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12 City to City TAIWAN理事長黃國倫牧師:以福音為核心的城市宣教與文化革新
嘉賓:黃國倫牧師(City to City TAIWAN理事長、台北101教會主任牧師)
主持:董家驊牧師
City to City 的核心神學異象
董:過去三十多年,教會增長成為一門顯學,很多牧者、堂會都在尋找增長人數的方法,得救的人增加使我們喜樂,但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看到質量成長也很重要;在尋找眾多模式的過程當中,美國紐約救贖主教會的前主任牧師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提醒我們,模式很必要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堂會的神學異象,他在各地推動 City to City 的植堂和教會更新運動,回到核心的福音中心。
今天很高興邀請到台北101教會的主任牧師黃國倫牧師,他將和我們分享如何被 City to City 的異象挑戰而植堂,City to City 的核心神學異象是什麼以及教會該如何回應我們所身處的文化?
一般聽到黃國倫,可能先想到的是歌手黃國倫,他也是基督徒,也在做很多事情,但是今天訪談的國倫哥是牧者,黃國倫牧師。國倫哥十幾年前在淡江開拓的時候,使用當時台灣教會可能還不太能夠接受的一些方式跟社區接觸,那是我第一次注意到你們;先請國倫哥簡單的介紹一下你的旅程,如何走到建立101教會,甚至開始投入City to City 的植堂運動?
黃:這其實是一個蠻長的旅程。我是一個小留學生,80年代到北美,大部分都在加州,北加州及南加州,大學快畢業時蒙召,決定成為一個全職的傳道人,後來在南加州的Orange County加入一個華人教會,在那裡學習,之後也成為一個全職的傳道人。我從24歲開始就是一個傳道人,到如今差不多有二十九年了。
在南加服事幾年後,一直對台灣有負擔,於是全家返台,剛開始在好消息電視台當台牧,同時製作空中主日學及一些家庭的節目;之後也到淡水開拓教會,我之前所有的服事都是在已有的教會基礎上配搭,這可以說是我們自己真正建立的第一間教會。
在淡水七、八年後,約2007年底、2008年初認識J. Kyle牧師,他是美國救贖主長老教會(Redeemer Church)City to City 機構的亞洲代表,幫助各個宗派、各個不同教會去建立更多的教會,專門做植堂的工作;他來台灣找人再去植更多的堂。2009年時,因為認識了City to City的異象,2009年底,我們正式在台北101建立教會。
到最核心的地方去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董:所以台北101教會是因為國倫哥跟J. Kyle牧師的認識,有了City to City這個植堂的異象而開始的嗎?
黃:是的,這是非常有趣的一個模式,他們宣教的方式,不是差派外國宣教士去傳福音,是在本地尋找合適的人建造教會,是想興起「local leader」,也就是當地的領袖,在當地的建立教會,然後用建立教會來傳福音。
我們也是輾轉的被人家介紹認識,他坐下來跟我分享他的異象,我記得我們談了將近八個小時,因為他想要了解我,我也想了解他,更多的了解之後發現,除了對城市的異象不一樣之外,我們的DNA 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當時我在淡水,對植堂宣教的概念,就應該要儘量去比較偏遠、比較基層、人們不想去的地方。但J. Kyle牧師強調在城市裡植堂的重要性,他說要不要考慮到台北市中心?Redeemer的概念非常不同,他認為要到最核心的地方,去影響一群有影響力的人,就是把福音帶給他們,讓他們信了主、成為門徒之後,有了福音,再去改變他們所在的地方的文化,然後進而改變城市,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有策略的一個想法。
我說,台北到處都有教會了,他說,有一個地方沒有,當時我超級好奇的,我想你是一個紐約人,一個紐約來的牧師,你來告訴我,台北有一個地方沒有教會,後來才發現他不是亂講,他還真的有做功課,他從包包裡拿出一個超大的地圖,就是那種捷運的地圖,然後他就手一指說這裡沒有教會,這件事我們到今天都有不同的看法,他說他指的是信義區,可是我就明明看他指的是101,我說,當然,誰會在那麼貴的地方建教會?他問我可不可以為這件事情好好禱告,看神有沒有感動在這裡建立教會?
