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全世界穆斯林最多人口的國家不是在中東而是在印尼,在這三億多人口中有10%是基督徒,華人和華裔也在這當中占了一千萬之多,印尼華人教會從許多角度來看都被上帝安置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這集邀請到印尼華福聯區的總幹事洪繼育牧師來和我們分享印尼華人教會的挑戰和機會,以及教會更新與創新關鍵的因素是什麼。
李志剛牧師原是工程背景,之後因為接觸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開始致力神學與管理學的融合與對話。神學是領受啟示的人,用人的邏輯言語表達我們對上帝的認識、當我們對上帝有正確的認識,就應該有生命的流露與表達,這則是管理學的範疇。李牧師在香港開拓馬鞍峰教會,從零開始至今九年,他也分享這段心路歷程,在其中檢視理論和實際的平衡,開拓時的艱辛、面對社會運動和疫情的挑戰,一切的理所當然都不再有把握。計畫和變化中,有哪些是我們應該堅持的?請來收聽本集節目精彩的訪談!
教會成員多半女性多於男性。本集節目中訪談天母福音堂的劉幸枝牧師,她由單身女傳道至婚後前往德國華人教會牧會,返台後不僅擔任教會的顧問牧師,也在神學院教書。她從教會歷史的角度分享女性事奉者的喜樂與掙扎,也鼓勵女傳道們更正面的看待自身所面臨的困境與機遇,坦誠而真摯的對話,不論是弟兄或姊妹,都能在自身教會處境中重新對焦調整自己的價值信念!
譚國才牧師是少數有牧會現場第一手的經驗,又在神學教育上不斷進深的牧者。他帶領一間教會在10年間由50人經歷聖靈更新成長為250人,又在第二個10年時面對紛爭分裂,上帝在他的禱告中對他說話──「愛主第一」成為他事奉的唯一出路。譚牧師在本集節目中分享上帝對他的引導和管教,也分享了自己如何看待「神學教育」與「牧會現場」這「二條船」,腳踏兩條船的前進之路中,他又是如何體會主恩豐富!
新冠疫情的持久戰不只影響著個人,也衝擊著教會。然而,它卻像一把去偽存真的雙刃劍,考驗牧者、領袖和教會。提醒牧者緊守牧養之核心── 門徒訓練,深思如何培育出真門徒。疫情共存的處境也推動教會跟上科技時代,為神去得網絡世界的「未得之民」。黃牧師用自己的生命告訴我們,在神手中,一切危機都能是契機!快來聽聽他的分享吧!
「中心思想」決定了一個人、一個組織的高度和長久的成敗。淡江教會禮拜堂「十年磨一建」,莊牧師最願分享的不是籌款的經驗,而是恩典的經歷。神在教會生命中的建造、拆毀、呼召和領受,牧者品格的塑造和培養,「中心思想」的累積、建構和提煉。如今,同時躋身於牧會現場和神學研究的他,話裡話外都透著實幹者的務實、學者的深度、對時間彌足的珍惜和對福音單純的執著。他的生命又曾經歷過怎樣的「十年磨一建」?
為何認識「靈命倦怠」對於職場領袖和建造門徒如此重要?基督徒的服事是一種內在生命的自然流露,內在生命的質素將決定事工的品質。因此留意內在生命,是活出門徒身份至關重要的議題,也使我們在被呼召的各個場域中活出耶穌的形象。因而若缺少對「靈命倦怠」的認識,以至於不知如何克服,便必然會阻礙我們完成事工和實踐神對我們的召命......
領導學是架構,是藍圖,是異象,更是最日常的、知己知彼的智慧。在神國的「已然與未然」之間,領導學給我們角度和工具重新省察自己、認識他人、思考宣教,走近真合一。《視野與領導力》一書,是美國創欣神學院陳俊偉院長多年來在領導方面的經驗積澱。是深刻認真的自我反思,也是他鮮活的生命見證。快來聽聽院長的剖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