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7 訪談吳克定牧師: 全人整合——門訓與宣教的關聯
嘉賓:吳克定牧師(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榮譽顧問牧師)
主持:董家驊牧師
董:今天訪談的是加拿大的吳克定牧師,他是一位在牧養、神學教育、和宣教差傳上都身體力行的牧者,在教會主要服事交棒後,仍舊以不同的方式,委身在跨文化宣教工作當中。吳牧師今天將和我們分享他的生命故事,以及不同神學傳統的教會、不同特色的世代,如何能夠合一,共同回應上帝的使命。
從醫療到宣教,福音是全人的救贖
董:請吳牧師分享一下,從年輕到現在的服事旅程。
吳:我服事特別重視門訓和宣教。起初是從醫療短宣開始的,醫療這方面對我影響很深,可能也是因為我以前是醫生的緣故;後來,逐漸形成我對福音的認識及傳福音的模式,是全人的(wholistic)身心靈關懷。當我接任多倫多華基主任牧師後,決定再去 Fuller 神學院讀教牧學博士,老師們在幾方面影響了我,其中一個是「spiritual formation」,我學習要多一點退修、靜修,常常去參加silent retreat(避靜退修會)。另外是門徒訓練(discipleship)。我曾經三次參與蓋新堂,學生時代華基蓋第一個堂會,我以義工的身份參與;我接任期間有兩次的建堂,第一次是傳統建堂,有會堂、教室、主日學那類,2001 年搬進去;第二次是 10 年前,上帝奇妙的引導,讓我知道不是要蓋一個更大的禮拜堂,而是一個社區中心,現在在多倫多叫作「105 Gibson Center」,上帝給我很強烈的感動,要做全人福音,並且跟宣教結合。一方面我們應該承擔遠方海外的宣教,並常常參與,我自己也有去;另一方面,全世界的大城市,都有很多不同的移民、族裔,多倫多也不例外,有超過 150 個族群,我希望有一個平衡:國際性(global)和本地的(local)應該要混合,變成「glocal),而且教育年輕一代時更應該用這個模式。這大概就是我服事的演變過程。
董:我覺得很特別的是,從醫生跨到宣教,所以不只看到人內在靈裡的需要,也會看到其實福音是關乎全人的;不只是一種思想上的改變,或心靈上的安慰,更是全人經歷上帝的救贖。
每個基督徒都該蒙召:在所行的事上也參與在宣教使命中
吳:但話說回來,無論是佈道會、培靈會,我講信息呼召時,是不隨便叫別人改行的,我會說:「你若是醫生、律師⋯⋯,除非你清楚上帝的呼召,否則你留在醫生崗位上做一個好的基督徒醫生,也是很重要的。」行行出狀元,不要以為改行獻身、全職就特別的屬靈崇高,那是不一定的;每個人都能在職場事奉見證主,也是非常的重要。
董:吳牧師特別提出這一點,你會在講道的時候鼓勵大家,除非上帝清楚的帶領,不然還是應繼續待在上帝把我們放在的領域裡,來見證福音,是有注意或觀察到什麼現象?或是一些反省嗎?
