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71 訪談廖泉添弟兄:「工廠」即「工場」
嘉賓:廖泉添弟兄(新加坡職場基督徒網絡創辦人)
主持:董家驊牧師
教會與職場生活之間的張力及對工作價值的困惑
董:今天邀請到來自新加坡的廖泉添弟兄。他是一位企業家,認真的探索如何回應上帝在職場給我們的使命。他將分享過去二十年的心得經歷,如何在破碎和真實有苦難的世界中,透過「工作」參與上帝使他與萬有和好的工作。第一次知道你的名字是閱讀洛桑職場事工(workplace ministry)的文章。請簡單的自我介紹,以及如何投入職場事工?
廖:在北美讀書時,我開始在校園團契接受裝備。1990年參加Urbana Conference,最後一天呼召時,問到是否願意委身做傳道人、牧師或職場事工。因為當時要回新加坡服兵役,當下不可能委身任何事,所以就選擇職場事工,即便那時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我開始工作之後,在一間40-50人的教會聚會,星期五、六和日的時間,都給了教會。當時工作和教會之間一直有張力,教會要我回去幫忙,但是工作剛起步的時,也有很多東西要學。兩年之後,我在另一間公司當業務經理,第一天開車到廠房時,神跟我說:「這就是你的宣教工場。」在那裡有一千五百多個工人,來自十五個不同的國家。於是我跟兩位同事在公司開始禱告小組,每個星期三查經和禱告,兩年內增加到十三人。四年後,仍然感到工作和教會之間有張力。教會講很多的道理,但很少說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另外一個心態覺得,我好像是神國度裡的二等公民,因為被推崇的都是牧師或傳道人,我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呢?心態開始不平衡。第三份工作在加拿大魁北克,因為工作步伐比較慢,也可以準時上下班,就有時間回想過去四年,在新加坡工作的情況及對神學的認識。讀聖經時,看到很多關於工作的經文,但在應用時又有隔閡。要怎麼去做神的僕人?心理很掙扎也沒有找到任何的教導。
受職場神學啟發開始推動職場事工
廖:這樣的困惑持續,直到遇到美國IVCF的副總裁Pete Hammond,他在七十年代就開始推動職場事工(職場事工的三個元老就是Paul Stevens,Robert Banks,Pete Hammond)。在新加坡時碰到他時,介紹我看Paul Stevens 的《The Other Six Days》。看完之後得到啟發:職場工作的年輕人,在找尋生命目標時,不一定要成為牧者或宣教士,一樣可以在職場上為神做光做鹽。
董:遇到這樣的翻轉後,接著發生什麼?
廖:回到新加坡後,找到以前教會的牧師,我說:我想開始一個新的職場事工,但我沒有受過神學訓練,很多時候聖經看不懂,你可不可以陪伴我走這趟旅程,做我的導師?之後一年,每個月花時間討論解經。這個過程結束後,他說:你的詮釋沒有錯,只是在過去我牧養的兩、三百人中,不會有人用這樣的方式來讀這段經文。這讓我知道我走的是對的路,決定開始職場事工,並且我感到這個事工需要有問責制,避免一個人在這條路上走歪。我就回到新加坡畢業生團契,和長執及教牧一起在畢業生團契開始職場事工,同時我也在職場繼續工作。
董:這是從哪一年開始?
廖:2001年10月31號,就是改教運動日。因為改教運動裡面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是,把神的話語交還於神的子民;第二是,把神的工作交還於神的子民。聖職工作不在局限於某些群體,而是信徒皆祭司的概念。
如何實際推動職場事工──以族群的觀念看待職場工作者
董:你在2001年開始職場事工。2004年洛桑福音運動,你也開始參與當中的職場事工。回顧這過去二十年,職場事工、職場神學這個領域有哪些進展?