21世紀教會成長學––福音、城市、運動
董: Redeemer Church 過去我們知道的就是提摩太⋅凱勒牧師,他寫了一本書《Center Church》,中文版書名為《21世紀教會成長學》,就是在描述他的整個神學異象,請國倫哥簡單分享這個異象,從你的理解以及現在跟他們同行這麼多年,以你的表達方式,會如何介紹這個植堂的DNA?
黃:哇!那本書超厚的!基本上,我現在是負責台灣的City to City,要以福音為中心的神學異象來建造新的教會,或者是更新教會,然後到處建立網絡,為了是要來推廣福音的運動,這個福音的運動,也就是現在大家普遍在講的「復興」。
神學異象裡分三大部分:對福音的認識,對城市的認識,對運動的認識。因為福音乃是神的大能,也就是說福音是目標(goal),是我們一切所做的最核心,「center church」或是「gospel center」 都是說把福音放在中間的概念,這非常重要的一個點,因為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我們基本上就是要傳福音,可是書中對福音的解釋、運用及幫助我們怎麼對焦福音,我認為非常非常的震撼,所以許多人,包括很多傳道人,因為聽懂了什麼叫做「以福音為中心」,生命有一個很大的翻轉。
第二個講到城市,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城市沒有特別的看法,更是沒有策略;但保羅在傳福音的時候,都是到大城市去,因為城市是一個策略性的地方,為什麼要進去城市呢?這跟文化有關係。普遍來講,華人教會有時不知道怎樣面對文化, 總覺得大城市裡的文化是一個好像要吞吃教會的可怕猛獸,我們不知道怎麼跟它互動。異象裡對城市看法,就是教會要以福音為中心,然後放在城市最重要的地方去發揮影響力,然後藉著聯絡眾教會、聯絡機構、事工,大家可以合一、一起來推動運動,所以不是要建造單一教會成為一個「mega church」(巨型教會),而是要推廣一個運動,是讓所有的教會對我們所在的城市,有一個非常正面的影響力,所以是影響到文化,影響到城市,影響到國家,然後進而影響到世界,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異象,簡單的說,就三個部分––福音、城市跟運動。
先以福音為中心,教會才知道自己需要先被更新
董:這本書真的很豐富!我聽完之後,其實第一個感受是,很多時候教會想要影響文化,但如果福音不在我們的中心,大概不是我們影響文化,而是被文化影響,以至於常常我們很害怕文化。最近我在讀一些調研,看到很多華人教會的老化,可能也不只是華人教會,普世教會、西方教會都是朝向老化,好像很多時候我們很擔心的是年輕人離開了教會,可是剛剛聽國倫哥這樣講,加上這段時間的一些所見所聞,我覺得可能真正的危機,不是年輕人離開教會,而是教會離開了年輕人所身處的文化跟處境,以至於我們講的東西對年輕人來講好像很疏離的。剛剛國倫哥描述這本書的神學異象,我覺得順序也蠻重要的,是需要先以福音為中心,教會才知道它自己需要先被更新,而不是只是想著去影響文化。第二,不要害怕文化,第三,這不只是單一的教會,甚至不是關於單一的宗派,而是連結這個城市的眾教會,為了整個城市的共善而齊心努力。
那國倫哥認為這樣的一個異象對今天的華人教會為何重要?因為華人教會也是一個很看重傳福音的教會,或者說,在華人教會中傳福音是政治正確的事,記得二十年前,第一次到美國讀書的時候,在富勒神學院聽美國的神學院在談 Missionary Church ,當時很困惑,因為從小在台灣的環境長大,一直覺得教會本來就是要傳福音,有沒有在傳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們都知道應該要傳,但是到了美國之後,突然發現美國的教會要談Missionary Church,是因為他們很多已經變成一個社區中心,變成只是一個親戚朋友鄰舍聚集的地方,而失去了福音的異象;而傳福音對華人教會來說,卻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剛剛國倫哥又提到,當你在分享福音的異象時,很多傳道人自己生命經歷一個很大的更新,你認為這個落差是什麼?就是華人教會至少在口號跟概念上,是很看重福音的,可是似乎在實踐跟真實的處境當中,我們對福音的認知是一知半解的,可不可以請國倫哥再多解釋一點。
