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景雯(香港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系主任)
自巴別塔事件起,人類分散世界各地,產生多種民族、社會文化和語言,導致民族之間交往困難,也產生不少溝通障礙和誤解。在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趨勢下,跨國公司和組織已增加不同民族移居或移民的潮流,華人移居異地也不例外。不論在亞洲、非洲、歐洲、南北美、俄羅斯(Russia)、太平洋群島等地區都找到幾代華裔。
華裔的特殊情況
華人移居至不同社會文化環境,面對主流社會文化的影響,他們應否融入當地處境和社群?或堅持保護原有文化和身分?各民族遷居異地都會遭遇這種張力,他們在掙扎中作出不同的反應。
第一代華人移民通常會有思鄉的情感,遇到文化衝擊而不容易適應主流文化時,他們或許退縮和維護本身的華人文化身分,形成孤立群體,著重「唐人街」或華人精神,並努力教導下一代為華人文化身分而自豪。也有些華人新移民盡量適應和融入主流社會文化,對原有文化身分保持低調,不想只移居作客,乃是期望當地人接納他們成為社會的一分子。
現時約有四千萬華裔遍布世界各地,他們成長於不同的文化環境中,適應或與主流社會文化同化的程度也不一致。1華裔如果有機會接受華語教育,並以堅持華人文化和精神(Chinese-ness)為榮,可能經過幾代後,華裔才開放地融入主流文化。然而,那些同時受外語教育的華裔較開放,成為雙元或多元文化(bi-cultural or multi-cultural)的社群,能融入華人文化和其他文化。另一類華裔因為只受當地主流語言教育,他們與當地社會文化同化,很少自稱為華裔,但他們可接受定義較廣的「亞裔」稱謂。他們仍然黃皮膚,外表像「香蕉」,面貌是華人,但內心情感如西方人或當地人一樣,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Malaysia)的土生華裔(Peranakan),或北美的ABC和CBC。2
華人教會建立於不同的社會文化處境中,必須了解和回應當地華裔的特殊情況,栽培華裔基督徒回應耶穌的大使命,在各地華人教會服侍或在宣教工作上接棒。
華裔基督徒成為龐大的宣教力量
今天華人教會遍布全球,華裔基督徒人數持續增加,他們可成為宣教工作的一股龐大力量。現代許多華裔基督徒都受過高等教育,是優質人材,不論在人力或物力上都對華人教會有貢獻。華人教會如何掌握良機,動員更多華裔基督徒積極迎接大使命的挑戰?華人神學院、基督教機構和差傳組織如何凝聚這些華裔基督徒,興起他們服侍本土不同種族及文化的群體,甚至是異地、異文化的民族呢?
事實上,操華語、單元文化的華裔基督徒在民族優越感下,很自然地關注同胞的福音需要,如同初期教會的門徒,當他們受逼迫逃離耶路撒冷而分散各地時,有些門徒只關注向操相同語言的同胞傳福音(參徒十一19)。華人佔世界人口逾五份之一,3因深厚的同胞情催逼這些華裔基督徒集中於以華人為對象的宣教工作,認為同民族福音對象的宣教工作能快速見效,並不需要被迫學外語,也不需要適應文化衝擊。其實曾受過種族歧視的華裔基督徒,或許因本身的優越感而有種族歧視傾向,他們為了維護自己,就不考慮向異文化、異民族傳福音,認為這是西方專家作的事。華人本來著重群體主義,但也常習慣個人主義,只掃自己門前的雪,盡量不找麻煩、不理別人的事。
雙元或多元文化的華裔基督徒較易胸懷世界,抱著好奇心認識不同文化的世界,欣賞和學習新語言,與不同民族相交,有需要時也會考慮保持彈性和應變。他們如早期教會的猶太基督徒僑民一般,4動員教會致力拓展本土和海外不同民族、少數族裔群體和新移民的福音工作。例如美國加州(California, U.S.A.)的羅省基督教會,除了華裔外,還吸引多種民族,例如西方的白人和黑人、日本人等參與英語堂崇拜和服侍。另外,香港宣道會錦繡堂雖然是以粵語為主導的教會,但他們有異象致力拓展印尼(Indonesia)和泰國(Thailand)女傭福音事工,領不少人歸主和成長,神也賜福整家教會不斷增長。
凝聚和裝備華裔基督徒投身跨文化宣教
世界各處已有操流利多國多族語言的華裔基督徒,雖然很多人不懂華語,但各地華人教會要接受這現象,並動員整體華裔基督徒致力於本地和海外不同民族的宣教工作,如印尼華裔發展本地印尼人的福音工作。中國經濟起飛,在國際舞臺的地位提升,這間接影響外籍人士對整體華人的印象,而華人教會要把握時機,以教導、咨詢會議和彼此商討,凝聚華裔基督徒拓展跨文化宣教工作。
華人教會要先放下強烈的個人主義,以基督的心為心,互相聯絡和合作,甚至向外國基督教組織聯絡及學習,5探討彼此合作的機會,盡量不浪費資源、不重複宣教工作。準備踏上跨文化工作單有宣教心志並不夠,除非接受適切的訓練,否則會產生原本可避免的優越感、無效的宣教策略或宣教創傷者等。
教會其實是裝備跨文化宣教士的基地,除非教牧同工和領導層深信要在跨文化宣教事工上有分,否則有這心志的信徒就陷於孤軍作戰的狀況。若教會視跨文化宣教為整體教會的事工,而不單是差傳部的責任,華人教會才能凝聚信徒的團隊精神,使他們有勇氣和冒險精神投身跨文化宣教。
今天華人神學院和差會也要提供跨文化訓練,挑戰華裔基督徒有效地學習外語,共同裝備身心靈,以至曉得面對屬靈爭戰帶來的壓力而得勝,在跨文化宣教工場親身實習,調整團隊合作精神,並以智慧處理困難。香港建道神學院也將跨文化訓練普及化,鼓勵教會多才多能的肢體受訓練,彼此發揮恩賜,使華人教會成為普世跨文化宣教的橋梁,並作出貢獻。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六五期,二○○八年四月號,第八至九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註:
- “Overseas Chinese” (2008/3/16)
↩︎ - American-born Chinese(ABC)和Canadian-born Chinese(CBC)指北美土生華裔。
↩︎ - 包括中國和海外華人總人口。
↩︎ - 早期教會的猶太基督徒僑民雖然逃難,但他們沒有忽略將救恩的好消息傳給操外語的同胞和外籍人,因此很多人歸主,安提阿教會就誕生了(參徒十一20、21)。
↩︎ - 例如與亞洲洛桑委員會或亞洲宣教學學會(Asian Society of Missiology)聯絡和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