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1 訪談陳世欽牧師:華福運動是什麼?使命門徒和傳統宣教士唇齒相依?
嘉賓:陳世欽牧師(前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主持:董家驊牧師
成立世界華福中心,連結普世華人教會
董:請陳牧師介紹下自己背景以及這些年的工作。
陳:我出生於馬來西亞砂勞越,在汶萊生活約6年,再回到美里成長。11歲時信主受洗,13歲時參與一個青少年的退修會,奉獻作全職傳道人。21歲從神學院畢業,我的母會差我到汶萊的華人教會服侍。8年後,我成家立室,再到美國讀書。6年後神把我們帶回新加坡神學院教書,接著又回到美國洛杉磯牧會,約有11年。其後,到美國賓州的基督使者協會服事。兩年後,神帶我到香港,成為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一晃已經差不多約40年的時間。
董:我們這一輩的人感覺華福運動很遙遠,或很厲害的牧者才會參加,能否請陳牧師介紹華福運動是什麼,以及它的歷史和發展?
陳:1974年,在瑞士洛桑舉辦了一個全球福音派教會的聚會,70多位來自各地的華人領袖出席。在大會當中,他們共同領受了一個感動,感受到在基督耶穌裡合一的美和真。當時的華人教會一盤散沙,他們在會議最後一天決定成立屬於華人的福音運動。1976年在香港舉行了第一次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約有1300位領袖聚集。然而,他們認為要維持這場運動不能單靠五年一次的會議,於是同年成立了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繫中心,現在改稱世界華福中心,以16個字為主軸「華人教會,天下一心,廣傳福音,直到主臨」。當時中國大陸仍然關閉,因此華福運動在過去40多年主要服事海外華人教會。在不同地區成立了70多個區委會,也有不少運動或神學院、機構、教牧聯禱會、差會在過程中催生。華人教會更多被連結,也更重視普世差傳。
各地華人教會的特色
董:牧師過去10年跑遍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有哪些共同點?不同地區又有哪些特色?
陳:各地華人教會很相似,因為大家都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海外的華人會保留語言、技術、傳統,跟當地教會不一樣。不同點如下:
- 東南亞:大多是19-20世紀初移民,大部份華人教會宗派性較強、相當地傳統,只講一個語言(以華語為主),或會講一點方言。
- 香港、台灣:香港只講廣東話,近年來才開始了普通話事工。台灣有分本土和外省教會,教會形態不同。如從海外華人教會來看,香港、台灣的教會在結構、機制、福音宣教、神學教育、出版方面等都比較成熟。接著是東南亞教會、北美、澳洲、歐洲。
- 北美:主要為港、台移民。華人教會很多講普通話,由學生自發,宗教性並不強,但後來因為稅務關係,有很多加入浸信會。加拿大很多香港移民,華人教會多講廣東話。很多海外的華人教會都是兩文三語,比如在美國會有兩種文字:中、英文,但有三種語言:華語、英語、粵語。因此造成了教會的複雜性,也帶來牧養第二、三代的挑戰。
- 歐洲和非洲:移民潮比較後期,華人教會較年輕,教會的圈子明顯不太一樣。歐洲華人集中的地方是義大利(約有100間華人教會),九成以上是中國浙江省溫州/清田移民,主要有兩大教會群體:義大利華人基督教會、義大利華人復興教會(共有60-70間)。以長執的方式帶領教會,最近才注重牧師帶領和按牧,在宣教方面有待加強。法國(福建/港台)、西班牙(溫州/青田)、荷蘭(溫州/印尼華僑),大概每個地方有30-50家教會。這些教會在生命成長和教會的成熟度都有待成長,行政組織架構比較疏散,缺乏宗派性,受中國家庭教會影響,比如溫州文化過去比較不重視孩子教育。讓信徒學習服事有某程度困難。德國有70多個團契/查經班,但教會組織不多於30個。因為當中的華人多是來讀書的,而非移民。英國華人教會,早期是香港、台山移民建立,因此華人教會以廣東話為主。最近10-15年,中國大陸的學生比較多。曾經英國有很多馬來西亞學生讀書,砂拉越衛理公會看到好的時機,就在英國發展,現在有10多家教會。
門訓與宣教乃一體兩面,跨越乃宣教的核心精神
董:牧師在華福推動的「使命門徒」是什麼概念,為何會聚焦於此?
陳:神讓我有機會在東南亞、北美有牧會、神學、宣教及機構服事的經驗,我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有些華人教會很重視門徒生活操練(discipleship),但忽略了普世宣教(global mission),有些則相反。於是重新反思耶穌在大使命的教導,重新研究文法上處理、解經上的理解,發現無論是普世宣教或門徒生活訓練,應該是一體兩面。可是華人教會卻不知不覺把它們分開來理解。此外,保羅的教導強調「在基督裡」這個概念,我們成為新造的人,強調「在基督裡」我們得著「新生命」,同時也強調我們在基督裡要領受「新使命」。歌林多書後第5章對此加以驗證。但華人教會把信仰和生活切割,也把生活和使命切割。教會總是注重在教會內做信仰,關注人數增長,透過活動來吸引人。但過程中焦點偏離,讓弟兄姊妹沒有機會在生活中操練信仰。但其實職場、社區、校園、婚姻、家庭都是生活的一部份,我們只關注怎麼讓更多人來到教會,好像信仰只在教會發生,但耶穌和保羅的教導都不是這樣。
海外教會的共通點是以移民的心態來生活(求存、競爭、得到、保護、自我),以致信主後還是只為自己而生活,沒有崇高的大使命:生活就是信仰,信仰就是耶穌,因祂的緣故,應去成為基督的見證,去祝福人,最終使萬民作主門徒,但這些目前都短缺了。耶穌的道成肉身,其實是「跨越」的概念——宣教的核心精神。耶穌跨越,降世成為無罪的人,甘心順服,受苦犧牲。神與世人的隔牆,種族籓籬、社會階層的隔膜、文化的阻隔、語言的侷限,耶穌統統跨越了。所以,沒有跨越的宣教不是宣教。因此,我就把以上整合一起,推出了「門徒導向跨文化差傳」,意思就是「使命門徒」,要刻意地走入群體,呼應到地極使萬民做主門徒。
董:剛剛牧師提到美洲、東南美等地方都是由移民建立教會,本身就帶有自身文化,讓教會的運作變得很複雜、有張力。從正面來看,或許是孕育跨越的一個搖籃。如果是因為地緣/血緣的因素聚在一起,卻因為年齡、語言、世代的差異而無法跨越去彼此相愛,這時候談跨文化宣教就是自欺欺人。但如果把華人教會的處境看為訓練場所,新一代門徒在多重文化裡成長,知道尊重、愛、接納,尊榮欣賞上一代,同時發現自己這一代的優勢和弱點,這是很美的事。
活出耶穌樣式,在生活中預備宣教士
董:當每件事都跟呼召有關時,似乎就失去了意義「Everything is mission, then nothing is mission」。歷世歷代的宣教士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如今每個基督徒都被呼召作為宣教士時,這種處境怎樣取得平衝?
