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4 訪談越南陳良棟牧師:淺談越南教會發展,當代信徒流失及以敬拜為中心的門徒生活
嘉賓:陳良棟牧師 (越南基督教華人宣道會梁汝學堂、新加坡神學院教牧學博士)
主持:董家驊牧師
福音從中國傳入越南
董:請牧師簡單介紹越南的教會和越南華人教會的狀況。
陳:福音第一次傳到越南是在1911年,宣道會(Missionary Alliance Church)從中國華南差宣教士到越南宣教,第一個到達的城市是峴港(Danang),可説是越南福音的搖籃。之後宣教士南下北上,不辭勞苦地把福音傳遍越南。2011年,我們在峴港這一個越南福音的起點隆重舉行了福音傳到越南100週年慶。福音傳到越南後,我們也成立了本色化的組織,「越南基督教總會」(Evangelical Church of Vietnam)。
1954年是分水嶺,越南分為南越和北越兩個國家,教會也分成Evangelical Church of North Vietnam和Evangelical Church of South Vietnam。南越因爲享有比較自由的環境,因此在傳福音、教會的發展、神學院的建立以及各方面都開始興旺,北越教會則在社會主義體制下難以發展。1975年,兩個國家就統一了。
1921年,宣教士南下到了西貢,現在的胡志明市。當時的第一位華人宣教士名叫朱醒魂牧師,此後從中國來的宣教士都是從中國梧州建道神學院畢業的,他們當時真的帶著建道神學院的精神「開荒、吃苦、火熱」把主耶穌十架的福音帶到胡志明市。同年建立了第一家華人教會,光中堂,2021年是我們第一間華人教會光中堂百週年堂慶,也是福音傳到西貢的百年慶。我所牧養的教會,梁汝學堂,是1954年成立的,後來也開了分堂叫宣恩堂。一百年後的今天,胡志明市大概有107間教會,當中只有10間華人教會。
董:華人的比例佔了越南總人口多少?種族之間的融合情況如何?
陳:越南跟中國在很早以前已經有深入的文化、語言交流,深受中國文化和宗教影響。越南人的節慶和中國人相似,越南人和越南華裔也彼此往來。越南總人口約1億,華人是少數族群,大概50萬左右。
共產政體下生存與增長
董:南北越統一後,新的政體對教會帶來怎樣的影響?過去 45 年越南教會又是如何生存和繼續福音使命?
陳:1975年在當時的共產政府體制下,由於之前的南越政府受美國支持,因此基督教被新政府認爲是美國所操縱而受到限制和誤解。基督教失去了法人地位,不被承認。政府雖然允許在教堂聚會,但很多產業(老人院、孤兒院、神學院)都被拿去了,最後一家神學院也在1976年被關閉了。
然而我們遵循上帝的教導如保羅在提摩太前書2:1-3所説「因此,我勸你最重要的是要為萬人、君王和一切有權位的懇求、禱告、代求和感恩,好讓我們可以敬虔莊重地過平靜安穩的日子。在我們的救主 神看來,這是美好的,可蒙悅納的」,在這段日子常常為執政者禱告。箴言21:1說「君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水溝的水,他可以隨意轉移」,我們相信王的心在神的手中,這一切政權的改變,教會受到的限制等等都在上帝的允許和掌權之下。馬可福音13:11記載主耶穌教導門徒說「人把你們捉去送官的時候,用不著預先思慮要說甚麼,到那時候賜給你們甚麼話,你們就說甚麼,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而是聖靈」,當時我們傳道人常常須要去見公安,接受問話,我們真的經歷聖靈教導我們當說什麽話。另外,我們也一直在實踐主耶穌教導的,「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祂讓我們可以靈巧、靈活應對。即便在限制之下,上帝仍然開了許多傳福音的機會。1975年之後的教會不但沒被消滅,反而能茁壯成長。1975年的南越有5萬3千名信徒、2011年已增加到120萬人。2021年,數字還在增加。因此,我們見證上帝的同在、掌權,繼續為我們開啓傳福音的機會。
董:世界各地許多教會都在面對一些內外的壓力,你對他們有什麼建議?
陳:正如我先前提到的經文,我認為要為持政掌權的人禱告。也要知道自己是順服的禱告,還是帶著苦毒禱告,我們不要帶著苦毒禱告,而是真心希望他們能認識上帝。我們知道其實越南有些政治人物信了主,但他們還在位時不敢公開,我們稱為尼哥底母式的信徒。除了禱告,第二是信徒的生活見證要成為影響。我們當時每週開學道班、每天早上有晨禱會、晚禱會,神的話成為我們的力量。我們都鼓勵弟兄姐妹個人和教會要活出主門徒生活美好見證,這些都會帶來改變和影響。這是我們可以和那些可能會面對限制或在極權之下的教會分享的。
經濟起飛後帶來的挑戰
董:教會在安穩、有保障的環境下,很多時候會傾向建立組織,反而在動蕩環境中,會發現法人地位、房子、財產都不是教會的核心,反而更能體現初代教會的活力、傳福音的精神,甚至因不被組織綁死而不斷看到使命。牧師你曾在新加坡讀書,對比當地教會,你認為越南教會有哪些特色和異同?
