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

職場事工作為近二十年華人教會所關注的重要課題,探討在職場的信徒如何實踐大使命,已成為福音派教會發展的關鍵議題。本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華人教會牧者對職場事工的認知現狀,識別他們在牧養職場信徒時面臨的核心挑戰,並基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四地福音派基督教的實踐經驗,為教會和牧者提供突破障礙的具體策略。這項收集的最終目標是了解華人牧者對職場的認知,並嘗試提供回應如何推行職場事工。
過去十幾年,世界許多地區都有所謂的健身風潮,健身也在不同的年齡層中盛行起來,這集邀請到熱愛健身並在牧養教會的過程中,開始把健身與牧養的呼召結合起來,且於幾年前開始Petra Training健身房教練的陳培倫牧師,來和我們聊聊健身與基督信仰之間的關係、建立教會與經營健身房之間的異同與困難,以及他探索如何把熱情與呼召連接起來的過程與反思。
許家欣姐妹透過兩項研究,探討青年基督徒的靈性狀況與挑戰,發現離開教會並不意味遠離上帝,許多青年依然渴望信仰連結,但對教會制度或文化的不滿成為阻礙。青年基督徒面對現代社會資訊過載、多元價值觀及信仰反思等壓力,表現出對上帝的渴望與對教條的不滿足。研究顯示,他們重視屬靈反思和討論,卻常缺乏安全的空間與導引。教會應重視聆聽,創造親近上帝的環境,並以真誠的同行與青年建立連結。牧者若能坦誠自己的經歷可以拉近彼此距離,進一步體現恩典的力量,讓青年感受到被理解與接納。
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都有青年世代流失的危機,而在美國的華人教會也長期面對這個問題及英語事工定位的困境。這集我們邀請美國馬里蘭中華聖經教會蔣宗昕牧師,分享他在華人教會英語事工的成長與牧養的體會,探討第二代華裔基督徒流失現象背後的原因。最後我們談到世代傳承 ,了解身為年輕牧者接棒的感受與建議。
這集邀請到劉利宇牧師,他過去曾在歐洲華人神學院擔任院長,現在則任職澳洲City to City亞洲事工主任。我們將探討以福音為中心的神學異象及宣教使命與教會合一,為何不應該被分開理解,而是一件事情的兩個面向。並且教會應致力於建立一個健康的福音生態系,讓教會彼此的合一成為美好的福音見證。
慣性思維有時會成為我們前進的障礙?教會有時候也是如此。我們之所以抵制變化,可能是因為我們心中對教會有種固定的印象:只有符合我們的想像,才能被認定為「教會」。本集我們邀請到現任聖地牙哥主恩堂林祥源主任牧師,談談他所看到美國華人教會過去發展的樣貌,以及在不斷變遷的處境中,他看見教會如何辨識時代的脈動,回應上帝的使命,並帶我們一起反思「好教會」的定義是什麼?
「團隊建造」和「領袖培育」對堂會的健康發展有一定的重要性。近年有越來越多的牧者看到,透過「教練(Coaching)」可以作為培育門徒和建造團隊的重要工具,突破傳統作法的一些瓶頸。本集我們邀請到曾是企業教練,現在是台灣繁星教會的主任牧師陳建宏牧師來跟我們分享,「教練(Coaching)」到底是什麼?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善用這個工具來培育領袖、建造團隊。
「如何牧養青年世代」是全球華人教會的大哉問。過去許多佈道和牧養青年世代的作法,這幾十年似乎陸續都碰到瓶頸。隨著今日世界人口的流動比以往更快速,今天青年人的世界觀及對生活、生命的看法為何?教會在今日的環境中,如何有效地做青年佈道與門訓的工作呢?本集邀請到長期在北美服事中國留學生和美漂中國青年的陸尊恩傳道,來分享他過去十幾年的觀察實驗和反思。除了分享青年牧養的常見「誤區」,也舉了許多對年輕世代佈道與門訓的內容實例,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