廖:現在更多人聽過職場事工。2019年世界職場論壇,普林斯頓大學Faith & Work Initiative的David W. Miller在開場時說:「我們必須從從”wow”到”how”」。職場事工的概念很好,很多人驚訝於為什麼以前沒有人想過?如果每個基督徒都能在職場做光做鹽,我們可以改變這個世界。這不是一個進化而是改革,教會的改革、社會的改革,乃至世界的改革。但更具體來說,怎麼做?我們需要花時間思考,如何在不同的國家、文化、種族和語言,完成這個使命。現代社會也可以用職業去分類人的族群,例如半導體或醫療體系,不同的工作領域就是一種族群,用的名詞、概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不一樣。
董:有一次在飛機上,旁邊坐了一位非洲人。開始時想說:跟非洲人應該沒有什麼共同的語言。後來發現,我們都是做神學教育的,在接下來的旅程上,我們聊的很開心。即便在不同地方,但當我們的領域類似時,很多的語言、話題和思維是可以互通的。
廖:Vocation is a new tribe and nation. (職業也是萬「族」萬「邦」)
董:過去用文化、語言或種族來說區分人群。我們要去為基督得著哪些人群?今天在職場上,不同的職業和領域也是類似的概念。
透過聖經的主題與社會生態系統探討職場基督徒的意義與挑戰
廖:所以在思考「how」的時候,在洛桑中我們用聖經的四大主題:創造、墮落、救贖跟新創造,並且將人們分不同的行業,每個行業又分不同群組,讓他們彼此溝通討論。針對行業的文化和挑戰,來了解他們的世界觀。我們也運用社會生態模型(Social ecological model)所設計出的職場基督徒網絡的「5P」:個人、組織群體、產品或服務、地方和政策作為主題,分別討論:神要我個人做什麼?神要這個組織或這一群人做什麼?產品的目的是有?產品原材料從哪裡來?最後,行業裡有什麼不好的文化?要如何去救贖回來?把最壞,最不好的影響減到最低。
董:剛才提到用神學的四大主題,及社會生態系統來看每一個行業。首先是個人和組織的責任及呼召。其次,關心我們產出的服務或產品,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第四是地方,我們的工作實際影響到哪些地方?哪些人?最後是大環境的政策,有哪些是需要被更新的?
廖:舉例來說,神現在給我的呼召,是臨終護理院的執行長。如何克服自身不足的地方?如何更新自我?如果神要新創造時,我要達到什麼目標?其次,這個組織的目的,是照顧臨終病友,我和組織的使命是什麼?第三,每個產品或組織的任務,是否合神心意?如果不吻合,在哪一方面不吻合?救贖的部分是,我們怎麼對待客戶、病友或其家人?如何更好的照顧他們?也可以看到我們自己,例如:如何給員工比較好的待遇?在產品和服務上,我們要提供哪方面的產品和服務?例如:早期都是癌症病人,現在看到更多腎衰竭或呼吸道困難的。我們要想新的服務來看護他們。地方就是,如何去協調社區的醫院?如何對待供貨商?最後就是政策,新加坡這產業裡,有什麼需要改進的?要如何跟相關政府機構協調?以上這些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基督教世界觀。
董:職場事工是一個新的概念。當我們具體的去想如何活出來時,它又是很細緻的。每個行業很不一樣,不能把理念直接套用。從個人、組織、產品服務、觸碰到的人和地方及文化和政策結構。每一項,都可以從它一開始被創造的目的?出了什麼問題?哪些地方可以被救贖?它應該是什麼樣子,才能彰顯上帝對這個工作的心意?一方面,幫助我們整全的重新看待工作。另一方面也看到,每個領域都有特別的挑戰。
廖:這四大主題裡,其實任何的主題討論都可以把他放到其中一個格子裡面。
董:講到政策時,每個國家、每個地區有它獨特的政策。你們推動十幾、二十年之後,有沒有文獻或其他的東西,可提供給其他地區參考?
廖:暫時還沒有,因為這個想法在去年底才開始出來。我從2019年到2021年,讀完公共衛生碩士後,神給了奇妙的啟發:如何將碩士學到的理論,跟社會理論結合在神學思想、教會增長和轉型。
董:你分享的這些,對於聽到這集播客而且對此有負擔的職場基督徒,提供一個很好的框架去思考與實踐。
職場事工的瓶頸:被忽視的勞動階級、無薪工作者及現代奴隸
董:以上我們談論過去二十年的進展,那你認為今天是否有遭遇哪些瓶頸?