吳:我覺得連帶的問題是,很多的基督徒習慣躲在自己或教會的小圈子裡,很少認識或影響這個社會、作光作鹽,不夠重視職場的事奉神學和見證。我們當然應該要鼓勵人獻身作牧師和傳道人,收主的莊稼,但其實所有的基督徒都應該蒙召,因為上帝給每個人都有一個呼召。
董:我也有一個很深的感觸,我們如何能夠兼顧這兩者?過去我們常聽到愛主的最終極表現,是拋下你正在做的一切事情,去讀神學院,當傳道人、牧師、宣教士,我們也看到很多人有很美的典範,而許多時候上帝也使用牧者、宣教士,把福音帶到不同的地方;但是一味地只強調這個方向,而沒有強調另一個方向,就給人一種感覺,好像只有1%當傳道人、宣教士的基督徒,需要負起回應宣教的使命;99%的就只要禱告、奉獻和支持就行,好像只做這些事就已經是參與大使命了。然而上帝其實按著職業使用了許多的人,像是舊約聖經裡的典範:尼希米是王宮裡的酒政,約瑟是埃及法老的宰相,上帝都是按職業使用他們以及他們的工作,甚至透過他們的工作,帶來上帝救恩的心意。每一個耶穌基督的門徒,其實都是被呼召來跟隨耶穌,耶穌就是道成肉身宣教的上帝,若每一個人都認真看待自己是「耶穌基督的門徒」這身份的話,我們不可能把這身份切割成:有一些人是要服事上帝的基督徒,而有一些人是坐在台下的基督徒。這個觀念的扭轉,其實就帶到吳牧師剛剛所講的:上帝的確仍舊呼召一些人做牧者、宣教士,我們需要繼續鼓勵弟兄姊妹去認真地尋求上帝的心意;然而沒有這樣帶領的基督徒,不代表我們就只是坐在台下聽道、十一奉獻就好,我們更該在所行的事上,也參與在上帝的宣教使命當中。
吳:我很認同你剛剛的講法和分析。另外,華人教會階級的觀念非常重,西方的教會無論有按立或沒按立,都叫 Pastor xxx 或只按著名字稱呼,很親切,但是在華人教會按立就是牧師,沒按立是傳道,還有人誤會傳道是牧師的書僮,而且假如出去宣教,宣教士又高一等,因為犧牲更大,甚至在神學院裡面教書的教授又高一等,其實是有很多錯誤、扭曲的神學在裡面。
從門徒訓練到宣教,向上、向內、向外的整全發展
董:牧師剛才提到,在加拿大你們不只參與海外的跨文化宣教,也在本地做本地的跨文化宣教。你強調其實上帝已經把萬族萬民帶到我們的家門口,如果我們只做海外的宣教,但對於來到家門口的人卻無動於衷,好像怪怪的;可是,可能也有另一個聲音說:「我們這樣是不是就放棄了傳統的宣教-—差派宣教士到海外?當我們強調本地的宣教時,會不會淡化了要差派人到未得之民、未及之民那邊,並把福音帶過去?」這兩者之間,從牧師的經驗該如何平衡呢?我相信這不是需要二選一的,但實際在做的時候,動員上以及資源分配上的考量,好像很多時候,變成是一種拉扯。從牧師的經驗,有沒有什麼建議?對於全球的華人教會,我們又該怎麼樣去看待這樣的事情?
吳:既然你提到平衡,我很喜歡 John Stott(斯托得牧師)的神學,他非常的平衡,很多他的著作裡面,講的觀念甚至教義,都是「both ends」兩者兼顧,不應該變成兩極化。上帝讓我們看見一幅圖畫:海外的跟本地城市的宣教,兩樣都重要。我發覺越念神學、越事奉神,就越發現需要好好學習這平衡的巧妙。你曾經跟我講過,本來門訓一直下去應該就是宣教,但很多教會卻注重門徒訓練,卻不注重宣教,為什麼有這種落差?華人教會過往一般培靈的做法,比如開培靈會或請一位講員來,都非常注重個人的方面;當然每一個人都是從自身開始,慢慢地延伸出去,但是太過注重個人,只強調靈性-—讀經、禱告、個人修性,不夠群體,更沒有社會關懷。A. W. Tozer(陶恕博士)以前也是加拿大一個宣道會的牧師,他曾經講一些非常震撼我們的思想的話:「Prayer will become effective when we stop using it as a substitute for obedience.」禱告,除非你開始遵行,否則如果只是一個藉口、一個代替品,反而沒用。就像我們常常禱告要復興,復興總沒有來到,我們繼續強調要更多的禱告,我同意我們當然需要更多的禱告,但其實上帝已經啟發你該怎麼去做,知道什麼是對或錯,你卻還不去做。就很像火車的兩條軌道,一條是啟示(revelation),一條是遵行(obedience);當上帝已經有很多的光照、啟示時,我們還不遵行,那就是沒有信的亮光,變成一個死胡同了。我們整天提倡要更多的禱告,但原來那些禱告都可以成為一個藉口,所以有時候就需要「Nike——『 just do it』」。