黃:Missionary Church的基本的概念是,教會整體的存在就是為了要宣教,而不是說一個教會要做宣教,或是有一個宣教部,不像是教會有一些預算或是有一個部門是專門做宣教,只是眾多的功能之一。
為什麼這個東西很重要呢?如果我的教會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宣教,其實所有的資源預算都是應該只做這件事情,可是說白了,我們大家都說是要傳福音,但是據我所知,我從13歲到美國,被帶進華人的教會,一直到現在,所以我大概了解,我們有各式各樣的作為,但是我覺得眾教會有一個核心的訴求,他們想要看到的是教會增長,教會增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所以教會的人數、聚會人數、受洗的人數及教會的大小是關鍵,你教會為什麼不夠大呢?因為沒有傳福音,為什麼教會不夠興旺呢?因為你沒有宣教,所以這些傳福音、宣教或是許多事,是用來幫助它達到它最重要的核心訴求,就是教會要變大、教會要變強盛,說不定可以成為一個巨型教會,這個是不成文的,大家不一定是明講, 像以前我們在教會,同工會每週的討論是,這週的人數為什麼變少了呢? 有沒有在關懷?有沒有在牧養?有沒有在打電話?不能說所有的教會,但是蠻大的一個比例的一些教會,主要是為了人數增長,這個跟一個Missionary Church 是為了宣教,為了要得到人,跟它的存在是為組織變得強盛、變大,非常不一樣。
我認為不是現在的年輕人不需要福音,只是他可能沒有辦法接受教會它本身有它自己的文化,教會所要展現的不一定是福音本身,而是它習慣呈現的一個文化,像華人教會、美國教會、台灣教會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跟我們所要得著的這些的人現在所處的文化,非常不一樣,然後在對他們不了解的情況之下,無法互動交流,這個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處境,我認為這會成為一個巨大的鴻溝,你沒有辦法克服,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一定不會有年輕人,不會有下一代,然後一定斷層。
首要讓福音來更新我們,才能好好回應當代文化
董:那我們該怎麼去融入文化?因為就像國倫哥講的,其實華人教會很多時候也帶著自己的文化,當我們想要融入另外一個文化的時候,也會面對一個掙扎是這是什麼意思?是我們要變得像這個文化一樣?還是改變自己的文化,以至於能夠跟現在這個大環境的文化有一個可以共鳴的空間?我們該怎麼做?
黃:這是個超級大的問題,非常不容易。舉個例子,我在北美長大的,在傳統的教會裡,尤其是在那種古典的教堂氛圍,一進去聽到管風琴的聲音、老詩歌一出來,或者詩班一唱的時候,我們會肅然起敬,會覺得這裡是聖殿,然後很感動甚至會流下眼淚,可是你是否能理解,同樣的場景、同樣的聲音,對一般的年輕人,一點感覺都沒有,他們可能喜歡的是現在最流行的演唱會,雷射光或七彩的燈光一打,他們才有感覺,那我們會覺得這是非常的邪惡的一個地方,換句話說,我們根本是從不同的角度、從不同的方向在看待這個世界,所以你很難互動,我覺得它有一個非常大的困難,在於我們不知道怎麼面對文化這件事情。
二十多年前,聽到一些牧者在討論文化,當時剛從北美回來台灣, 對文化這兩個字非常陌生,我們知道讀聖經,知道講道,知道禱告、敬拜、靈修,這些跟文化有什麼關係?我在身為一個傳道人被養成的過程裡,幾乎沒有講到文化,你講到文化,就是講到邪惡、世俗,這些都是犯罪,所以人們要不就是非常害怕文化,因為這個文化一切都是出於魔鬼撒旦,所以我們要離得越遠越好,或者是我們要去抵擋它,要去攻擊這個邪惡的世代。有的則是太愛文化到一個地步,常常會聽到人說,這個教會世俗化到跟這個世界沒有兩樣,所以要不就是完全沒接觸,要不就是太愛;如果完全不接觸,也就是對這個世界漠不關心,對這個世界上的人來說,你基本上就像一個外星人,或者是一個外國人,完全是毫無相關的。那你如果跟這個人無相關,你不愛有這樣文化的人,你怎麼把福音帶給他呢?這不是很弔詭的嗎?你離他很遠,他根本不曉得你是誰,你怎麼去告訴他福音?