陳:越南和中國是同屬一個政治體制,越南深受中國影響。80年代末,中國經濟改革開放,越南也尾隨。經濟開放後,越南人民(包括信徒)的經濟生活得到明顯改善,有許多外資,國家向世界開放,教會反而面對衝擊。經濟開放帶來正面和負面影響,1975-1980年雖是最困苦的日子,但弟兄姐妹愛上帝、愛失喪靈魂的心是火熱的,然而生活得到改善後,弟兄姐妹委身於教會、服侍主以及傳福音都受到挑戰,恐怕已經失去了最初火熱的心、愛主的心,因此傳福音的策略需要改變。1975年到80年代初期,所有教會每週六晚上幾乎都舉辦佈道會,教堂都坐滿了人。後來偷渡浪潮興起,教會面對會友離開越南的衝擊。講到目前的越南教會,因著經濟得到改善,其實跟新加坡教會沒有太大差別。
疫情的挑戰與反思
董:過去這一年疫情對越南的教會有何衝擊?教會又是如何回應?牧師有何反思?
陳:我想主要説説華人教會。整個胡志明市或可説整個越南只有10間華人教會,因爲其他省市的華人很多都被同化了,不會說華語,只有一些在胡志明市的華人會講中文。胡志明市的華人人數有40萬以上,但8間堂會加上兩間分堂,信徒總人數不到兩千,因此我們面對大的挑戰。於是今年2021年我們發起了1領1歸主運動,希望在2021-2031帶領2000華人同胞歸主。
越南沒有受到疫情嚴重的波及。去年三月是第一波。不能實體聚會,改為綫上聚會,我就想起初期教會。起初歸信基督的猶太人還可以在聖殿聚會,但後來被排斥,就到每人家中聚會,這也許是現代小組的原形。我聽說疫情下的臺灣、北美教會因著信徒在家中聚會而人數不減反增。我們在疫情下有綫上聚會,但還沒有家庭式、小組式的聚會。可是越南政府的宗教法例不允許在家裡進行宗教聚會,只能在堂會裡聚會,因此若要在家中聚會便要低調。小組方式聚會不但能保持信徒之間的團契,也可以邀請未信的朋友到家中。因此我希望未來我們能教會可以有小組形式,以後就不受疫情影響,有靈活性。
透過門徒生活與群體敬拜領人歸主
董:牧師提到您教會這幾年不再用年度目標,而是把焦點放在「作主門徒」,這是怎麼發生的?有何具體策略和做法?
陳:越南教會有個數字,說每當有三人決志,只有一人受洗留在教會。而且當中1/3留下來的人,後來有不少也失落了。我就想問題出在哪裡?會不會是因爲我們有所謂「信徒」,覺得洗禮以後就「畢業」了?我就想到主耶穌留給我們的大使命,祂的心意是要我們過門徒的生活,也要使別人作主門徒,接受福音信主只是作主門徒一個開始而已。可惜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導導致弟兄姐妹以爲自己信了主就大功告成了。如果教會要生存和增長,我認為惟一的作法就是要作主門徒。
在此我想談談我的教牧學博士論文,因為與教會增長有關,題目是《崇拜聚會具有佈道的元素和功能?》。 胡志明市有兩間mega church,每主日弟兄姊妹都會帶領他們的未信朋友、家人出席崇拜聚會,而每次結束前都有呼召的時間,讓在場未信主的親友可以決志信主,差不多每週都有人信主。我訪問了這兩家教會的牧者和同工,也做了400份問卷調查,我很好奇為什麼他們可以成功邀請到家人朋友出席崇拜聚會呢?原來是因為這些信徒在生活裡實踐了門徒生活見證,讓家人朋友都好奇他們的神是誰。第二個因素是教會群體的見證,他們給未信者很好的印象,使到這些未信者不得不説:「上帝在你們中間」。
馬太福音28:16-17裡提到,門徒到了約定的山上,一看見向耶穌就下拜,然後主耶穌才頒佈大使命。我認為門徒生活必須從敬拜主開始,敬拜是指每天的生活見證,而不是一個口號,也不僅是到教會崇拜的那一個多小時,因此我們教會主題就是「門徒敬拜主」。我們也鼓勵弟兄姐妹不要等到有佈道會才邀請人來,要在主日就邀請,我們的敬拜能成爲見證,幫助他們認識我們所信的獨一上帝。
文字記錄:蕭紫楹姊妹
編輯:羅秀楹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