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福音與佈道

《創世記》4章17節提及該隱建了一座城,事實上這「城」只能算是村莊,因為只有他與他的家人同住,故按照現代的定義,《聖經》中的第一個城市乃是巴別塔的城,也就是以後的巴比倫,因此巴比倫成了「罪惡之城」的代表。不僅如此,所多瑪、羅馬,甚至猶大國滅亡前的耶路撒冷,都曾被描繪為罪惡滿盈的城市。所以,似乎從《聖經》角度看,城市是基督徒應該避之惟恐不及的罪惡深淵......
2007年初準備在澳門植堂時,我們一家三口就面對第一個抉擇:教會以甚麼形式開始?如何作家庭關顧?教會若從臨街商舖開始,固然方便接觸人群,但經濟負擔便雙倍加重,同時我們需要更多額外時間照顧家庭,亦要顧及兒子的感受,於是我們禱告尋求。經過禱告後......
耶穌吩咐門徒往普天下傳福音給萬民聽的時候,並沒有清楚指明用甚麼方法。換言之,祂沒有禁止門徒用某些途徑傳福音。佈道方式的選擇主要基於三大因素:佈道者的專長與恩賜、受眾的需要與背景,還有當代傳遞信息的媒體。由這三大因素決定的佈道方式,應以《聖經》真理、福音內容和道德倫理作規範。
母來美後,我還是一如往常地忙著。直到有一天,我忙到半夜才回家,一進門,父親大發雷霆,罵我是否著了魔!當時心中覺得很難過,也很委屈。之後回到房中禱告,神讓我明白一件事:我雖心裡盼望他們快點信主,卻很少撥出時間跟他們談話、關心他們的需要。向至親傳福音真的那麼困難嗎?其實並不盡然......
近幾十年來,許多華人在歐洲各國謀生,他們大多從事餐飲業。不論在歐洲哪個國家,凡有人的地方就有華人和中國餐館,而且數目愈來愈多,逐漸成為當地的主要飲食來源。然而從事餐飲業的華人的作息時間有別於一般人,不能配合教會聚會時間,他們漸漸成為教會未能關顧的一群......
今日的國際事工差會(SIM)由四家同樣擁有逾一百年歷史的差會合併而成:蘇丹內地會(Sudan Interior Mission)、國際基督徒團契(International Christian Fellowship)、安底斯福音差會(Andes Evangelical Mission)和非洲福音團契(Africa Evangelical Fellowship),形成一道神慈愛的江河,流經世界廣大福音禾田......
一次會議中,候任宣教士周成牧師分享他到臺灣宣教的異象,我很高興聽到有人關心臺灣人的靈魂得救,願放下一切,與家人到異地回應主的呼召。那時開始,我就學習參與關心、支持宣教士及宣教工作。我的性格十分害羞和膽小,記得有一次,周成牧師回香港述職,我遇見這位常在禱告中記念的宣教士,也不敢跟他打招呼。想不到在2002年,神的恩召同樣臨到我身上,我到泰國宣教,有機會跟周成牧師一起事奉......
「基督最後的命令,我們首要的關注」──這句話道出信徒在世的優先次序。無論我們身在何處,職業是甚麼,生活情況如何,都要像保羅所言:「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九23)因為「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