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近年極端氣候的出現,世界各地洪災、熱浪、野火的災情頻傳,因著人類對生態的破壞而造成的氣候變遷,似乎已不是一個學術上的假說,而是成了我們正在經歷的事實。本集邀請在馬來西亞長期投入研究生態神學的江得順牧師,請他帶領我們重新反省創造與終末的意義,並一起探討,從基督信仰的角度,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生態危機,以及這對今日基督門徒培育的意義為何?
青少年流失是全球華人教會所面對的共同挑戰,在美國亦然。跨代的差異、言語的隔閡、世界觀猛烈的衝擊,新一代的孩子活在資訊爆炸的世代,後現代思潮讓各種各樣的事情看來似是而非、尖銳的社會議題讓許多家庭關係撕裂。漸漸,兒女的心仿佛轉向了世界。 作為第一代移民的鄭立新牧師擁有20年牧養美國第二代年青人的經驗,他深深體會到:「如果我們不把精力放在下一代,我們便會完全失去他了。」世界觀如同暴風一樣猛烈的把新一代從真理中拔起,這一集,鄭牧師將與我們從「面對世界觀」的角度出發,談談信仰與真理如何主動出擊,迎戰世界尖銳的提問。而面對這些衝擊,在家教育又是否一個出路?家庭、教會、教育,如何能一同造就信仰的傳承?我們來謙卑聆聽。
全世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總數已達6億,有60多個國家的老年人口達到或超過人口總數的10%。看到澳洲墨爾本有許多年老的華人移民,過著與社會隔絕、無奈、孤寂的晚年。有人戲稱這群華人長者為「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為了把「灰色的莊稼轉為銀色收割的力量」,我們創辦了......
進入21世紀,我們面對世界的需要和挑戰較過去的世代都要鉅大及嚴峻;縱使我們有極度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卻不能保證我們的安全。我們無力抵抗大自然的災難,人禍發生前也不會預先給我們警告。我們期望一個健全的家庭及祥和的社會,在已然破碎的家庭和失控的社會中,問題卻層出不窮......
甚麼原因促使我們離開住了十九年的美國,前往亞洲重踏宣教之路呢?當時俊明是差會副總主任,專職工場督導,因此必須經常到宣教工場探訪宣教士及參與一些事奉。俊明越參與其中,對工場的呼聲就越嚮往,覺得宣教工場的事奉比後防更具挑戰性及逼切感。在其中一次行程中......
宣教令大部份基督徒卻步,因為他們有不少錯誤的觀念,以為這是年輕人的責任,是那些有特別恩賜傳福音、領人歸主,或有神學訓練的人才能參與宣教。然而《聖經》清楚告訴我們:宣教是每個屬神兒女的責任。無論你是甚麼年齡或背景,當你有了被耶穌基督改變的新生命,就應有這使命在你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