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華人教會

照著《聖經》的記載,末世的末期臨近時,世界肯定會面臨更多痛苦與災難。按照世界人口危機委員會於一九八七年在一百三十個國家中所作出的國際人類痛苦統計調查,顯示世界69%人口的人生或高度痛苦中。1 為此在這末世末期,當人類的災難與痛苦指數掀升,信徒除了自己敬虔與謹慎度日,還必須具備怎樣的心態來面對末期時代的宣教挑戰呢?
亞伯拉罕邊牧羊邊建立信心的家族與群體;約瑟以其智慧與才幹拯救整個時代的經濟危機;大衛是罕見的軍事與政治領袖奇材;所羅門以建築見長;但以理是老成治國的可靠幕僚長;保羅織帳棚的技巧一定不輸他的佈道才能;呂底亞製作的紫色布匹可能是時尚首選。這些構築基督信仰殿堂的基石人材,同樣以其專精的職場能力貢獻社會與時代......
基督徒的宣教源自宣教的三一神。聖父差聖子來到世間,聖子升天後,聖靈以保惠師的身分被差遣接續聖子耶穌的宣教工作,而門徒藉聖靈的幫助,開展「使萬民(即各民、各族、各國、各處、各方、各界、各階層、各組織、各網絡、各社群、各行業等)作主門徒」的普世使命,務求讓天國具體地臨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福音午餐會是香港商區福音使團(下簡稱商福)的主要事工之一,已有二十多年歷史。我們藉此服侍了數以千計的職場信徒,並曾向數以萬計的職場人士分享福音。究竟福音午餐會是一項怎樣的事工?它又如何發揮職場宣教的功能,將福音在職場上傳開?
銀行界的文化使我這位初生之犢楞住了。從業員活在物競天擇的環境中,大家互相猜忌,不易相信他人,只相信自己;有些人則見利忘義,為了「生存」、「上位」而不擇手段;且迷信風水、命理,認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銀行界是百業之母,每當經濟起跌,必首當其衝。風光時就意氣風發,名成利就;失意時便頓失所依,見盡人情冷暖......
很多人以為帶職宣教是指平信徒每年拿出兩週假期到第三世界國家短宣。無可否認,這是帶職宣教的一部份,但我們不能忽略每年餘下的五十週的真正帶職宣教任務。究竟現今教會如何向會眾提出指引,使平信徒明白何謂帶職宣教呢?教會又如何推動及訓練這支强大的生力軍,履行我主耶穌基督的大使命,將福音傳至地極呢?
香港和澳門成為中國大陸經貿通商的窗口,很多往來外地的商品都以香港及澳門為中轉站,故香港和澳門也是中國大陸貿易商品的平臺。今天,香港和澳門已先後回歸祖國的懷抱,面向中國大陸十三億同胞的寶貴靈魂,香港及澳門教會更扮演著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作福音工作的流通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