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華福文庫

CCCOWE ArticleLib

Primary Menu
  • 首頁
  • 全球華人教會
  • 普世宣教
  • 神學教育
  • 門徒培育
  • 教會發展
  • 職場使命
  • 電子書
世界華福中心
  • Home
  • 漫談多元教會的限制與機遇|姜寶陞
  • 普世宣教

漫談多元教會的限制與機遇|姜寶陞

此處所謂的「多元教會」是指在語言、文字、民族上是多元性質的教會。余有幸在日本東京國際基督教會全職事奉有七年半的歲月,如今雖已退休回臺灣,但在那些年的時日裡,我們夫婦已與長執及眾肢體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仍常湧出感恩與懷念之情......
2015-10-06
東京塔

作者:姜寶陞(日本東京國際基督教會前牧師)


此處所謂的「多元教會」是指在語言、文字、民族上是多元性質的教會。余有幸在日本東京國際基督教會(下簡稱國際教會)全職事奉有七年半的歲月,如今雖已退休回臺灣,但在那些年的時日裡,我們夫婦已與長執及眾肢體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仍常湧出感恩與懷念之情。

  國際教會是一家多元性的教會,其成員多半來自中國大陸,也有來自臺灣、馬來西亞(Malaysia)、香港、新加坡、新西蘭(New Zealand)、澳洲(Australia)、美國(U.S.A.)等華人或華裔;當然也有許多當地的日本人。非但如此,在年輕的一代,還有許多移民歸化日籍的第二、第三代華裔肢體,他們因為大環境的影響,日語早已成為他們的母語,甚至國際教會在幾年前基於需要而開設日語崇拜,這又是另一種現實。

  在一家多元的教會從事牧養工作,比起單一性質的教會,在教導、事奉、生活引領和溝通上當然也較為複雜;也自然而然的形成某種限制。然而中文裡的「危機」即含有「危險」與「機會」的意思。世上的事情多半是相對的,有限制也就會帶來突破的渴望;但其中的關鍵是要看教會領袖的意願及弟兄姊妹間所建立的共識。弱肢不才,今將一家多元性質的教會所面對的限制和機遇,漫寫如下,以就教於主內先進及同道:

限制方面

一.主日講臺時間上的限制

  因為每個主日的講臺信息,均需要傳譯,在時間上就受到限制。通常一堂五十分鐘的信息,減去傳譯,僅剩下二十五分鐘左右。在國際教會通常是以華語證道,日語傳譯,另外還要加上英語的耳機即時傳譯;易言之,每個主日皆是以三種語言進行信息傳遞。倘若講員一旦時間過長,中午的愛筵、接著的成人主日學及團契時間均會受到影響;甚至會影響到下午主日崇拜的前置作業。

二.在同文化圈中語文應用上的限制

  在華人文化圈中,由於背景的不同和習慣上的使用,雖同屬中文,但亦有許多不同。記得我頭一年剛到國際教會報到不久,在一個小型的聚會中,我無意間使用了一個名詞「淪陷」(此名詞是習慣上的用法,並無惡意);結果散會後一位大陸籍的會友很客氣地對我說:「牧師,你能否用一個中性名詞,我雖然不期望你用解放,但也不想聽到你用淪陷!」這雖是一件小事,但我還是非常感謝這位會友的直言;為了教會的合一,我以後在講臺及溝通方面的名詞運用上也非常小心。

三.在不同民族間靈裡交流上的限制

  不同的民族,由於歷史文化的背景有很大的不同,當然會形成某種差距;我想這在世上各民族間是一種自然現象;特別是中、日兩大民族,因為近代史上所發生許多政治上的事件,在肢體交流上也會形成某種限制,不易深入。這方面固然由於語言上的不足(日常會話與文化性語言區別極大),限制了交流上的通暢;然而更深層的因素是歷史形成的隔閡,雖屬主內肢體,但言語間有顧忌和保留,以致無形中影響生活上的深交(當然,少數人也有例外)。

四.外拓性向上的限制

  一家多元性的教會,由於民族不同、文化圈的背景相異等因素,漸漸形成了較為內向型的教會。這話怎麼說呢?由於多元,基於歸屬感及心理安適上的需要,自然形成了唐納德.馬蓋文(Donald McGavran)所說的純單元(people group)現象(純單元也有翻譯為類群)。

  國際教會是一家連孩童在內大約四百餘位會友的教會,已歷五十七年歲月;以其現有的財力及人材,應該更加突破才是!但是由於形成的純單元,肢體間有其早已自然建構成的內聚力現象,對外拓殖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某些心理限制。

機遇方面

一.伸展性的多元化,有助福音的廣傳

  一家多元的教會,其成員大多來自不同的區域、國家和民族,這是一家不容忽視、伸展性極強的教會。試想這些肢體將來不管甚麼因素,或回國、或移民別國、或因商貿關係出差異地;他們所接觸的領域一定比單一教會所接觸的範圍要寬廣,其影響力也就自然深遠;尤其中國大陸幅員遼闊、民族多元,在福音上更需要多元性質的教會成員做後盾。因此,如何傳遞這樣的異象、如何培訓信徒都能成為帶職宣教士,是多元教會今後應該特別加以關注的大使命。