廖:第一個,在討論職場神學的時候,比較多討論一般白領的工作,很少討論藍領、勞動階級在職場碰到的挑戰。其次,常忽略無薪的工作,例如:在家裡教養小孩或是看護病重的長輩,這些都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一天二十四小時、一週七天。從教會的角度要如何支持他們?如何讓他們知道,這也是神給你的服事?還有奴隸的議題,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統計,大概有四百萬的人口,是在現代奴隸制的工作環境下工作,七成都是年輕女性。教會很少碰觸這些社會的議題!整全的福音,不止口傳,而是用福音的教導活出基督的生命。所以這些領域是一個很大的瓶頸,是教會沒有看見的地方。
董:談職場事工時,大部分是談商界或策略層面比較高階的領域,比較不會談日復一日、勞工性的工作。我們會用小故事來說每個工作都有意義,例如:當工人在砌石頭,看到的是一塊石頭,還是一間教堂。實質上,我們比較少更進一步探索,木工、賣麵或賣便當的,他們工作的意義是什麼?我也想進一不談,剛才提到全球約有四百萬人的工作是奴役的工作,什麼是奴役的工作?
廖:這些人一般是每週工作七天、沒有休假時間、住在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很多時候他們是工作來還債,沒有真實的薪水。在洛桑也有成立專門的機構面對這些議題。
董:過去二十年,越來越看重職場事工和宣教。但容易忽略的是,工作不只有榮耀的一面,也有破碎的一面。你最近在教的一門課就是跟這個有關,請簡單分享這門課是什麼?
廖:從創世紀第三章,一般看到的是,因著與神的關係破損而墮落,但這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們也失去對自己的認識。其次,人與人、男與女的關係也墮落,本來應該是相輔相成,但卻變成主副關係。在伊甸園裡,人與地是協調的,墮落之後,人要流汗工作才可以得到食物。最後,地與地的和諧也破損,所以出現自然災害。所以人類的墮落,不單單影響人跟神的關係,也影響整個被造世界之間的和諧。耶穌的救贖,不單單救人,也救宇宙萬物。
董:人墮落帶來的影響是全面地,耶穌的拯救要恢復的也是全面地。過去我們的焦點,放在人與神關係的破裂跟恢復,當然這是一切的基礎。但比較少去探索,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救贖的工作、三天後復活之後,又如何恢復我們跟自己的關係、我們跟他人、男女之間及我們跟土地的關係。
職場事工的瓶頸:沒有以神的眼光看待成功和失敗
廖:另一個瓶頸是,對成功和失敗的定義。教會中的聖俗二元論衍伸出很多問題,導致我們針對不同的行業分割不同的階級,在這個階級中最神聖、上層是傳道人、牧師和在教會工作的,其次是醫生、護士、老師,再來就是一般的工作,最差的就是業務、律師、經商。但是跟我的學生探討時,世俗世界則是由物質驅動的階層,所以最上層是醫生、律師、教師、護士,美術和不賺錢的專業行業在下層,牧師和傳道人在更下面。
董:我在讀大學,跟父親提到想當牧師時,他曾勸:「兒子,你再想一想,當長老也可以服事。一邊工作、一邊在教會。不需拿那教會薪水,不用為五斗米折腰。」要去美國念神學時,我父親在教會遇到一個人,他說:「董長老,把兒子培養到大學畢業,去讀神學當傳道人,蠻佩服你們家的犧牲奉獻,真的不容易。」我父親說:「兒子能回應上帝的呼召,不是最美的事情嗎?」聽到他回答別人時,我心裡蠻感動,他以不一樣的眼光看事情。
董:的確,在華人教會當中,有聖俗兩套不同的標準,來區分職業高低。一套是宗教的標準,另外一套是以錢賺和社會地位為標準。這兩套標準有時是顛倒的,但同時存在我們的信仰當中,面對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我們在談職場事工時,是要大家都要成為律師、醫生才是成功的見證嗎?不能做社會大眾,比較看不起的行業嗎?