還有,就是一般人覺得他們自己文化很好啊!他覺得他擁有所有的一切,他不需要你的文化,沒有錯,他可以不需要我們文化,但是我們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就是人們都需要主,他們需要福音。但是你又不曉得,你擁有的福音跟這個文化有什麼關係、可以對他有什麼樣的幫助?為什麼你需要我的福音?他們拒絕你的文化,他覺得你的文化,不知道是從哪一個世紀來的,他完全不能明白,而且最主要是他覺得跟我無關。其實他們不一定討厭教會文化,他只是覺得真的是完全不相干,你到底為什麼要跟我們講這個?所以我認為,關鍵就是在於我們到底跟文化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第二我要拿什麼給人家?你要告訴他福音,那我們到底對這個福音認知有多少?所以才會講到 Gospel City跟Movement,就是你一定要明白這個福音,為什麼人們都需要,而且不只是人們需要,我自己最需要,當你可以明白,這個福音真的是力量大到一個地步,我整個人被顛覆被翻轉,然後有一個對文化的正確看法,我才有一個橋樑,可以把這個福音帶給現在的人,缺一不可,我都嘗試過。
我觀察疫情之後的一個現象,每一週來到教會的新朋友,可以算是湧入的,而且受洗的人非常的多,舉個例子,疫情前我們可能一年洗一百位,疫情後或者疫情還未完全過去,我們洗了兩百多位的新朋友,許多人是年輕人,都不是有基督教的背景,幾乎完全是第一代的基督徒,所以我覺得人們需要主,福音永遠都不會老化,福音永遠不會過時,現在人們非常需要福音,當你正確、正式的把福音解開來,讓人們知道這福音為什麼這麼珍貴,為什麼很需要,然後他拿來用,會發現真的是寶貴,我想人們會湧向教會,所以我覺得全世界的華人的教會,是真的有極大的盼望,因為這個福音歷久彌新,兩千多年來不曾改變,一直都是走在前頭,是神的大能 。
不論你多麼成功,人的需要都一樣
董:謝謝國倫哥,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提醒,我們需要去理解他人所處的文化背後,他們的渴望跟害怕是什麼?而福音其實就是上帝的大能,每當上帝的使者,甚至上帝自己,在聖經裡面出現的時候,常常講的第一句話是不要懼怕,只是今天很多時候,教會用很多宗教的語言,包裝我們傳達信息的方式,以至於別人聽起來,好像在聽18、19世紀或者20世紀初的人講的話,我們用很多屬靈的術語堆疊,但是其實當代的文化,包括今天的流行歌,或很多的pop culture(流行文化),除了他們的形式之外,我們是不是可以聽到,他背後的信息、吶喊、恐懼、渴望是什麼?而唯有當我們明白這一點的時候,才會看到,福音是有話要說的,而且這福音是有能力來回應這些人的恐懼,這些人的渴望,這是我聽到第一個重點,首先需要讓福音來更新我們,我們才能夠好好的去回應這個文化,
第二,我很想問的是,很多時候我們想到宣教,想到的是偏遠地區,想到的是遙遠的地方,當然那很重要,而且我覺得國倫哥並不是說那裡不重要,因為國倫哥自己第一個植堂,就是在淡水在台北的邊緣,我想,這兩個不見得需要是二選一,而是都需要;我們很多的探討,都在討論鄉村或遠方的福音的需要,可是面對我們的城市,特別是這種巨型城市的中心,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時,很多的牧者包括我在內,可能都會覺得,這群人真的需要福音,可是他們不覺得他們需要福音,就是我們從外面來看是這樣,因為他們有政治權利,有經濟實力 ,他們過得生活可能是很多人很羨慕的生活,很多人一生追逐,努力工作、讀書、賺錢,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在他們的位置,而這群人當中,他們很多也不覺得生命有什麼需要,或者這可能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沒什麼需要,對生活的動力、意義都覺得很迷茫。
國倫哥在101植堂超過十年,可不可以稍微分享一下,也許他們不見得自認為是菁英,但在外人看來是社會菁英的群體,你認為,福音的切入點會是什麼?在這樣的文化中的人,他們內心的一個渴望、需要及懼怕是什麼?
