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02 香港建道神學院高銘謙博士:釋經、牧養與神學教育的改革
嘉賓:高銘謙博士(香港建道神學院聖經研究部主任)
主持:董家驊牧師
過去二十年的呼召歷程
董:在過去三年裡,全球經歷了巨大的動盪,包括疫情、國際局勢和能源問題。即使我們將上帝的福音理解為信仰耶穌可以保佑我們平安,但這樣的好消息似乎無法應對我們面臨的各種災難和困難。今天,我們邀請到建道神學院的舊約老師高銘謙博士,與我們探討在這個動盪的時代中,舊約對於我們現代的意義,以及如何扎根世代來理解聖經的詮釋和它的重要性。
幾年前在臉書上首次看到高老師的名字,當時老師常常分享一些舊約解經經文。我當時以為老師是一位比較年長的學者,直到後來有機會見面,才驚訝地發現老師年齡並不大。現在,能否請老師簡要介紹一下你的生命旅程呢?。
高:我在香港生,本身是印尼華僑。在1997年我大學二年級時,香港剛剛回歸,對蒙召的感受讓我決定去全時間服事並進修神學,並致力於培訓傳道人的工作。我先加入了學園傳道會傳福音,然後進入神學院進修三年後,前往英國攻讀博士學位。我熱愛閱讀聖經,喜悅看到神的話語如何改變人們的生命並且被醫治。因此,我對神學教育和傳道人培訓充滿熱情,至今已經走過了二十年。
與聖經互動對話取代單向解釋
董:目前全球華人教會對於聖經詮釋通常有兩種不同反應。一方面,一些人可能覺得聖經的解釋很無聊,特別是那些在教會長大的人。他們可能已經熟悉牧師常用的解釋方式,對於經文的內容和意義感到乏味;另一方面,一些人則覺得聖經的詮釋過於高深莫測,普通人難以理解。你如何看待全球華人教會對於聖經詮釋的整體狀態?
高:華人教會在釋經面對兩個極端,一個是比較學術,要創意要扎實,就會變得深奧、高深的學問;另一個是,面對經文時,我們常被實用主義所引導,但這並非真正的聖經詮釋,而是利用聖經達成個人目的,例如推動事工發展或籌劃活動等。但我覺得釋經是一個生命的投入,我們跟聖經主要是兩個主體的互動,英文叫「inter-subjective」(相互主體性),若解釋聖經的時候就像我們的腦部或臉部的活動,獲取一些知識還有一些裡性的東西,似乎與我們的生命無關,因為把知識放在腦袋就可以了。然而釋經的人不單只是獲取一些知識,他的生命也投入其中,容許神的話語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透過釋經去影響他人的生命。只有保持這樣的互動性,才能避免走向兩個極端。
董:提到互動性,很多時候我們談到查經時,僅僅是單向的解釋,缺乏人與人之間或人與經文之間的對話,有時候我們甚至覺得與我們無關,就像華人所說的「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將聖經對我們生命的影響切割開來,甚至只關注理解聖經本身,而是否讓聖經對我的生命產生影響則成為個人的選擇。
高:閱讀聖經就像是在與一個人對話,我們需要聆聽對方,了解對方的性格、興趣和喜好,不是只為自己的目的,並深入探討他們所說話語的背後涵義和背景,就會發現聖經的世界與我們所想像的大不相同,因為從小學習的聖經是透過他人的講述,可能會產生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因此我們可能認為其中的故事是僵化且缺乏生命力的。然而,真正閱讀聖經需要我們敞開耳朵和眼睛,以自己的視角去理解其內容。
以不變的聖經真理來與不同時代對話
董:根據我的個人經驗,當我二十幾歲時擔任傳道人,每次站上講台前,如果我知道有像神學院的教授這樣的人坐在觀眾席上,我會感到特別緊張和擔心。我害怕如果我今天在解釋聖經時犯錯或亂講上帝的話,會對聖經造成損害。因此,當你剛剛提到用對話的方式來閱讀聖經,很多人可能會擔心,認為聖經應該以最嚴謹的方式,單向告訴我們神的心意是什麼,並且獲得唯一準確的解釋,不可有任何錯誤的嗎?