二.在靈性素質上擁有更上一層樓的機遇

  基督徒靈性上的成長,非一朝一夕能達到,它需要時間,也需要環境;當然更需要聖靈所賜的力量。

  在時間方面,不是絕對的;這也要看個人或教會追求的情況。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豈不是說過嗎?「我是用奶餵你們,沒有用飯餵你們;那時你們不能吃,就是如今還是不能。」(林前三2)另外,要知道環境的影響力是鉅大的;古人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含有這樣的意思。神為了訓練祂的兒女成長,不會只把我們一生都放在舒適的環境裡,反而允許某些難處,甚至苦難臨到,就是為了鍛鍊信心,培育靈性;整本《荒漠甘泉》的主旨也在詮釋這道理。

  在國際教會,因肢體來自多元文化,背景不一;甚至語言、生活習慣、政治理念均有極大不同;這正好提供信徒在基督裡學習寶貴屬靈功課的絕佳機遇。要學習包容嗎?這正是時候!要學習接納的功課嗎?現在就可以操練自己!要學習欣賞不同文化嗎?在國際教會有的是機會!要學習饒恕的功課嗎?無論是個人或民族之間,此時正是學習跨越心靈上的籓籬,讓基督的大愛融解過去,擁抱現在的時刻!

  走筆至此,也該下個結語了!我個人始終認為,國際教會是神在這時代,於東京設立的一座鉅型燈塔;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座燈塔在茫茫人海中引領無數「生命小舟」歸回港灣。今後如何使這座燈塔能繼續發揮更大、更遠的照射力,就要看教會領袖及眾聖徒是否願意在神引領下,掌握機遇、突破現狀,此其時也。

思考問題

  1. 在今日多元的社會,各種思維及價值觀正在不斷地衝擊著教會,基督徒應如何調適,但又不會失去應有的基本立場?
  2. 在一家多民族、多元化的教會中,如何拿捏分辨相對性真理和絕對性真理?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三○九期,二○一五年十月號,第十五至十六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此文:
Facebook電子郵件Google+WhatsApp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我在肯亞薩布魯區的見聞與感想|安安
Next: 更美的事奉|胡德明

相關文章

li-yang-oS2MSW5ipH0-unsplash
  • 普世宣教

全球移民潮中的福音使命——香港移民與散聚宣教的新視界|譚文鈞

2025-01-15
地圖
  • 普世宣教

散聚宣教契機 ——全球移民中的挑戰與跨文化福音機會|王欽慈

2025-01-13
Podcast 改版 - S4 (16:9) - 31
  • 普世宣教

「認知學徒制」:培養「帶得走」的信仰

2024-08-22
Search for:

熱門標籤

何世川 何玉峯 Joseph Chean Sophia Chen 何有義 Harold Chan 于慕潔 vu Alex Patricia Lau Jimmy dailyprompt-1845 中國 中國教會 三一神論 何珍好 何建榮 何智雄 何伯昌 何瑞芳 中美洲 中東 中國心 dailyprompt Ray Lin 何漢榮 中南美 亞洲 世界觀 人際關係 何仁豪 丁聖材 人性 于迦勒 何俊明 中亞 Paul Stevens 任克達 10/40之窗 三一神 中國文化 何俊文 u 今日華人教會 以色列

熱門文章

宣教的整全使命|王永信 宣教神學 1
  • 普世宣教
  • 神學教育

宣教的整全使命|王永信

2010-12-03
福音未及之民的定義、現況及反思|葉大銘 sippakorn-yamkasikorn-dcR19WRRobU-unsplash 2
  • 普世宣教

福音未及之民的定義、現況及反思|葉大銘

2014-06-19
向穆斯林傳福音的可行策略|黃約瑟 masjid-pogung-dalangan-DBsQFuIbXg4-unsplash 3
  • 普世宣教

向穆斯林傳福音的可行策略|黃約瑟

2012-06-16
差傳過來人的佳美見證|歐陽瑞萍 rock 4
  • 普世宣教

差傳過來人的佳美見證|歐陽瑞萍

2011-07-07
如何以國度思維建造地方堂會? 14 5
  • 教會發展
  • 門徒培育

如何以國度思維建造地方堂會?

2022-06-30
馬來西亞華人的農曆新年|余自力 humphrey-muleba-dYqMMG6LdZs-unsplash 6
  • 普世宣教

馬來西亞華人的農曆新年|余自力

2015-02-01
重新想像教會的未來! 12 7
  • 教會發展

重新想像教會的未來!

2022-06-16
10th_CCOWE_KV_1200_Artlib
全球華人教會

第十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董家驊

2025-03-25
rirri-z4KhbVhPP7s-unsplash
教會發展

網絡社會中的宣教事工與科技更新|朱珩甄

2025-01-17
marvin-meyer-SYTO3xs06fU-unsplash
教會發展

教會真的要做媒體嗎?|崔文青

2025-01-17
North Borneo Sabah, Malaysia
神學教育

抗爭與共融 ——馬來西亞公共神學的思考與踐行|張俊明

2025-01-16
florian-weichert-95flJvpA5Iw-unsplash
神學教育

從關係看基督信仰中的和平之道|郭偉聯

2025-01-16
li-yang-oS2MSW5ipH0-unsplash
普世宣教

全球移民潮中的福音使命——香港移民與散聚宣教的新視界|譚文鈞

2025-01-15
  • 全球華人教會
  • 神學教育
  • 普世宣教
  • 門徒培育
  • 職場使命
  • 教會發展
Copyright 世界華福中心 CCCOWE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