要課題,探討在職場的信徒如何實踐大使命,已成為福音派教會發展的關鍵議題。本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華人教會牧者對職場事工的認知現狀,識別他們在牧養職場信徒時面臨的核心挑戰,並基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四地福音派基督教的實踐經驗,為教會和牧者提供突破障礙的具體策略。這項收集的最終目標是了解華人牧者對職場的認知,並嘗試提供回應如何推行職場事工。
使用社交媒體已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網路世界的影響力遠遠大於我們的想像。作為教會的領袖要學習共感理解新一代的想法,帶領他們不管在什麼處境皆活出基督的樣式。本文會從兩個導向看牧者與信徒在網絡社會中該如何實踐基督信仰、踐行大使命,以及分享一些有關科技更新迎來的挑戰與應對。
雲端教會、社群媒體、線上聚會……我們被這些詞彙四⾯環繞。許多教會希望成為善於經營網路媒介的教會,但苦於資源有限、缺乏⼈才,⽽停滯不前。事實真是如此嗎?還是教會本⾝對世界媒介⽣態圈有著強烈的批判性,不願意同流合污?不論教會是否認同網路媒介,會眾已經在世界媒介⽣態圈中⼯作、⽣活,教會無法迴避⾃⾝與世界媒介⽣態圈的互動,必須順應時代轉變,發展出適合的利⽤之道。放下對媒介⽣態圈的評斷,聆聽神對這個世代的呼喚,將神的⼼意⽤現代語⾔傳遞給媒介⽣態圈中的⼈們。
文字事工是個重要但常常不容易被關注的事奉,但回顧過去一百年華人教會的歷史,就會意識到文字事工在華人教會的發展中,一直是扮演重要且關鍵的角色。這集邀請到校園出版社的總編輯應仁祥弟兄,來和我們聊聊校園出版社現在的出版方向,過去十年又做了哪些調整,對於未來有何想像和規劃,以及背後反映出華人教會整體的狀態又是如何。
過去十幾年,世界許多地區都有所謂的健身風潮,健身也在不同的年齡層中盛行起來,這集邀請到熱愛健身並在牧養教會的過程中,開始把健身與牧養的呼召結合起來,且於幾年前開始Petra Training健身房教練的陳培倫牧師,來和我們聊聊健身與基督信仰之間的關係、建立教會與經營健身房之間的異同與困難,以及他探索如何把熱情與呼召連接起來的過程與反思。
香港浸會大學郭偉聯教授他研究和實踐如何在一個對立撕裂的社會當中栽種和平,而他另一個研究項目則是研究華福運動過去四十八年的歷史,在這過程當中有何發現。這集他將和我們分享他的研究:栽種和平與華福運動這兩個主題的心得,以及這對今日教會的意義。
過去十年我在準備講道的時候都會使用Logos這款聖經軟體,這套軟體幫助我在獲取各種聖經資訊上提升了速度的方便度,然而當兩年前AI技術的引用,全面衝擊人類社會各個層面時,也讓我開始反思:一味地追求更快速更大量的資訊,甚至讓AI輔助取得這些資訊,到底是祝福還是咒詛。這集邀請到在Logos中文產品聖經軟體的主任高亞雯姐妹,來談談數位科技如何幫助我們認識上帝的話語,同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集警惕之處。
現今,許多學者認為我們正邁入另一場重大轉變中。因著網路無處不在、感測器體積縮小、性能更強而成本卻更低,加上人工智能和機械學習的高速發展,這對今日教會的意義是什麼呢?這集,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在台灣政治大學教書、研究心理幸福感、傳播科技及元宇宙等領域的年輕女學者林日璇老師。她將與我們分享當代科技的發展,對教會在數位時代的門徒訓練的重要影響。
想像一下,若上帝帶領你在一個地方植堂、建立教會,你會怎麼做?又會如何思考這間新堂會存在的意義?這集很開心邀請到馬來西亞的劉育仁牧師,他在馬來半島南端、距離新加坡只有一橋之隔的城市——新山(Johor Bahru)建立「綠洲」這個群體,他的許多做法顛覆傳統對植堂的想像,非常有創意和啟發性。我們將一起聊聊,他建立「綠洲」這群體所試圖要回應以及背後的理念是什麼?並談談教會如何持續的心意更新而變化,服事上帝把我們安置在的處境和時代。
2022年推出的ChatGPT讓全球都開始關注人工智能的發展,並探討背後帶來的挑戰。除了人工智能,另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也正全面影響我們的生活,那就是生物科技的進展。今天我們邀請到在美國長期行醫,同時研讀生物倫理的陳振威醫師,來和我們聊聊當前生物科技的發展會帶來怎樣的挑戰並探索基督徒在今天這個時代到底該如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