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0 訪談杜明達牧師:培養國度胸襟,成為以宣教為本的教會
嘉賓:杜明達牧師(台中思恩堂主任牧师)
主持:董家驊牧師
神帶領老教會煥發宣教新潮
董:1976年的第一屆世界華福大會在香港召開,華福運動的前輩們當時就領受了一個異象:華人教會不應該只是成為一個向內看的群體、只把福音傳給其他的華人,也應該是一個持續委身跨文化宣教的群體。46年過去了,華人教會在宣教的路上的確有往前走了一些步伐,但是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今天我們邀請到在台灣牧會多年,同時致力推動教會投身普世宣教的杜明達牧師,來談談教會對普世宣教往往卻步的一些迷思,以及該如何打破這些迷思,並且具體提出中小型華人教會該如何在普世宣教的路上一起往前走。
杜哥不單是在台中思恩堂牧會,而且你們的教會一直很看重宣教。請你先與我們分享自己服事的旅程,包括怎麼會從牧會、到後來那麼看重宣教的工作?
杜:我是台北人,在台中當兵期間在台中思恩堂聚會,大概一年多後,我蒙召去華神讀書,跟我的師母交往在讀華神二年級的暑假結婚。快畢業的時候我太太的母會台中思恩堂來找我們回去。我本來要回去我的母會士林芝山岩感恩堂,但神帶領我們回到台中思恩堂。這是一間老教會,來的時候我只有27歲,今年我在這個教會有37年了,而這間教會今年也有73年了。教會雖然老舊,但是長輩們很同心,也很愛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慢慢地,神也帶領一些同工進來,讓我們開廣視野。當中有一位副主任牧師曾鼎發牧師,他對中國大陸的服事非常有負擔,因此過去常常帶領我們一起去中國大陸服事,從作小驢駒、送聖經到培訓等等,到今天都還一直在做,從那個時候我就開始對宣教有負擔。當時我們跟遠東廣播中心合作,盧家駇牧師幫助我們做宣教年會,我們也漸漸地認識了宣教其實本來就是神的心意,並不是一個活動,也不是一個節目,宣教就是神給每一個基督徒、每一個教會的大使命。
在大概27年前,我們就認識了香港睦鄰教會的王利民牧師,接觸到所謂的「教會為本」,包含一年制的事奉訓練學校,培訓自己的弟兄姐妹,我們已經做了26年,畢業生有400多人,來自我們教會的畢業生就超過300人了。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覺得培訓自己的人很重要,而培訓內容除了教會的精神異象之外,就是教會存在的價值跟意義。所以大概1996年時,王利民牧師召集許多牧者在香港召開一個 Dreaming and Praying Summit,核心是一起交通分享關於宣教的負擔。從那時起,CCMN(宣教網絡)的定位就誕生了:它是一個網絡,不是一個組織。我們也反思了許多機構式、差會式的宣教,我們很感謝他們所做的,但是教會應該自己動員起來,一起配搭才對。
董:有次我與北美一位宣教機構的領袖聊,談他如何在當地區域連接華人教會一起來做宣教。他說:一定要讓教會主動地參與,有主導性,因為機構能夠做的是活動,是一時性的推動。如果教會只是被動地參與,很難能夠走得長遠。
以真心換信任培養同工宣教觀念
董:教會的文化、異象、方向往往跟開創者有很大的關係。你到了一個本身有悠久歷史的教會,在開始推動宣教或參與宣教的時候,有遇過同工的攔阻嗎?「自己教會的發展還有那麼多需要,為什麼要往外走?」「本地的福音工作都做不完了,為什麼要去做遠方的宣教?」在你三十幾年的過程當中,有沒有遇過這樣的聲音,你怎麼面對與回應?