黃:我講一個故事,我第一次被邀請到一個金融機構的總部講道,等於是在他們董事會的會議室,面對一小群的人,都是職場上的領袖;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其實非常緊張,因為我不曉得他們需要什麼、我能給他們什麼?記得那天是下午兩點的聚會,我從淡水開車來台北,大概一點半就到了,我想,提早到要預備一下,結果兩點的聚會,這些人大概兩點半才到,中間整整快要有一個小時, 我一個人坐在會議室,真的是天人交戰,前面一本聖經,然後一直在跟神對話,我到底在這裡幹什麼、我能跟他們說什麼?正在焦慮的時候,在等待的過程,神對我說話,祂說,你有一個是他們沒有的。我說,我有什麼是他們沒有的?結果神回答說,是祂的道,神的道,就是祂的福音,我聽到後,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所以那天聚會一開始,我突然忘了他們是誰,但記得我是傳道人,我是來傳講神的話,傳講福音的那一位,其實我也不認識誰是誰,每個都是什麼總經理、董事長,或者是什麼老闆,因為忘了他們是誰,所以就滔滔不絕講聖經跟福音,稍微有點認識我的人,會知道我的講道的方式比較強烈,比較激動,我那天又是那個樣子,沒想到他們得到很大的幫助,他們非常喜歡,我原本想說反正就去一次,結果第二次、第三次,常常被邀請,這些當年坐在那個會議室的人,現在絕大部分都是101教會的核心成員。
無論多麼有影響力,無論多麼成功的一個人,無論你是誰,基本上還是人,其實遇到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是一樣,需要都是一樣。今天醫生跟你說,某某先生某某太太你得了什麼病,你的恐懼跟慌張不會因為你是董事長,或你只是個小職員,就有不同,那種害怕跟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是一樣的,不是嗎?人們在關係上的困難與經營破碎,親子、婚姻、健康,或者是他們也有財務的問題 ,很多人是得不到,但他們更多是得到了,怕失去,都是一樣,福音就是在面對人的這些最核心、最基本的問題;但是你一定要明白,其實我覺得現在最困難的是,傳道人自己的問題沒有真的被解決,然後要拿這個福音去解決別人的問題,這真的是非常為難的事。所以我要講,人們的需要都是一樣的,其實我們在101教會面對的,除了職場上、各行各業的領袖,還有蠻大的比例是演藝圈藝人、音樂人,還有許多家庭、年輕人,所以這個教會的組成其實五花八門,在他們的專業裡都是佼佼者,但是他們都需要福音。
我再講一個故事。我們在101已經十三年,我兒子跟著我們在教會,看到各式各樣、光鮮亮麗的人,有一次他想跟著一個藝人去看他的店,是夜店,因為孩子都會好奇,我就說好,結果那些音樂、燈光、情調,加上每個人都穿得很亮眼,讓他完全陶醉在裡面,但我們的藝人弟兄告訴他,你覺得這個很不錯,很吸引人嗎?你不要忘了,我們這些人搞到最後,還是要去找耶穌,為什麼呢?因為你看到這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你想想,在你旁邊的所有這些叔叔伯伯們,為什麼都去找你老爸呢?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聽到福音,福音才是真正的答案。