另外,這個「門訓去到宣教」的法則也不夠重整。我們華人的民族性,以及性格的內涵,在情緒健康的方面非常弱,有很多的假裝、戴面具。我做博士論文時,我的題目是 Leadership Formation Through Spiritual Formation(領袖的發展從靈命塑造開始)。我先從 spiritual formation 開始,是你與神之間的關係;第二是 emotional formation,我們裡面內部情緒的重整,有很多包袱需要重整;再來是 relational(與人之間的關係),團隊的精神如果沒有培養,難怪做不到宣教,因為到工場還是跟人吵架;最後才是 missional。我按照「spiritual、emotional、relational、missional」這四塊,看了很多書去發展,其實聖經也是這樣教導我們。舉例來說,以賽亞書第 6 章說:「主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以賽亞先知首先第一步是「向上望」(upward gaze),看見主耶和華高高在上,祂的衣裳垂下在聖殿的寶座上;當他看見上帝的聖潔後,就看見自己裡面的骯髒、污穢、不配(inward gaze),他就說:「禍災,我有禍了。」他之前第 1 章到第 5 章都講禍災別人,公義、正義感很強,指出別人的罪;直到第 6 章看到自己的罪後,有火炭從祭壇那裡過來,沾他的嘴唇,他就潔淨了,這樣才能變成向外看(outward gaze),當主說:「我可以差遣誰?」「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他就願意出去了。很多書都有這樣的三部曲詮釋;Richard Foster(傅士德)的《屬靈生命禮讚》也提到:upward、outward、inward、disciplines。華人有時候常常走捷徑,或者不敢碰情緒那一塊。感謝主我後來看比較多書,也處理自己內心的包袱,慢慢得到重整和醫治,才越來越可以整全。
董:牧師剛剛在講時,我非常有感觸,因為我到Fuller神學院讀道學碩士時,第一門課的老師是David Augsburger,他帶我們回顧自己的生命。我在寫那門課的報告時,就好像在進行一個手術,我訪談我的爸爸媽媽後,才知道好多我們家族的歷史,是我過去不知道的,我也逐漸明白為什麼我爸爸媽媽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有好的也有負面的,這些如何影響到我,以及我過去可能受了傷,但我根本不覺得那是傷,因為我已經幫我爸爸媽媽解釋了、想好各樣的藉口;但是當我能夠誠實的面對自己家族裡面有好的、美善的,但也有受傷的地方時,就開啟了醫治的過程。剛剛牧師講到「emotional formation」,好像在華人教會當中,我們是「家醜不外揚」,自己都不太敢去看自己的家醜,連在家裡面提起都是一個禁忌;如果在家裡面都是一個禁忌,那更是沒有人可以陪我們走出來,於是我們只能自己走,可是自己走有時候真的缺少勇氣,或是缺乏從別人而來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我們似乎強調很多spiritual formation,一直讀經禱告,可是卻沒有觸摸到一個人內心真正的狀態。
吳:剛才說到門訓和宣教的落差,我覺得我們查經的方法和技巧也要進步,尤其大學生查經班出來的都很注重歸納研經法:觀察(observation)、解釋(interpretation)、應用(application),但其實這個比較適合理科出身的人。後期我去學 Lectio Divina(導讀法/神聖閱讀),這個就需要想像力,以及跟神的關係比較親密,那一類是右腦/左手的人。大部分的人是左腦/右手的,比較缺乏藝術細胞;我覺得理性分析和藝術都同樣需要跟平衡,整個結合起來,比較 wholistic 一點,不會排斥也不會兩極化。這個對從門徒訓練再去到宣教,會有更健康的發展。
生命影響生命的宣教動員
董:可以請牧師多談談是如何從emotional、relational走到missional?