高:聖經的每個經文並非單一的意思,因為聖經與不同時代對話,適應不同的時代、文化、語言和文字表達方式。因此,我們很難以同一個觀點閱讀聖經。然而,聖經的真理是不變的,就好像一個比喻,一個瞎子摸大象,每一個人都無法全面了解聖經,都是用某一個角度、眼光去看待,因此我們應該著重掌握聖經的真理來閱讀聖經,同時保持開放和謙卑的態度學習和對話。每個時代都有先知,我們應謙卑自己,因為我們是人都會有錯的時候,保持謙卑有助於修正過去可能錯誤的部分。真理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而是跟聖經不同的互動引發生命的改變。
董:耶穌說自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不僅是一套論述,而是一個有主體的位格,上帝自己。我們要認識一個有位格者必然通過對話認識祂,這不否定對方的權威性,就像我要認識我的父親一樣,假設我的父親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他知道一切,他講的都是對的,但即使如此,我仍然需要通過對話來認識他。儘管一生都可能無法完全理解我的父親,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必須完全理解他才能受到他的影響。
我們經常有一個迷思,即是應該先弄清楚真理後,才能接受真理,還是先接受真理再去弄清楚。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真理的認識會逐漸增加,同時也會受到真理的影響。在舊約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帝呼召的許多人,年輕時對上帝的認識和他們後來的認識有很大的不同。同樣地,從新約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說對上帝的認識和上帝自己揭示的過程仍在進行中。
高:完全認同!如果我們保持開放和謙卑的態度,我們可以透過與耶穌基督的對話來更深入地了解祂,因為祂是真理,也是一位偉大的人物。我們應該讓祂主導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步驟來認識主,由主耶穌告訴我用怎樣的方式、態度和步驟引領我的生命。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對聖經的理解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這是因為我現在擁有聖靈的引導。當然,我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沒有改變,但我對祂的認識在不斷增長,我漸漸了解祂是一位怎樣的主。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祂引領著我更深入地認識祂。
以愛神愛人為前提來詮釋聖經勝過於自己經驗
董:最近我正在閱讀高老師送給我的新書,書名叫做《投入整個生命來詮釋》。其中有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我也希望能藉此機會向老師多請教一些解釋。當我們閱讀聖經時,我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然而,為了更好地詮釋聖經,我們需要以愛神和愛人為前提。請老師可以再解釋一下這個前提的重要性,以及為什麼這是閱讀聖經的必要條件?
高:我們的成長背景影響了我們對他人的觀點,區分對方是好人還是壞人,因此無法完全放下我們的先入之見來看待這個世界。所以問題是我們應該要用什麼樣的前設去看聖經,愛神和愛人是很好的前題,因是這是耶穌基督吩咐的,在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告訴我們,愛神和愛人是所有律法的核心。申命記第六章和利未記第十九章中描述的愛神和愛人的心態,體現了耶穌基督的教導在我們的整體價值觀中的重要性。
董: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放棄所有先入為主的假設,而是我們選擇使用哪種前設來詮釋聖經。以愛神、愛人的觀點詮釋聖經包含了兩個重要要素:首先是虛己,其次是互相滲透。能否請教老師闡述這兩個概念的意義?