我覺得這對我兒子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我跟他說,那些聲色真的沒什麼,他認為我根本不瞭解,我不懂才這樣講,跟他們完全是從那邊往這個方向走,不是一個,是很大部分的人,而且都是佼佼者,大多是第一代基督徒,都在這個教會受洗歸入基督名下,他們都說,無論你覺得我們多麼成功,我們都需要耶穌。我覺得這對我的孩子,帶來極大的祝福,第一,他們看到這個世界長什麼樣子,第二,他們聽到最核心的那個聲音,這一切是空的,你需要的是福音。
跨越宗派、門戶,教會要一起才能走下去
董:剛才這兩個故事也提醒我自己,今天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這個文化,給我們很多成功的樣貌跟模板,好像我們都需要表現得像那個樣子,才是成功人士,才是值得尊敬的,但是當大家都在追逐這些的時候,其實每個人裡面,都是非常疲累的,也非常沒有安全感,而唯有我們真的認識明白福音,我們才願意去卸下我們的武裝,所以它不單單是個人生命的更新,也是一個群體的更新,也更新我與他人的互動方式,我不再需要隨時隨地帶著武裝,拿著我的名片、拿著我的頭銜,而是這些頭銜都會過去。
這也讓我想到24歲剛出來服事時,當時我的主任牧師是陳逸豪牧師,第一年服事完之後,我想要改變、想要成長,於是主動請問他,我有什麼地方可以更好,逸豪牧師講了很多,其中一句他笑了笑說,家驊,你有些恩賜,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當你的身體你的心智,都無法讓你去使用這些恩賜的時候,你的價值到底在哪裡?也許你今天是一個很會講道的人,有一天你可能會老年失智,可能會生病,講不出話來,你是一個很會寫作的人,有一天你根本沒辦法寫東西,當你的心智不能清楚明朗時,你的價值在哪裡?逸豪牧師的提醒對我影響很大。
就像國倫哥講的,有時候做為一個傳道人,我們還是很被社會文化的期待所驅動,就是要表現,我需要表現得好,需要今天的服事成果被大家看到,被大家肯定,覺得我是有價值的,但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先認識,我們是因著恩典,是因著對耶穌基督的信仰而被接納的話,那麼我們在傳福音的過程當中,雖然還是可以講出這些教義,可是我們的言行舉止,我們所創造出來、所帶出來的團隊文化大概就不會是以福音為中心,也許我們會說福音,會講福音,但是我們的生命,卻無法反映福音為中心。
我想這可能也牽涉到第三個,國倫哥提到凱勒牧師的神學異象中的DNA––福音、城市跟運動。今天教會要能夠放下自己的自我中心、組織中心、堂會中心、宗派中心,為城市的共善而齊心擺上,有一個很大的需要就是「跨越自我」,因為大家都一定會問,我投入了這個對我有什麼好處,就算不在開會的時候問,可能心裡也會問,這對教會的成長有沒有什麼好處,而且可能很現實的是,他需要向他的長執會或長老們交代,花了時間、花了錢,參與這個東西,到底對組織的好處是什麼?我相信國倫哥在推動植堂時,可能也會發現,面對跨教會跨宗派的連結,台語形容有很多「眉眉角角」,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真正的連結起來,成為一個影響城市的福音運動,這當中哪些是我們需要誠實面對回應的,有哪些好的操練或者一些好的經驗可以分享,讓各地的華人教會也能跟從?