吳:首先自己要做一個比較真的人。當你處理過自己內心的包袱,得到主耶穌的醫治後,就不害怕活出真我,能夠透明一點、脆弱一點;因為主耶穌也這樣,祂是神的兒子,但在客西馬尼園真實地顯露出祂的掙扎及人性。我們應該要從主任牧師開始作模範;我注重門徒訓練之後,就認識 Edmund Chan(曾金發牧師),當年我介紹他來多倫多在我們華基分享,後來也祝福其他的教會,頭幾屆的 IDMC(Intentional Disciple Making Conference)都在華基舉行,開放給全加拿大的教會。從主任牧師到所有的領袖,無論是牧師、傳道、執事,每逢禮拜六,我就邀他們七點半來,先吃早餐,之後就交通、分享,最後是領袖的禱告會,每個禮拜都舉行一次,每次一個半小時。我們會一起看書、聽道、或者我會分享,總之是促進團隊之間彼此的信任,願意多講自己的掙扎,與主同行當中的喜與樂,或者是困難,大家都願意這樣做。我去短宣隊的時候,也常常帶一些執事去,後來差不多70%-80% 的執事都與我去過短宣,情形就改變了;以前假如我在教會要提議支持哪一個宣教工場、哪一位宣教士,起初很辛苦,但是後來我不用講,他們自己會出聲提議,因為他們也去過工場,看過到處的需要、別人的困苦,所以還是要從人開始,生命影響生命,而且我出去短宣時,是很刻意做門徒訓練的。
我很喜歡去短宣,因為這就是門訓之旅,就算短短兩、三個禮拜都好,在路上彼此照顧、同心合作,甚至吵架打架,就是主耶穌在路上帶著門徒也會發生問題的。有一次我去巴拿馬,帶一個「師隊」,就是每一個人都是「某某師」,就像剛才我們講到的職場事奉,人人都有貢獻,我自己是牧師也曾經是醫師,我有另外帶兩位醫師,一位是西醫,一位是中醫可以做針灸;我也有帶教會的工程師、會計師,有一些人本身是老師,去到那裡教小孩做手工;也有廚師,當地的一些餐館,我們進不到廚房跟他們談福音,但因為那位廚師有共同語言,他跟他們一聊就很開心,就連當地的廚師一直在炒菜也不厭其煩地跟他聊;還有一個理髮師去做義剪,免費替人剪頭髮,而且他不單在佈道會替當地的人剪頭髮,他還有找一兩個有潛質的,教他們怎麼來理髮;門徒訓練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教聖經,也可以透過其他東西。另有一個人是魔術師,他學過福音魔術,我的講道裡假設有三大點,到第二點時我就停一停,請他表演一個可以跟我的講道吻合的魔術:譬如一杯水是血紅色的,他加一點東西去漂白,就講到耶穌洗盡我們的罪。最好笑的有殯儀師,在殯儀館裡打工的,他出來分享的見證,就講到死亡是我們不能避免的,我們要怎樣先來面對處理,才可以幫助家人不會太過哀傷,就這樣點點滴滴的把福音放進去。那一次真的精彩。
董:其實透過短宣的過程,也是在做門徒訓練,但這種門徒訓練並不是躲在教會的牆壁內,像扮家家酒只做我們自己的,而是帶他們出去到宣教工場,看到原來可以從他們的專業來切入見證福音,帶來宣教的向度。是透過一件事把很多都結合在一起。
