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宣教

領導學是架構,是藍圖,是異象,更是最日常的、知己知彼的智慧。在神國的「已然與未然」之間,領導學給我們角度和工具重新省察自己、認識他人、思考宣教,走近真合一。《視野與領導力》一書,是美國創欣神學院陳俊偉院長多年來在領導方面的經驗積澱。是深刻認真的自我反思,也是他鮮活的生命見證。快來聽聽院長的剖析吧!
談到街舞 (Street Dance),人們往往聯想起美國黑人文化,甚至暗黑的幫派文化。然而隨著網路、娛樂、影音平台的發展,街舞開始普及,年輕一代更致力結合敬拜和信仰的元素,發起舞蹈宣教的事工。這一集訪談的對象是年輕又有活力的方逸熙弟兄 (Eric)。他從大學時代開始學習街舞,其後到韓國交流時被燃起對舞蹈宣教的火,回來後更加入了舞蹈機構D.O.G Power (Dancers of God),與一群同樣帶職事奉的年輕同伴一起到外地短宣,也到教會、監獄、中小學表演和舉辦工作坊,傳揚基督信仰。 舞蹈和信仰有何關係?藝術宣教到底是什麼?街舞文化與基督信仰相違背嗎?兩者怎樣融合?舞蹈如何引入信仰?任何人都可以用舞蹈來敬拜嗎?用藝術做宣教更有果效嗎?以舞蹈作為事奉能養活自己?上帝創造的兒女擁有各種各樣的恩賜,這一集讓我們一窺舞蹈、信仰、宣教之關的奧妙之處!
談到科技和創新,一般人不會很容易聯想到基督信仰。可是細想之下,全宇宙最偉大的創造者肯定非耶和華我們的上帝莫屬!神按照衪的形象造人,讓人充滿了創造的天賦和渴望。既是電子科技領航者、創投家又是牧師的陳信生牧師,到底是怎樣從宣教中被啟發創業,再成為成功的創投家?我們很高興邀請他在這一集與我們談談天說說地。他將會以獨有的角度和生命經歷來談談新媒體與科技應用、華人群體合作與溝通、創新與失敗、說故事的文化等等。這一集,讓我們脫下自己的腦袋和固有的思維,嘗試跟著信生牧師跨度極大的角度想事情、看信仰,說不定會有另類的啟發?!
約翰‧斯托得(John R. W. Stott)強調雙重聆聽(Double listening)的概念──「聆聽聖言、聆聽世界」。《使命門徒》Podcast的誕生正是一個呼應和操練雙重聆聽的平台。 在這裡,您將會聽到跨代、跨界和跨文化的聲音。每一集,我們會與一位來自全球不同城市的華人基督徒領袖對話,一起探索當代關鍵的議題和挑戰。我們期待透過聆聽來認識不同的文化,透過了解彼此的差異,重新反思自身處境,並學習以多向的思維去看待事物,激蕩想法、前膽未來! 《使命門徒》是第一個關注全球華人教會趨勢的基督徒Podcast平台!馬上點撃第一集,了解《使命門徒》Podcast的開展和未來節目內容。世界華福中心候任總幹事董家驊牧師將帶領您與全球華人基督徒領袖展開真誠並激盪人心的對話。 放眼世界,洞悉時代;觀看上帝作為,回應福音整全使命!
此處所謂的「多元教會」是指在語言、文字、民族上是多元性質的教會。余有幸在日本東京國際基督教會全職事奉有七年半的歲月,如今雖已退休回臺灣,但在那些年的時日裡,我們夫婦已與長執及眾肢體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仍常湧出感恩與懷念之情......
我服侍的國家是異文化的國家,學習語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天晚上我們看到一家裝修漂亮的餐廳,門外還有英文餐牌,於是決定到那裡吃飯。 豈料餐館內沒有人會說英語,還好我們可以從英文餐牌上點菜。可是,後來我們想要喝熱水,即使用身體語言盡量表達,他們仍是不明白。友人靈機一觸,想到可以從英文餐牌上找到「熱」和「水」兩個字,然後拼湊起來讓他們明白。於是我們......
「如果耶穌基督是神並且為我而死,那就沒有任何犧牲大至使我不願為祂作的了。」(If Jesus Christ be God and died for me, then no sacrifice can be too great for me to make for Him.)一句豪情壯志的話。今年和去年港九培靈研經大會的晚堂講員都先後引用了環球福音會(Worldwide Evangelization for Christ,簡稱WEC)創辦人史達德(C.T.Studd.)先生的這句名言,也是環球福音會的格言......
神向約拿說:「尼尼微城,有十二萬人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神豈能不愛惜呢?」「不能分辨左手右手」,不一定是指身體上的左右手,更可能是指他們未能分辨是非;哪些是神的真理?哪些是魔鬼的歪理?他們都不知道。尼尼微城十二萬人口,神尚且不能不愛惜,何況是緬甸有六千多萬人口,百份之九十以上尚未接受福音,甚至未曾聽聞福音,神豈能不關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