高:我們可以透過使用前設解釋經文,前設不是冷冰冰的觀念或教條,它是耶穌基督生命的榜樣或態度。信仰的影響可以塑造信徒的前設,使其成為信仰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教條。這兩者相互滲透,核心在於謙卑地認識自己,這樣可以保護自己。可是,在現代,很多人讀經時卻以自我為中心,只注重自己想要的東西,利用聖經做我想做的事。如果我們可以虛己的話,就會有不一樣的眼光看待聖經,讓聖經在這個狀態去改造我的生命。因此,我提出了兩個與生命本質相關的方面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
董:所以虛己可以解釋成道成肉身將自己的生命傾注出來去領受,那互為滲透是不是呼應老師一開始講述的互為主體性的一種解釋。
高:互為滲透主要是三位一體的融合神性裡面的內容。三位一體是用愛去聯繫位格的永恆的本體,我們的神非常願意分享愛,祂懷著愛的心意去創造天地萬物、創造我們。祂對我們的心意超出了我們的想像。祂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流血復活,這就是愛的動力。如果帶著虛己跟愛的前提來閱讀聖經,我們會發現聖經不再是一種自我膨脹的東西,也不是利用高深道理達到目的,或是滿足好奇心,或是為了取得學位而達到的目的。聖經是改變你的生命或幫助他人獲得真正的愛。
董:老師提到這個前設不僅僅是一種教條,更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態度。耶穌基督對舊約提出了總綱,即以愛神愛人為中心。同時,這個態度也是以耶穌基督自己的生命和與三位一體上帝之間的團契關係為學習典範,用來解釋上帝的話語。
聖經與牧養關係
董:聖經對於個人生命的改變是不可否認的,同樣地,它也能夠改變群體或他人的生命。關於釋經與牧養之間的關係,我想請教老師分享一下。現今,許多人認為牧養與講道是分開的兩件事。有些人擅長講道,但不一定善於牧養;有些人善於牧養,但不一定擅長講道;還有一些人非常擅長關懷他人,但並非特別擅長講道。然而,根據高老師對釋經的詮釋,似乎釋經是離不開牧養。那麼,老師對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有何看法呢?
高:如果我們說釋經是一個前提,那麽這個前提來自教會的教義,它是信仰的基石。而教會是一個群體,信仰的支撐是群體的確認,整個群體應該根據耶穌基督的指引來聚集。在這個群體中,牧師和傳道人如果以神的話語為準繩,以基督為中心來牧養,那聖經就不再是一本冰冷的知識或教材,而是每個人都要學習去愛神、愛人,並以互助的態度相待。讓聖經的真理成為教會的核心價值。釋經不是一個自信的活動而己,而是一個生命的互動跟對話,因此牧養和釋經必然緊密相連。
董:以前有位老牧師在預備講道時給我一個建議:即使禮拜二和禮拜三沒有靈感,也不要灰心,繼續閱讀和默想,若到了禮拜五仍然缺乏靈感,就應該去探訪弟兄姐妹。在這個探訪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透過經文要對這個群體說些什麼。雖然這是老牧師的經驗之談,但這也呼應了老師剛剛所說的,我們不僅僅是從聖經中冷冰冰地吸收知識,而是透過神的話語對我們這個群體傳達訊息。當我們做為牧者來牧養時,我們不只是使用自己的經驗、知識和口才,我們也需要讓神的話語對我們說話。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需要知道神希望對我們說些什麼,並與弟兄姐妹進行互動。
高:透過探訪弟兄姐妹並了解他們的需求,我們能夠覺察到生命中的困境或困難,或是在這個時代裡他們的呼喊是怎樣,並進一步明白神的話語如何回應。
舊約與現代社會的關係
董: 過去,華人教會偏好講述新約的故事,認為舊約只是提及時空背景的知識,並未深入討論。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舊約老師出現,而神學院的教學也更加重視舊約的教導。有人仍然認為舊約與現代時代無關,並認為只需閱讀新約福音書即可理解救恩的意義在於耶穌基督。然而,最近我閱讀老師的另一本書,名為《迷霧裡的召命》,以舊約中的六個人物(包括:摩西、撒母耳、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和阿摩司)來描述,揭示了舊約與現代人息息相關的內涵。所以老師覺得舊約聖經與當代社會的關聯性為何?
