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宣教

台灣出版了一本名為《茶室女人心》的書,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迴響,在這本書中,作者訪談記錄了台北市萬華著名的風化區,許多在所謂「茶室」中工作女性的故事,讓我們不再帶著偏見和刻板印象來認識這群按著上帝形象被造的女人。本週我們邀請到這本書的幕後推手之一,來自新加坡的趙歆怡宣教士,來和我們分享出生在中產家庭的她,是如何被上帝感動服事這群體,過程中上帝如何改變和調整她,以及發自內心對今日的華人教會想說的話!
全球化移動為宣教帶來新的機會,世界各國都有許多不同地區的移工。在台灣來自印尼泰國菲律賓越南的移工,從1990年代開放截至2022年已經有70萬人。本地的跨文化宣教工作,許多教會都有嘗試,但規模有限。本集節目中宣教士美汎分享了她如何開始接觸泰國宣教事工、蒙召的歷程、語言學習不可取代的價值,以及她在本地跨文化工作中面對的掙扎與挑戰,值得您聆聽分享!
提到普世萬民的宣教使命,主耶穌曾向門徒清楚應許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二十四14)因此,今日的教會不只要留心主來的日子近了,更要看見主正掌管人類歷史,並主導普世發展的趨勢與世界各國社會變遷的走向;同時祂也是掌管普世萬民救恩歷史的主......
相信今天很多人透過不同途徑,可以觀察到現時世界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就是各國、各地都有大量人口,跨越地域和國界,四處散居、遷徙和流動,造成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內,都居住有不同國籍或與當地居民明顯有別的其他族群。面對這種普世新的人口分布現象,願意承擔大使命的教會當怎樣回應呢?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看見許多在身心靈方面貧窮與弱勢的百姓,總是心生憐憫。祂不僅停下來服侍他們,更回過頭來鼓勵祂的門徒:加入我的服侍、與我一起同工!回想祂憐憫貧弱百姓時,祂總是說:莊稼熟透了、做工的人少、你們給他們吃、問瞎子要我為他們作甚麼?……這些話句句言猶在耳,更是今日教會無可推諉的愛神愛人大誡命。
傳福音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個策略。教會要完成大使命,傳福音是必然的行動,若是希望有果效地傳福音得人,就要把握「有服務才有福音」的策略原則。教會服侍者應該把握服務為福音鋪路的理念,讓福音可以有效地擴展。主耶穌一生沒有建立一家教會,祂的一生可以用三句話來形容:傳道、教導、醫治......
「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在後現代世界裡得到許多人認同,在年輕一輩中更是如此。雖然現代科技使人生活更舒適,但歷代危害人類的疾病、饑荒、貧窮、戰爭、不公義等問題仍然存在,甚至更為複雜。故在此後現代時期,人轉向超越的信仰體系尋求內心的平安......
愛出風頭愛走捷徑的我,從沒想過自己會當上醫生。但自從我在會考那年信主後,我開始更了解生命,更了解苦難。還記得我在醫院實習時,最吸引我的,並不是那些罕見的病症,也不是那些複雜的治療,而是醫者能夠介入病人的生命中,在他們面對人生必經但艱難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