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文化

這集邀請Ray Lin傳道談談傳福音也能用藝術來展現,帶出基督教藝術的意義和用處。Ray一路走來,不管身在何處,都希望能在那裡事奉神,他曾嘗試在教會帶敬拜團、創辦樂團七舍克勒樂隊、在父親的餐廳和朋友的鋼鐵廠工作見證、在印度社區辦主日學營等,都是為了傳揚福音,實踐當年對神的一個承諾:要一生來事奉神。
「音樂平台Hypersonic Lab最大的價值不是音樂,因為音樂很快會被人忘記,但要是能帶給人盼望就是寶貴的」。本著「啟發、曝光、凝聚」而建立的Hypersonic Lab是一個怎麼樣的非傳統平台?如何藉著成為「不同」做「成全」的工?新舊世代的張力下,何為真正的成全? 若每個獨特的聲音都能響亮地發出,以不同的風格榮神益人,那麼這個世界上會迴盪起一首怎樣的歌?快來聽聽不太傳統的基督徒音樂人Harold的分享吧!
約翰·派博牧師曾寫道「我們宣教,是因為萬國的敬拜還沒有發生」。「萬國」將會如何敬拜?只有我們熟悉的「讚美之泉」和Hillsong,還是各有獨一無二的方式?除了音樂,還有什麼藝術形式可以使人朝向神?藝術表達和生命轉化又有什麼關係?所有藝術是否都能為神所用、世界通行?各地教會該如何將藝術融入的宣教實踐中呢?「民族敬拜學 Ethnodoxology」將為您解答以上問題。 聖經說,我們要用「心靈誠實」敬拜,心靈的轉化才是宣教的核心。敬拜,當用「萬國」的心靈的語言!來聽聽潘傳道生動的分享吧!
訪談中鎮定自若的王長老小學時人稱「口吃大王」,常常自卑地躲開人群。有一次他在眾人面前做報告,竟然結巴到說不出一句話來。那天晚上,他做了一個禱告:「上帝啊,如果口吃要跟著我一輩子,那麼求祢讓我......」 故事的力量和它對一個時代的意義是什麼呢?想知道為什麼說一個好故事對基督徒而言這麼重要嗎?想知道說故事和門徒培育的關係嗎?那麼又如何說一個好故事呢?快來點擊收聽王長老的故事吧!
嘻哈傳教士李祺從未想過做歌手,甚至曾為信仰毅然放棄心愛的舞台。但當發現人們爭先恐後看街舞,對教會的免費大餐、福音小冊子卻避之若浼時,他帶著自創的《四律饒舌》重新站上教會去不到的舞台,高唱的正是被人冷眼的福音。 不入流的街頭文化「嘻哈」的精神是不受世俗禮教束縛,不被教條規矩左右,自由表達「真」我。而對「真」的強調和追求,正是基督信仰的本質。來聽聽李祺另類的故事吧!
談到「泡茶」,你會想到什麼呢?是茶葉淡淡的飄香,還是熱茶入口的溫順口感?是老年人的閒情逸致,還是歷史悠長的茶道文化?活水茶堂創辦人少龍傳道卻認為,「泡茶」可以開啟對話的空間,讓人自然而然開始各種議題與生命的深度對談。從無到有,一個空間、一杯泡茶、一個邀請,成全了週六的茶聚,也建立了福音聚會的場所。「活水茶堂」便是這樣的一個所在。
談到街舞 (Street Dance),人們往往聯想起美國黑人文化,甚至暗黑的幫派文化。然而隨著網路、娛樂、影音平台的發展,街舞開始普及,年輕一代更致力結合敬拜和信仰的元素,發起舞蹈宣教的事工。這一集訪談的對象是年輕又有活力的方逸熙弟兄 (Eric)。他從大學時代開始學習街舞,其後到韓國交流時被燃起對舞蹈宣教的火,回來後更加入了舞蹈機構D.O.G Power (Dancers of God),與一群同樣帶職事奉的年輕同伴一起到外地短宣,也到教會、監獄、中小學表演和舉辦工作坊,傳揚基督信仰。 舞蹈和信仰有何關係?藝術宣教到底是什麼?街舞文化與基督信仰相違背嗎?兩者怎樣融合?舞蹈如何引入信仰?任何人都可以用舞蹈來敬拜嗎?用藝術做宣教更有果效嗎?以舞蹈作為事奉能養活自己?上帝創造的兒女擁有各種各樣的恩賜,這一集讓我們一窺舞蹈、信仰、宣教之關的奧妙之處!
談到基督徒漫畫家,不難想到他。從18歲受感獻身給上帝,23歲開始事奉,從出生地馬來西亞走到新加坡、韓國、臺灣、柬埔寨進修和服事,目前在德國投入宣教工作,他是蔡頌輝牧師──歐洲校園事工宣教士,也是一名漫畫牧師。 談到宣教,大部份人會想到第三世界、佛教、伊斯蘭教國家,歐洲的需要往往被忽略。這一集,蔡頌輝牧師將與我們淺談德國禾場的現況和需要。同時,他將娓娓道來他的漫畫創作歷程。在忙碌的事奉中,他是如何獲取無盡的靈感維持高產量的創作?漫畫創作如何有效轉達基督信仰?他又是怎樣把漫畫融入即時講道?藝術作為媒界來呈現真理信仰到底是否有成效?神把藝術恩賜賜給了不同弟兄姊妹,教會該如何具體支持和培養他們來服侍?讓我們帶著好奇和開放的心,聆聽學習!
傳福音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個策略。教會要完成大使命,傳福音是必然的行動,若是希望有果效地傳福音得人,就要把握「有服務才有福音」的策略原則。教會服侍者應該把握服務為福音鋪路的理念,讓福音可以有效地擴展。主耶穌一生沒有建立一家教會,祂的一生可以用三句話來形容:傳道、教導、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