杜:不免是有的,這種就是階段論——我只能先完成這一步,才能夠做下一步。不想做的理由當然還有很多:我們資源不夠、英文不好、見識不夠、鞭長莫及等等。但後來我發覺,其實幫助我在教會裡推動的,常常就是聖經的真理。一個老教會有機會更新,其實也是因為真理。我們把真理講清楚,然後照著真理一步一步做,反對的力量自然會少。過去沈保羅牧師建立思恩堂,我覺得也是著重在真理上。神與我們同在,因為我們照著真理一步一步去做。
我們也慢慢地通過一些方式做到。剛開始我們不太會,因此更多地是從機構角度做所謂的宣教年會,根據機構定的方式跟方法,募款來了就奉獻出去。很有意思的,我們定了一個原則:第一年宣教年會籌到的款項要在一年內盡量用掉,剩下的也全部要奉獻出去,第二年我們要按零基預算來籌備,再從0開始。
距離我們的第一年已經過去29、30年了,當時教會人數也只有100人左右,老人家居多。但是感謝上帝,第一年我們奉獻了很多出去,結果居然還剩了80萬!30年前80萬很多,但我們真的照著所約定的,把所有的錢再奉獻出去。那時大家的態度是支持居多。真理是重要的,慢慢地調整觀念,不厭其煩地跟大家說明,也不用生氣,神會開路。
董:杜哥講到兩點,第一個就是我們遇到不同的聲音時,不要只是訴諸於個人喜好與負擔的各說各話,而是要回到聖經的真理,看聖經怎麼教導,思想教會存在的意義,就會讓我們就有一個共同的權威——不是來自人的權威,而是神的話怎麼說。第二個就是不厭其煩、不生氣,慢慢地溝通,這點很重要且不容易做到。當你有很深刻負擔的時候容易一頭熱,若遇到反對很容易產生一種你也分辨不清這是來自上帝的「義怒」,還是自以為義的「義」怒。這種要不生氣、慢慢來、反覆的溝通是需要智慧的。
杜:我常常鼓勵年輕的牧者,當你去牧養一個教會,不要一去就想走,除非上帝叫你走,不然就不要走。因為牧養教會需要花時間累積,好的觀念、好的關係往往需要幾年時間的建立。別人的跟從並不是因為牧者什麼都懂,而是因為他信任你;當關係建立好,你的建議更有機會成功,所以這需要花時間。
董:我高中時唐崇懷牧師來到石牌信友堂講宣教年會,由我們家負責接待,有次聊天唐牧師就說:「小董,如果以後你當傳道人,你要懂得到一個教會的前5年你要蹲得低,如果你沒有蹲夠就想要做什麼事情,通常會跌倒翻車」。
杜:沒錯,華神院長也是這樣跟我們講。剛到思恩堂時我問他,我們需要服事幾年?他說,至少要5年,這5年不要亂想怎樣,花5年好好跟大家建立關係。
不是只有大教會才能宣教
董:今天很多中小型教會覺得宣教勞師動眾,似乎那是大教會才有資源做的事情,中小型教會能夠願意定期奉獻、支持某一個差會或某一些宣教士好像就已經不錯了。你覺得這個是真實的狀態嗎,還是說這是一個迷思?
杜:我想迷思的成分居多,真實的狀態是我們傳道人不免覺得教會是靠我的現實,而不是靠上帝。嘴上雖說靠上帝,當現實來臨我們就變了。但這是神對每間教會、每個基督徒說的話:「完成大使命是你的責任!」即使教會小,也有可能有人領受到這樣的呼召。過去在美國、加拿大、歐洲的一些小教會,他們差派了不少的宣教士,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應該做的,應該做就會去做。我覺得這倒是真實考驗傳道人信心的機會,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另外小教會往往沒有這麼多活動,反而比較容易宣教。其實按照台灣過去宣教的統計,差派宣教士的教會當中,小教會的比例反而比大教會還高,100人以下教會的比例大概是48個人差1個宣教士,但是3000人以上的教會是 396(或是369)才差1個,相差很大,相較下其實大教會宣教是少的。
董:這個數據相當顛覆人的想像。我常常聽到說小教會規模小、資源少,當前任務是先建立自己的教會,宣教這種使命可能由資源人才豐富的大教會來做更容易,小教會不太能做。但是從這個數據來看,其實中小型教會在參與宣教的事工上不一定處在劣勢,反而是更容易有機會好好參與的。
杜:是,而且中小型教會可以建立比較深的關係,在門徒訓練上能夠更紮實。大教會活動太多,反而不容易。
探討「教會增長」的真實意義
董:有的時候好好牧養不代表教會會增長,教會增長也不一定是牧者的功勞,有的時候確實是上帝的恩典。但當教會不斷成長,牧者變得越來越忙碌時,宣教的時間會不會逐漸被擠壓?你是怎麼樣去面對這樣的張力呢?