吳:還沒有出發前,我要他們每一個人找10個禱告勇士,因為即使在出發那一天的崇拜舉行了差遣禮,全教會為我們禱告,但很快過幾天大家就淡忘了;但他們各自找的10個禱告勇士會很認真,我們一隊若有10個人,就變成有100個人真正為我們禱告,天天為我們禱告。我們在路上會寄電子郵件、照片給他們,他們就繼續為我們禱告。短宣每天都有集體的靈修、唱詩才出發,事前我已經準備了很好的靈修材料,都是與宣教有關的,並將材料印出來給他們。頭一兩天可能我帶,因為要給他們示範,到第三天就輪到他們了,每一個人都要輪流帶,本來不會查經的都變成會帶查經。團隊分工很明顯,根據每一個人的專長,我都清楚地給他們一些責任,像是有負責做飯、管理、交通、負責錢的等等。此外,每個人都要先交三份見證給我,第一份是信主悔改的見證,第二個是上帝曾經垂聽禱告的見證,第三是靈命復興的見證:每一個人都曾經有低谷,當你已經很多埋怨,不願意回教會時,但是上帝還是給你靈命復興⋯⋯。三個見證都事前寫好交給我,我會將那些不太關聯的修改掉,只保留能在5-7 分鐘內講完的重點,並在每一個見證、故事裡加進一、兩節合適的聖經經文,因為我們不是要誇耀自己,所以最後要分享神的話語,並強調主耶穌基督。我不會事先告訴他們見證什麼時候用,他們需要隨時準備好;起初大家很緊張,每個人都說:「你先,你先。」然而,我在某天的講道會臨時點名,請某弟兄分享,雖然他們都很害怕,但是講完後,台下人的反應會讓他開心、有成就感,覺得原來可以這樣跟吳牧師搭配。還有briefing and debriefing,每一天有什麼精彩的,上帝怎麼樣感動你,就記錄下來。回程坐飛機時,我一定讓他們先寫稿,這樣回來就能在教會和團契跟別人分享。我們的團隊就是這樣事奉、彼此配搭,所以大部分都很開心,大家很喜歡與我一起去宣教。
董:聽起來,這整個短宣的過程,不只是去一趟,更是在去之前的預備,包括回顧上帝在我們生命當中的作為。到了當地,一方面把我們的專業跟上帝呼召我們做的宣教工作結合,另一方面也是隨時準備好我們預備的見證,並且分享出去;到了結束的時候,也需要回顧這段旅程,並在回到自己的堂會後,繼續傳遞、分享負擔,如此,不只是參與短宣的人領受了美好的經驗,也讓這樣的經歷、感動,能繼續地傳播出去。短宣不只是一個事工,更是把很多東西結合在一起的信仰實踐。
三一上帝與教會合一
董:剛剛牧師也提到其實每個人有很多不同的恩賜,各有所長;一個團隊尚且如此,上帝的普世教會更是豐富多元的。然而,今天我們常常看到上帝教會的多元,很多時候反而變成紛爭的來源。有些教會可能在聖靈恩賜的實踐與表達方式,跟另外一些教會不太一樣,很多時候大家會彼此貼標籤,或者覺得是對方走偏,只有我們才是最合神心意的教會。華福運動,是回到2000年前大公教會傳統中的福音主義,我們的中心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但在認同同樣信仰核心的基礎上,其實還是非常多元,比如我們如何看待宣教、社會關懷是否重要、對講台的看重、講道的方式、以及如何在聖靈恩賜中彼此服事⋯⋯等。面對多元的教會,應如何保守合而為一的心?請吳牧師談談從三位一體、三一神的教義,如何能幫助我們看到教會裡的多元和合一?