黃: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以前剛開始出來服事的時候,我是一個專門帶年輕人的青年傳道,從中學開始帶起,可是很多時候,這些年輕人從國中、高中到大學就不見了,尤其是那些愈是沒跟這個世界互動的,到大學看到這個花花世界,瞬間就被帶走了,所以很大量我們所培育的年輕人,到大學全部都流失了,然後只有很少的比例的人再回來到教會裡。我兒子有一天到一個非常富有、非常成功的弟兄家,他看到最好的車子、看到所有一切都目瞪口呆,這位弟兄就跟我兒子說,這一切都是垃圾,沒有價值,為什麼?因為我擁有的這一切,卻活不下去,如果不是因為你父親的教會或是福音,我根本不在這裡。我兒子聽得一楞一楞,他想,這些都是垃圾嗎?你可不可以把一些垃圾給我?我的孩子每一個到大學前,因為跟這些長輩們常常互動,耳濡目染,聽到愈來愈多的人說,耶穌才是一切的答案,那真的是帶出不一樣的意義,很多人說,你講這些是因為你酸葡萄,你沒有所以才這樣講,但是,當有經歷又擁有很多的人承認耶穌,真的幫助我們下一代也有不同的看法。
至於為什麼教會要走在一起,我有一個強烈的感覺。疫情前,很多教會已經有些問題,只是不太明顯,大家都還是可以想辦法維繫,可是疫情一來,很多人不能來聚會時,就像你講的,一個傳道人不能講道或不能寫作,他的價值在哪裡?當一個教會沒有禮拜天的主日聚會時,剩下的價值又在哪裡?這就是很大的問題所在,到現在疫情後,很多教會基本上走不下去,或者很多人就看到別的教會,以前本來沒有機會,但是因為在網路上,他可以看這個教會、看那個教會,很多人就流失了。北美一個非常大的教會的牧者告訴我,他們教會怎麼樣強盛,但疫情後,回來的人不到一半,那些其它不如他們強盛的教會,不就更嚴重了嗎?
我覺得答案就只有一個,就是今天教會真的要走下去,絕對不能各有門戶,就是只顧自己,可能當初一個教會自己可以維繫生存,現在可能要五個、十個走在一起,說不定還可以再往前,還有機會繼續下去,可是我們總是太焦慮,想要維持住自己,但是這真的是符合主講的,一個人想要保留自己、救自己的時候,反而失去,當他願意給出去,反而真的得著。
Redeemer Church是長老教會,在紐約曼哈頓最世俗化、基督徒最少的地方,居然成為一個大教會,當時大概已經有五、六千人,所以很多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的城市或歐洲的教會都派人來問,你們是怎麼在曼哈頓這麼世俗化的地方辦到的?他們為了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從教會成立一個City to City機構,對城市之間,專門跨宗派去幫助他們明白如何建立教會。
City to City 來找我,想幫助我建立教會,我沒有聽過這種事,而且我不是長老教會,也不打算叫某某長老教會,怎麼辦?他說不用,我說不可能,什麼意思叫「不用」?他說,我們只想幫助你成功,然後在城市裡建造教會,我一直問:你要我做,你的條件到底是什麼?我需要做什麼?我問了很久,問不出一個頭緒,你知道嗎?我傳福音、講神的恩典,可是我不相信教會界中間有恩典,結果他一直說沒有,我一直坐在那邊久久不能理解,後來J. Kyle 牧師說,有啦!我想到一件事情,那時候我就拍手說,對!我就知道,你現在總算要講,我就等你告訴我條件是什麼?他說,你建立教會之後,我們對你有一個期許,就是可不可以跟更多人分享,所看見所經歷的福音,對你帶來的改變,把更多的這些心得跟大家講。他真的只有要求我這件事,所以後來他們在亞洲各地做City to City的訓練,請我去當講員,我一定去,我自費都去,為什麼呢?他只有期待我做一件事情,就是跟更多的人分享。
今天101不是什麼長老教會,也不是什麼CTC,CTC本身也不是一個宗派,就是一個機構,是為了要幫助教會去建立更多的教會,所以我後來發現一件事情,當我經歷了福音,什麼叫做白白的恩典,這些人跟我非親非故,我也不是從他們教會來的,甚至在那之前,我對紐約是完全陌生的,他為什麼要幫助我在台北建立,只是為了福音的緣故,我以前聽到福音,我傳講福音,但我可以說這是我第一次經歷了福音,他祝福了我,無條件幫助我建立教會。後來我有機會幫忙J. Kyle牧師在亞太 Asia Pacific建立City to City,覺得我應該在台灣也成立City to City,才致力於做這件事情,不是因為我有什麼任務,有什麼業務壓力,都沒有,完全是因為經歷了恩典的福音,好想跟更多人分享,這個福音真的是太美麗了,我巴不得更多人來經歷 。
董:你自己也是一個植堂者,然後現在也成立City to City 台灣,甚至在整個亞洲、整個華人世界中,推動植堂運動,很好奇你們的過程是什麼?你們怎麼去幫助有心要植堂的人建立教會?