杜:我還是一樣,先從到底什麼是真理或者什麼是事實來看。
「教會增長」在台灣流行了30年以上,但它的意義跟我在神學院讀的相差很大。當時候我們在神學院讀宣教學,講師跟我們講到他的老師叫馬蓋文(Donald McGavran),馬蓋文博士是宣教士,後來在Fuller教書時提出了「教會增長(Church Growth)」的理論,但他的理論是帶有宣教觀念的:全球哪裡還沒有基督徒,還沒有教會的,那裡應該增長一個教會,去到沒有教會的地方增長教會。他從來沒有提到「我的教會從10個人變100個人,100個人變1000個人才叫教會增長」。
後來我發現,受到許多教會運動的影響,大家定異象、定策略、定目標時,人數的目標變得越來越顯著,加上很多特會的推波助瀾,或是因大家想要列入千人教會的行列,所以大家爭先恐後增長教會,其意義變成「我自己教會人數增長」。這個意義與原來的實在是完全不同。但我覺得馬蓋文博士所提的觀點非常正確。
董:馬蓋文博士所強調的是教會處於同質性環境比較容易增長,因此,如何在沒有教會文化背景的地區建立教會,使得在同一個文化圈裡的人能夠有機會認識耶穌基督,是理論的核心。然而,這個理論卻演變為如何建造增長自己的組織。同質性增長理論被理解為——假設我的教會在都會區,就好好地變成一個中產階級的教會,吸引更多中產階級的人參加,我們因此而得到增長;或者若我們是北美的郊區教會,就專心於某一個族群、甚至某一種社會階級,達到同質性增長。這個理論似乎變質了,它本來是向外的,要去到沒有教會的地方建立教會的增長,最後教會運用在自己身上,變成單單對內的增長。
杜:這種同質性增長非常可惜,增長不一定要在我們自己的教堂裡發生,增長到外頭也是增長,因爲作爲神的國度,上帝一樣紀念。當強調所謂的堂會主義時,教會擔心自己的人才被差派出去而教會本身無法增長,因此比較少看重整體區域性的需要。
大概在7、8年前,當時中國一個比較大的團隊希望我們去大城市裡幫助他們,起初我還納悶我們能幫什麽?因爲他們已經有相當大的規模,從派4對夫妻去到不同的地方開始,7、8年之後他們就已經建立了大約500個聚會點,其中6、70個聚會點超過300人,人數相當可觀。後來我發現他們的觀念是把聚會點遍佈全地,哪裡沒有他們就派人去。他們根本不強調我自己要多大,他們的目標從來不看自己,而是把自己給出去,他們的目標是看這個城市、看這個區域。我自己的教會固然重要,我們自己的區域也是重要,但聖經上講到從耶路撒冷一直到地極,我們應該不斷地向外擴展,照著主的命令去做。
重視個人回應、教會爲本的宣教
董:現在也有些教會開始看重宣教,甚至有很多宣教的聚會,不論是在台灣的青宣,或者是美國三年一度的Urbana宣教大會,每一次都有幾千甚至上萬人參加,如果把大會中回應呼召做跨文化宣教的人加起來,人數是很可觀的。但是根據一些統計,其實在這樣的宣教大會當中回應跨文化呼召的人到真正走出去的比例其實可能是低於5%甚至低於1%的,你怎麼看這樣的落差?