高:耶穌基督擔負著多重職責,包括:先知、祭司、君王和教師。這些職責在舊約中有詳細的記載。舊約中的不同先知、祭司、君王實際上是耶穌基督的先驅,他們描述了自己的生命經歷。然而,在舊約中也可以看到他們的生命並不完美,他們所處的時代並不一定比我們更好。閱讀舊約就像與一個老朋友對話,去了解他的時代背景與掙扎以及他們跟神之間的交流方式。如果我們相信神是不變的,並掌管整個人類歷史,那麼舊約中的人物所經歷的肯定與我們有關,因為我們相信他們和我們同樣是來自同一位神。
董:老師提到舊約裡的人其實不完美,我覺得這一點在詮釋舊約的時候有很大的幫助,從小在兒童主日學中,我們學到的舊約人物都被當作榜樣,讓我們無形中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除非聖經明確指出他們的錯誤,否則我們會認為他們做錯了。然而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自己經歷了一些事情,當我們回頭再看時,就會發現有些事情聖經沒有明確說他們是錯的,但將心比心,我們能更深刻地體會到他們所經歷的複雜考量和掙扎。例如大衛的很多行為,我們可以以善意和積極的方式來解讀,他哀悼約拿單,他對失去一位重要人才感到哀傷。然而,他必須考慮到當時的政治環境,以及在掃羅家衰亡後如何無縫接替掃羅的勢力。當我們接受舊約中的人物並非完美的事實時,我們反而更能在其中認識到上帝的恩典,因為正是在不完美中,竟然還被上帝所接納、上帝竟然愛著這個人、上帝還有話要對這個人說,我們才能看到上帝的恩典和現實的存在。
高:這就是人,才能顯示神的真實跟恩待我們。
董:這段對話描述了舊約時代和現代兩個世代之間的共通性。在舊約時代,特別是以色列的王國時期,我們看到了他們如何處於列強之間,無力掌握未來,但仍然努力奮鬥,試圖為自己創造未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上帝的介入以及他們如何在依靠上帝和遠離上帝之間掙扎,嘗試依賴自己。這種情況在今天的世界中也很相似,我們也是在不同的權勢中拉扯。儘管我們努力掌握未來,但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無法完全預測未來。
高:這就像傳道書中所說的,世界上沒有新事,一切都是重複發生的。因此,當我們觀察過去的事情時,我們會感覺自己也許與過去的某個人相似。
董:在這麼多舊約人物中,是否有某位人物與你的生活經歷有較多的相似之處,或者你認為他就像你的影子呢?
高:在我小時候,我對摩西非常著迷,因為他具有卓越的洞察力,是立法的奠基者,與神有緊密的關係。同時,他也有自己的疑惑、失敗、膽怯,在意他人的觀感,甚至會抱怨上帝;而我也有疑惑,也會對上帝抱怨,這帶給我很多安慰。雖然這聽起來有些自負,但我覺得我像摩西一樣。同樣地,我也認為如果神在當時選擇了這樣一個人,那麼在現今時代,祂也會選擇像我這樣的每一個弟兄姐妹。
舊約如何在這世界彰顯與眾不同的群體生命見證
董:關於福音使命,我們都明白每個人都是耶穌基督的門徒,我們不僅僅被呼召領受上帝為我們預備的救恩,每一個與神相遇的人也領受一個新的使命。就像摩西在焚燒中與上帝相遇時一樣,他不只與上帝面對面,他的生命也被呼召進入了他過去無法預料的使命中。馬太福音二十八章中的大使命經文是其中之一,但根據教會兩千多年的歷史,這段經文並非唯一談及基督徒使命的經文,也不一定是教會歷史中談到基督徒使命的唯一經文。你認為整個舊約的見證對今天做為耶穌基督門徒的使命有哪些補充或提醒呢?