黃:就像我當年很難相信,紐約的City to City 真的是無條件幫助我,其實現在很多教會也很難了解,我沒有意圖的,只是想要幫助他們去建立他們想要建立的教會;但是我們要跟想要建立教會的人,分享三件事情––福音、城市跟運動,我們想把DNA帶給他,所以我們現在所做的方式也是一樣到處去問,你們教會有沒有想要植堂?請介紹給我們,然後我們有兩週的密集課程的訓練,在這之前我們會先去找人,會做一點評估、判斷這個人是不是適合做一個植堂者,當牧師牧會跟植堂是不一樣的,你可以是一個很成功的牧師, 但不一定可以植堂,植堂等於是一個創業的概念,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們先確認找到要植堂的人,再來就是給他上課,幫助他明白這福音對他個人的關係,這個福音怎麼運用在教會城市、在文化上面,然後怎麼推廣運動,之後我們甚至會協助募款,去幫助這個教會,無論他是單一、沒有宗派的背景,就是完全從零開始,或者是宗派,我們都可以協助,後面再提供一些訓練,就是並肩而行,幫助你可能會遇到的一些狀況問題,直到教會可以被建立起來,這是我們的一個過程。
特別有趣的是,各國都有CTC,基本上都是英文,2019年時我們把它變成中文,加上後來疫情爆發,因為我們開始在網路上有一些曝光,我本來只是要做CTC台灣,現在變成各地的華人教會都來問說,你可以來幫忙我們嗎?所以我覺得我們在歷史裡面一個非常關鍵的時代;2023年大部分的地方都開放,我們為台灣做的就是協助不同的教會去植堂,其實可以往世界不同的地方去,所以我們今年(2023)八月會在紐約市,第一次做兩週的密集訓練課程。因都是講中文,現在就是到處在問,北美或是歐洲、甚至南美,有沒有華人想要建立更多教會,我們可以走在一起,可以提供一些資源,第一,幫助這個新的植堂可以成功,第二,有些教會已經成立多年,想要教會更新,我們也歡迎他們來參加,有人來參加之後,整個教會跟著更新,帶來極大的祝福跟幫助。
所以我們有兩種,一種是植堂者,我們在找尋植堂者,然後也歡迎教會領袖們,你有興趣更多的認識,想要來更新你的教會,我們沒有什麼花樣,就是誠誠實實的來分享,福音對我們的怎麼樣幫助跟運用,把福音放在中心,所帶來的一個爆炸性的影響力有多大;基本上,我們現在正在大量的招募,因為今年(2023)八月這兩週會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們在北美跨出去的第一步,如果不方便到紐約,可以用zoom的方式,如果在北美附近,包括加拿大, 我們還是鼓勵盡量來到現場。
董:我們在這一集的podcast當中,會放上相關的聯絡資訊,如果你聽到了,對這個異象有負擔,特別在北美、歐洲地區,可以直接聯繫,或者也可以透過世界華福中心來連結。
謝謝國倫哥今天分享整個City to City的異象,知道它是一個以福音為中心,是一個關於我們需要來回應這個時代的文化,並且每一個教會需要看到,我們是屬於同一個身體,我們需要彼此來為這個世界,我們所身處的城市的共善來齊心努力,不只是有這些概念跟想法,也看到整個City to City很實際的推動,不論是植堂還是教會更新,特別感謝主,現在有華語的訓練,能夠在世界各地推動。
相關資源:
《21世紀教會成長學》 (Center church : doing balanced, Gospel-centered ministry in your city),提摩太.凱勒 (Timothy Keller)
文字記錄:鄭雅文姐妹
文字編輯:呂昀嬪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