吳:這個話題很重要,我想先分享三個「P」的概念,再帶到三位一體。傳福音是三個「P」的相互交疊:第一個「P」是「Proclamation——宣講」,要講出來,人才會知道。最具代表性的Billy Graham(葛培理佈道家)就曾到處開大型的佈道會,對成千上萬的人宣講福音。第二個「P」是「Presence——同在」,最好的代表是Mother Teresa(德蕾莎修女),是一個天主教修女,她到印度的Calcutta街頭時,看見一些骯髒被別人遺棄的乞丐,躺在路邊,她就將他們抱回去,替他們洗乾淨,如果有胃口,就餵他們吃一點東西。她不用講太多話,甚至完全不講,只是與人同在,若真的要講,只要簡單的說:「耶穌愛你。」就夠了;因為當人受苦時,太多話根本是嘮叨,就好像約伯受苦時,他的三個朋友就太多話。第三個「P」是「Power——靈恩」,「Power Evangelism」(權能佈道)其實還是需要的,就像以利亞在山上,一個人頂住450 個巴力的先知,跟屬靈的惡魔對抗;又好比靈恩的弟兄姊妹比較有這種勇氣跟膽量,去到妓院、黑社會、或吸毒的人群裡,搶救那些靈魂。三個「P」都重要,需要彼此搭配,沒有一個人有所有的恩賜。
有一次參加華福大會的座談會,戴繼宗牧師和王美鍾牧師在對談中,有一些話很有意思,他們說:「福音派跟靈恩派常常打架鬥爭,上帝是光,福音派喜歡強調查經、讀經、聽道要有從神來的亮光;但是太陽也會發出熱,聖靈是熱,給予我們溫暖,兩者同樣重要,為什麼還要打架呢?」我越來越覺得三位一體的真理很重要;無論是大公教會還是地方堂會,雖然口說相信三位一體,使徒信經裡也有提到,但在實踐方面卻不夠,我們有正統信仰觀念(orthodoxy),可是正確行為(orthopraxy)不夠。強調聖父的教會,比較注重人權、正義、和環保,因為這是天父世界,他們喜歡講四海之內皆兄弟,卻容易偏向自由主義神學。福音派很注重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救主,強調十字架、耶穌的寶血、神無條件的赦免、傳福音,以及傳福音一定要有呼召;他們喜歡講恩典,但沒有真的活出恩典;開佈道會,佈道會有呼召,台前決志,但是越來越少人台前決志,佈道會變成只是對基督徒的講道,因為他們對社會漠不關心,只是要正確的信仰,卻缺少正確的生活表現。靈恩派注重靈恩,注重聖靈就很活躍,他們敬拜舉手,非常飢渴,也注重超自然的神蹟奇事、講方言,還會偏向成功神學——因為他們的聖靈太偉大、太有能力,什麼都得勝,只有成功不會失敗。其實三樣都對,為什麼要分隔呢?假如每一間教會,不管宗派、背景、歷史,都注重三位一體的真神,每一個範疇都強調三位一體很重要,在聚會、敬拜、講道、團契、門徒訓練和宣教裡表達出來,而不是單用口講,就自然多元卻合一,因為聖父、聖子、聖靈每一位也有不同,但在不同當中又彼此欣賞、彼此合作,一起演出這個救贖的大計畫,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在教會生活中實踐出來,只可惜當我們不願意的話,就會失去平衡和風采。
退休後的使命人生——培育傳承,活出福音
董:今天聊到很多,好像不需要切割的東西被我們切割了,比如我們把門徒訓練和宣教切割了;也談到我們對於不同的型態,像是福音的宣講、power encounter權能的表現跟同在,如何能結合等等。我最後想要聊的是,其實今天在不同地區的華人教會都面對到世代的張力,尤其北美的華人教會可能又更加複雜,因為不只是世代,還包括語言和文化的顯著差異。另一方面,從趨勢來看,未來的社會高齡化是無可避免的,甚至已經在發生;美國因為有很多的移民,所以平均年齡稍微再往下降一點,加拿大可能也在步入高齡化的過程,像台灣、香港、東亞、以及歐洲的國家其實早就已經步入高齡化了。不論是哪一個國家,在教會中會有越來越多的長輩,但我們也明白一件事,上帝看重年輕人,也同樣看重長輩,我們不需要二選一,因為年輕人不是教會的未來,年輕人是教會的現在;同樣的,長輩不是教會的過去,長輩也是教會的現在。