高:新約比較主動向外邦人傳福音、作見證、做主的門徒,而舊約相對地更內斂,不像新約那樣主動,但也有很多向度去說明要作萬國萬民的見證,只是比較釋概念式的。舊約的見證的重點可能是萬國萬民來到耶路撒冷,或透過審判列國的興起來拯救以色列,以示見證萬王,或者強調亞伯拉罕如何成為萬國萬民的祝福。從福音的角度來看,新舊約一起閱讀才能獲得更完整的理解。如果只看舊約,那只是基督徒的稱呼。基督徒將其稱為舊約,而猶太教徒則稱之為希伯來聖經。因此,稱之為舊約表示存在一個結束,這也意味著存在一個新約的假設。
董:當談及福音使命時,我們不能僅僅從舊約著手,而是應該在整個上帝的啟示歷程中探索。這包括耶穌基督的生平和門徒的服事,同時也需要回顧舊約中關於上帝百姓使命的內容。儘管舊約相對較被動,但它也提醒我們除了主動行動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方面,即我們應該如何在這個世界中活出與眾不同的生命見證。新約有其獨特的福音使命,提醒我們不應再被動,而應主動行動。然而,舊約的見證也提醒我們,當我們主動出去時,不可忽略群體本身的見證力量。在今天的福音宣教事工中,我們面臨一個重大挑戰,我們雖然在宣教,但我們與其他宣教士和傳福音者之間的群體關係卻沒有讓人羨慕的特質,甚至可能出現競爭的現象,缺乏和諧的福音形象。舊約提醒我們,見證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我們所做的事情,還包括我們之間的關係,這也是見證的重要方面。
高:見證不是口號,也不是拿出一本福音小冊子講完就算任務完成,見證的本質在於生命的實踐。
以改革與傳承來因應未來的神學教育
董:近年來,整個社會和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十年裡,我們曾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如今可能並非如此。再加上疫情和全球政治形勢的變動,我們都不確定未來世界會變成何種模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如何看待神學教育呢?
高:以兩個方面來討論:改革與傳承。兩千年來,傳統核心真理價值和耶穌基督的救恩並未改變。如果說釋經是生命的投入與對話,從我與摩西、以賽亞他們的生命互動提醒我,有些事情是永恆不變的。神在這個時代和之前的時代仍然呼召人,在黑暗時代中發光發熱,這是不變的。神學教育傳統、神的話語和神的召命是永恆不可妥協的真理。然而,我們也需要改革。時代不同,人的心靈、文化、政治和教會也在變化。因此,在這些不同的機會中,我們需要追尋如何在當下作見證。就是要有智慧知道什麼是堅定不變,什麼是需要改革。例如,現在我們可以在不同地方進行訪談,這在三年前可能是難以想像的。耶穌基督本身也是一位改革者,祂的改革方式非常有趣。祂並非用新的東西改變當時的狀態,而是運用古老、原始的傳統律法進行改革。換言之,改革跟傳統的傳承的關係,改革也可以是回歸神啟示我們律法的本意。現在科技發達,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網絡途徑進行改變,但真理不能改變。因此,神學教育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明智地區分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什麼需要改革,什麼需要傳承,不然就容易隨波逐流。
董:三年前我們可能無法想像用Zoom視訊訪談,這就是方式改變,但不改變的是我們透過人與人間有位格的對話,透過新的方式彼此學習更認識、靠近上帝,就像初代教會,保羅也是帶著提摩太這樣人與人間的互動,在群體關係中,以基督為中心的成長跟學習,關鍵是我們不能夠把知識抽離出群體,或抽離出人的主體性,或者是上帝話語的主體性。但在保留核心之餘,現在的制度如何引導做神學教育都是可思考的。因為有些時候,我們設立什麽樣的制度,這制度就會引導我們追求什麽樣的教育方式 。同時也需要退一步思考神學教育起初的目的是什麽 ,以及可以如何改變回到原來的目的。
相關資源:
1.《投入整個生命來詮釋》,高銘謙
2.《迷霧裡的召命》,高銘謙
文字記錄:陳佳伶姐妹
文字編輯:呂昀嬪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