陳:當每個基督徒都是宣教士時,也許會帶來張力。當我們強調「使命門徒」時,指的是每個信靠耶穌的人,為著神的國度、榮耀、使命,為基督而活的「生活方式」,所以使命門徒不是一個身份,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強調的是神的「國度、榮耀、使命」。傳統的觀念是全職宣教士才能傳福音,但以西方的全職宣教士來說,他們很多都是專業人士,到了宣教工場後也不是全時間講耶穌,也要入鄉隨俗,靠自己專業走進人群,靠雙手生存。當講到傳統宣教士時,也不能用框框來定義。二戰以後,1950-60年代,全職宣教士在剛開始發展的國家有很寶貴的貢獻,可是同時也要面對兩個事實:首先,耶穌的大使命是要使萬名成為基督的門徒,所以不能只靠一小部份的人去做宣教工作,而是依靠每一個跟隨信靠耶穌的人一同完成大使命。其次,福音未得之民超過了31億人口,主要聚集在因政治、宗教的因素而無法進入的地區。因此,要以非傳統的方式進去,這些人可以稱為生命宣教士(Life mission) ,這不是否認全職宣教士或要競爭,而是互補。
在北美或其他華人教會裡,要找全職宣教士很難。因此教會要幫助弟兄姊妹為神的國度、榮耀、使命生活,以致神可以把他放在不同的群體中,特別今天世界是個地球村,當我們操練在現實生活中把信仰活現出來時,已經是在預備日後全職的宣教士。
董:如此看來,培養門徒不是單靠教會建立的組織,而是建造正確的文化土壤,讓整個群體在背後一起幫助前線的宣教士。
警醒領袖靈命危機和華人基督徒「雙面人」
董:牧師心中還有什麼強烈、迫切的負擔是希望和全球華人基督徒分享的?
陳:我對華人教會其中一個強烈的負擔是幫助了解「領袖危機」——生命、靈命危機的問題 (crisis of leadership = crisis of spirituality)。今天的華人蒙神賜下許多恩典和資源,表面很不錯,但負面問題不少。強調面子的背後就是自我澎漲,面子文化催生了「做」 (doing)的屬靈觀。背後是表面、成功主義,要注重成果、能力、恩賜,這本來不是壞事,比如華人教會要操練靈命總是做靈修,要做讀經禱告,以為只要做好就等於屬靈,但當把這外在的東西成為衡量屬靈的標準時,就不是耶穌基督本來的心意。我認為靈命是線性的成長,不是一點(一個成果或表現) ,因此領袖的問題就是太注重產生一個結果。
其次,因為面子文化也讓我們很注重學問,彷彿學問等同於人的份量,也等於那個人很屬靈,導致人可以因為有能力背誦聖經,有學問解釋經文,而在很短時間內成為教會領袖,但靈命的操練不單是學問和能力(knowing),而還包含了生命(being),要處理最根本問題:我與神、與人的關係。這是在生活中透過不同關係不停地操練呈現,比如當禱告一小時,那是「做」,但當站起來後馬上跟另一伴發脾氣,那是「生命」 (being),一旦觸及了關係,那就是生命,華人教會因為理念上的不整全,表現等同於靈命,又因面子文化而不停的遮掩,開始變成了「雙面人」。
董:華福在3月份有個座談,探討領袖的雙面生活有更深的探討,一方面教會很想有領袖出現,但另一方面,當領袖的出現只是靠恩賜時,彷彿教會也是結構性的共犯,把人推到一個局面,好像我們只要他的恩賜,他也覺得自己的價值是在於恩賜,最終過上雙面生活。當然這是每個信徒都有可能面對的問題,只是領袖被推到一個極端時,容易被注意到。
董:會建議未來的使命門徒podcast 可以訪談誰,或談什麼樣的主題?
陳:我們雖然強調宣教,但宣教不抽離生活,我覺得華人教會面對很重要的議題是婚姻和家庭,怎樣從婚姻中看見扎實的門徒生命、建立敬虔的下一代、讓家庭成為宣教場所再走出去。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是講台上的供應,特別在網路媒體發達的時代,傳統紮實的釋經講道被漸漸忽略,重新肯定釋經講道對於牧養、宣教、神學上的價值。
相關資源:
- 世界華福中心網路直播論壇「前車可鑑:探討領袖的『雙面』生活」
文字記錄:蕭紫楹姊妹
編輯:陳佳玲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