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權力
2022-02-24
印尼號稱千島之國,有超過110個民族,也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1965年起禁學華語30多年;又遭政變致使許多華人選擇了「基督教」來填補身分證上「宗教信仰」一欄的空缺。一樁樁歷史事件造成了今天華人教會特有的語言文化格局。
為何數十年的華語斷層卻成為今天印尼華人跨文化融合的禮物?在一個多民族的社會中,教會宣教、牧養、門訓的現狀和挑戰是什麼?來聽聽傅牧師的分享吧!
2022-01-31
教會內性暴力事件頻發,似乎加害者更被體諒,受害者卻被禁聲而被迫轉向社會資源,尋求公義。當受害者只是咫尺之遙,如此的衝擊令人觸目。現就讀於台灣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的郭宇欣傳道,長期關注教會處理性暴力的現象,她將為我們分析不斷重演的劇本背後有何結構性、機制性的問題。解讀如何不弱化、不單純的信仰化、亦不常態化受害環境,做到防患於未然。來聽聽她的分享吧!
2021-09-16
當我們回溯歷史時,宗教改革為教會帶來突破性的更新,卻也導致羅馬天主教內部的鬥爭,分裂出基督新教,並引發許多革命和聖戰。時至今天,教會醜聞也時有發生。無可否認,教會同樣擁有黑暗和暴力的一面。有些人目睹一切,甚或身受其害,最終黯然離開教會。然而,也有一群人,堅持留守到最後。到底,教會值得愛嗎?
這一集,新加坡神學院謝木水院長將為我們簡介他剛出版的新書《愛教會到底?!》回溯宗教改革的根源,如何幫助我們反思教會分裂、教會權力和政治的問題?聖經的權力觀是如何的?歷史既成過去,我們如何直視和處理過去的黑暗、暴力和傷害?面對現實中教會濫權,無論是性、金錢、和權力的軟弱,我們應該怎樣面對?教會濫權的問題,可以被修正嗎?為何經歷過教會人事物的黑暗面以後,依然有那麼多人選擇留在教會?面對受傷和失望的信徒,謝院長有什麼話想說?直視教會真實的面貌,我們又該如何抉擇?
2021-08-05
馬來西亞是融合了馬來族、華族、印度族和其他原住民族的多元社會,也是全世界最多宗教共存的國家之一。多樣性的種族、語言、宗教和文化共冶一爐,引發張力,讓「種族分離」成為了馬來西亞長久以來關注的議題。不少當地政治家提倡理性政治的觀點,也有宗教領袖嘗試進行公共對話,促進社會融合。然而,公共交流始終停留在學術和精英階層,無法進到廣大階層。
有鑒於此,馬來西亞神學院學生主任張俊明牧師嘗試從公共神學與靈性的角度切入,提出基督教對族群分離問題的觀點,嘗試彌補理性和情緒政治上的缺失。基督徒到底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回應種族共融的目標?又如何利用「由下而上」的觀念來促進族群和諧的長久遠景?馬來西亞的基督徒或教會在面對政治與宗教張力需要克服哪些瓶頸?公共神學觀點是否能為馬來西亞的實際狀況帶來新的出路,並最終實踐大使命?這一集,讓我們一同虛心聆聽、彼此學習。
2021-05-13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報業風氣惡劣,甚至淪為政治工具。一群新教牧者組織起來,就責任、公正、公平、尊嚴等價值觀激發討論,引伸了1923年美國報業自律公約的出現 (後來稱為「新聞業者倫理信條」(Canons of Journalism))。100年後的今天,新媒體大肆興起,一群中國基督徒在2014年提出了「中國基督徒互聯網公約」,呼籲信徒在網絡中謹慎言行,見證上帝,多達30萬人聯署。
隨著科技的推進,社會進入了人人皆媒體的時代,而教會也越來越注重媒體性和公共性。面對漫天散播、海量般真假的資訊,新媒體仿佛危機滿佈,卻又是不得不進的重要領域。兩份公約相隔100年,卻都見證了教會如何透過參與公共倫理建構來影響媒體與社會。這一集,安平牧師將帶領我們重新思考教會在建構與使用媒體的角色。作為基督的門徒,我們又該以抱著怎樣的心態與倫理觀念來擴展新媒體禾場?
2014-12-18
初到工場不久,於一次宣教團隊會議上,當時的隊長竟說:「神喜悅多妻制!」之後他便娓娓道出所羅門和大衛既是大大的蒙神喜愛,兩人都是多妻制的奉行者……這制度在穆斯林群體中是需要的,因他們必須殷勤接待訪客,多位妻子才能應付!當時只有二十六歲的我,是剛到工場實習的宣教新丁,面對......
2013-04-05
政治和經濟是現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力量,也因此成為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爭奪控制的目標,而衝突往往是在這兩方面發生的。政治及經濟是社會中兩個重要的社會文化系統,對宣教有著深遠的影響。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而言,政治是......
2009-08-08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部於2008年年初發表的《2007年全球都市化展望(修訂)報告》指,預計至2008年年底,全球超過一半人口居於城市,故全球城市人口達34億,這是人類史上首次出現城市人口超過農村人口的情況。據推測,到20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