人們因為科技活的越來越久,可是大部分社會還是65-70歲就要退休;雖然適當的傳承交棒是一件美事,能讓教會更有活力,但是面對這些65-70歲退休的基督徒長輩,如何在傳統退休年齡後,持續活得有意義,甚至活出一個回應上帝使命的人生,還請吳牧師能簡單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吳:我也是退休人士,今年69歲。我60歲之後就很刻意的想安排接班人,本來希望65歲退休,但還是拖了一年,因為需要接棒人,後來66歲才正式的退休,現在退休大概2年半,我屬於你剛才說的那一類。Billy Graham說:「基督徒的字典裡是沒有退休(retirement)這個字的,退休(retire)只不過是拿車胎(tire)去「re-tire」後,就可以再走十萬里。」我自己覺得門徒訓練、mentorship、帶領人靈命塑造的過程很重要,我就刻意model這方面,例如剛才提到的短宣旅程;以前當主任牧師不能去太久,只是兩、三個禮拜,但我退休後去一、兩個月都可以。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現在疫情暫時不行,但是等疫情好轉,我還健康的話,是一定要去的。我很放心的是,我太太現在有一個很強烈、很清晰的熱情,是在Gibson社區中心裡做食物銀行(food bank)的義工,她很用心去做,做得很喜樂,而且接觸越來越多元文化,食物銀行的受益人不單只是華人,還有印度人、穆斯林、敘利亞的難民、非洲的蘇丹人、南美的哥倫比亞人、墨西哥人⋯⋯,我聽見都很興奮,而且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回饋她的方式。以前我作牧師時,太太為我的事奉犧牲很多,家庭也犧牲一點,現在我應該回饋、支持、並祝福她。至於我自己所做的一切如何有意義,就是不論做什麼,像是教主日學時,我會挑選三、四位助教,同時訓練他們,希望他們將來也變成主日學的老師;特別去年跟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他們挑選的科目都是啟示錄——末世,或是傳道書——虛空的虛空。雖然以前講道講過,但這次我在旁邊指引他們,沒有高言大智,只是4個從Fuller學回來的步驟:第一個「I do, you watch」,你什麼都不要做,只看就好;第二個「I do, you assist」,你開始在旁邊協助我,做我的副手;第三個就反過來了,「You do, I assist」,你做,我協助;最後就「You do, I watch」你做,我在旁邊看。其實還有第五個步驟,「You do, I applaud」,你做得太好了,我鼓掌,你可以獨當一面了。其實做什麼都是這樣,不只是教主日學、聖經,廚房煮菜的、或兒童事工,都應簡單灌輸這個觀念,就是門徒訓練了。
你曾經問我,回頭看如果再年輕一次,有什麼會重新做的不一樣,或是從頭糾正的?高雲漢牧師給了我很好的榜樣,他是一個終身學習者;每次聽道,不論誰是講員,大講員還是實習的神學生,他都準備紙筆抄筆記,總之,他聽道就一定會抄筆記,我就學習他的榜樣。我的博士論文,有很多內容是檢討華基的事奉和事工成長,其中我很不客氣的提出我們的弱點和盲點,我還訪問了高雲漢牧師,他自己親口講:「如果我重頭來過,我會放更多的時間在門徒訓練跟spiritual formation(靈命塑造)。」他承認自己太過注重做事情doing不夠being,應該先being before doing。就像剛才,你提到我們華人的民族性是「家醜不外揚」,人們都覺得華基很威風,是很棒的教會,有十幾間教會在多倫多,但我也跟他學習,願意承認自己的弱點,我也不怕曝露自己的軟弱及盲點,所以我強調「悔改」。很多教會很少講「悔改」,以為「悔改」只是剛信主的那天晚上悔改決志,但其實我們天天都要悔改;我也要悔改,我以前也是講得太多、太快,拚命地叫人不信耶穌就下地獄,都是用講的,但現在有一個社區中心,就讓我必須多做出來,show and tell,學習言行一致,並且真的在生活當中活出來,變得比較關係導向。
相關資源:
1.《屬靈操練禮讚》Richard Foster
文字記錄:孫忠怡姊妹
編輯:鍾佳怡師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