廖:聖經從沒有以成功或失敗的角度,去看個人的工作。聖經中只問:你是否忠心你的工作?如果神呼召你去當牧師、傳道人、律師或賣小吃,就盡量去做,把它做好,在你的領域做光做鹽。就像保羅,大部分的時間不是在傳道,而且織帳篷。透過織帳篷的生活,看到他的見證。如果講的跟活的不一樣,就失去了見證。另一方面,我們不可變成超級英雄,要認清自己身上的刺、自己的軟弱。保羅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但還是非常忠心和信實的僕人。
董:當我們忠心於上帝時,不是應該多結果子嗎?我們看的跟上帝看的果子可能不一樣,我們看重的可能是升遷、薪水和事工的果效。那些被呼召而且忠心的牧師,最後在牧養上覺得自己很失敗,或是被呼召從商,但遇到很多挫折和挑戰。忠心沒有果效有價值嗎?你會怎麼回應?
廖:我會以兩個聖經人物回應:耶利米及何西阿。耶利米在整個過程,都是被逼迫的,傳講的預言沒有人聽,最後還被自己的皇帝欺壓。何西阿是年輕的牧師,娶妓女為妻,婚後配偶還是繼續從事娼妓工作。以教會的角度,會把這牧師辭退,但神要他們繼續為祂做見證。所以我們必須從神的角度看果子,果子的定義是人的成功?還是生命中親近神?
基督徒當以流散被擄的角度看待我們在社會中的定位
董:之前聊天時提到,職場神學有兩種不同思考模式:應許之地和流散被擄。請解釋這兩種思考模式的差別。
廖:差別在於心態:傲慢還是謙卑。有些神學家用七座山,比喻應許之地,要克服七座山、建立神的國、推行神的政策等,一種基督王國的思維。但在歷史中,在世上的基督王國有時是很腐敗的。以流散被擄的角度看職場神學,其本身光和鹽都不需要太多,但效益卻是很廣泛。不需要有基督教的政府,例如:在美國,很多基督徒想要建立符合基督徒價值的法律與制度,好像這樣社會就會更好。但放眼全世界,基督徒在各個社會中是少數族群,從少數族群的角度,要如何活出基督的生命和價值觀,就必須從流散被擄的角度出發。如同當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時,耶利米先知鼓勵他們,要在當地居住、建造房子、生養眾多,而且要成為當地的祝福。最好的流放典範是,但以理和他的三個同伴,被外來勢力侵略後,在外來勢力的政府裡當官。以色列人如何看待但以理他們?但是,他們反而在其中活出神的見證,使當時的皇帝要敬拜但以理的神。
職場事工最終目的乃是讓各行業的基督徒都能回應大使命
董:今天的最後,我們也想來談論,職場事工不只是為了職場本身,也是為了當很多地區越來越難以傳統的宣教或牧師的身份進入時,我們如何有創意的去接觸沒有聽過福音的群體?
廖:在洛桑運動時,葛培理牧師提到:「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當時的構思是,辭去現在的工作「去」到陌生的地方傳福音。但是在馬太福音裡是“as you go”,跟著你的工作、你的生命,去到不同地方都可以去宣講神的福音。華人是很喜歡經商的民族,而且在世界都可以生根,所以華人如果能藉助我們原本就擅長的行業,就可以把福音帶到不同的國家。
董:華人的基督徒其實即便不是為了福音的緣故,早已就分散在世界各地。而在馬太福音裡原文的分析,「go」(去)是一個分詞,更好的翻譯是「as you go」,不論去哪裡,凡所到之處就把福音帶過去,並在當地帶領人做門徒。所以我們看到職場的弟兄姊妹,也非常有分於普世的宣教運動。
廖:可以用基督徒的五重身分構思,第一,我們是神的兒女。但很多基督徒感覺自己只是普通人,而不是神的兒女,在構思裡面已失去自我。另外還有是先知、祭司、君王,最後是使者,所以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身分與責任,把神國度的文化價值帶到世界各地。
相關資料:
- 《The Other Six Days》,R. Paul Stevens
- 新加坡職場基督徒網絡
- 國際勞工組織
文字記錄:洪楷明弟兄
編輯:曾伊翎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