杜:這實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自己也帶領過不少這種中大型的聚會,發現許多弟兄姊妹是熱誠回應的,但是熱情回應之後,真正走出去的,可能1%都沒有的,甚至是0。為什麼會這樣子?我覺得是機構沒有辦法跟進這些回應的弟兄姊妹,因為機構跟這些人沒有持續性的牧養關係,所以很難長期跟進。其次就是弟兄姊妹回應的時候,他們所屬的教會可能是不知道的,教會可能也沒有實際行動,或者當他有心做事,就可能自己找機構、差會,卻不一定能得到教會完全的認同和支持。這是比較可惜的。
但假如是以教會為本的宣教,即教會要承擔宣教的使命,宣教成爲大家一起做的事,從牧師、長執開始,大家都認爲自己教會是一個Mission Church,是以宣教為導向的教會,我覺得會更有機會成全這些回應的弟兄姊妹。因為回應的這個人,教會會知道他生命的成長、過程、背景,當我們相當認識他,他也願意去時,我們就成全他,讓他成就神在他生命中的盼望。因此我們也會想方設法培養他,幫助他處理好在生命上、關係上、家庭上、財務上、性格上或是各方面的問題,幫助他預備宣教的訓練、宣教的分享,幫助他找宣教地、宣教工場。我們會跟他一起交通,瞭解他到底對什麼有負擔,用好他的恩賜、性格、年齡、學歷背景。在教會裏,我們強調不需要學歷,普通人都可以宣教,因為神的負擔是給每一個人的。因此我認爲,在教會裡的弟兄姊妹更有機會獲得差派,當我們慢慢成就、長期分享,人數比例就會多起來。
我們做了幾年宣教年會之後就改變成「教會為本」的宣教,我們不以募款為主,而是請弟兄姊妹一起奉獻到教會的預算。這樣宣教不再是專案,而是整個教會的一部分,是整個教會一起來做宣教。所以我們就改變做法,因為宣教年會一年就講一次,在講的時候就是談錢、要大家奉獻,這樣已經跟宣教有點距離了。
當教會常常鼓勵宣教,不再是一年一次,也不是宣教週、宣教月,而是宣教年,大家每年都要做,通過耳濡目染,那大家就會漸漸覺得這應該是我們的負擔。我們也希望創造宣教的環境,每一年有寒假和暑假短宣,甚至任何一個月份都可以有短宣,也帶領牧者實際去訪宣、做宣教。我們也在教會網絡裡推動宣教,定期有宣教會議、聚會,讓這成為經常性的事,並且我們帶宣教士上工場,定期探望他們等等。讓宣教不再只是一個活動,而是融入所有事奉當中的重點和目標,是我們要一起完成的事。
我們一定要清楚,宣教不是別人的事,宣教是教會自己的主任牧師、所有牧者、所有區牧、區長、所有小組長的事。因此所以組長要留意自己或者組員是否有肯去的人。當大家一起來做,就有機會慢慢地完成這個使命。
董:以教會為本的宣教其實是一個結構性和心態的轉變,即宣教不是教會找外包團隊做的事,也不是一年花一個月、一周時間去做的事,而是成爲正常教會生活的一部分。當教會承擔起鼓勵宣教、差派宣教士的責任時,在預備準宣教士的過程中,不論在財務方面、性格方面、關係方面,甚至在找工場方面,其實教會跟這個人產生一種互相負責的關係(accountability)。因為教會要送人出去,也希望送出去的這個人是一個能夠宣教的人,是一個健康的人。因此教會一路上預備、牧養,而不是把人外包給機構。
教會與機構互相效力完成宣教使命
董:其實有很多宣教機構已經累積了多年的經驗,特別是一些國際機構,可能有50年、100年以上的宣教經驗。以教會為本的宣教,我相信他不是把宣教機構放在一邊,但是教會跟宣教機構這兩者之間怎麼搭配,杜哥覺得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
杜:我舉一個例子,我們教會有一個姐妹在孟加拉16年的時間,她年輕時就去了,她的教育程度在高中左右,曾當過軍人。在16年期間,因爲產生一些問題,我們至少有兩三次去看望她,我的太太曾有兩次是留在那邊看她、帶她、跟她一起住、做飯給她吃,待了三個星期,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如果教會如此對待每一位宣教士,教會速怎麽會沒有故事、沒有感動呢?出去宣教的人不是被交給人家,他們都是我們自己的孩子。
我提到的孟加拉工場,是CCMN宣教網絡與紐西蘭浸信會一起合作的工場。當時透過香港睦鄰教會的王利民牧師,我們認識了相關人士,打開了合作途徑。這家差會在當地已經100多年,與孟加拉政府關係好,因此每一年都獲政府核准幾十個宣教簽證。我們在宣教上與他們合作密切,到今天已經二十幾年了。而且紐西蘭浸信會日漸式微,派出來人越來越少,反而 CCMN在當地的團隊跟著他們一起做,派出去的宣教士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有8個國家的宣教士,組成三十幾人的宣教士隊伍。但是大家都尊重代表紐西蘭浸信會的宣教士,他們是有三十幾年經驗的宣教士夫婦,面對政府、面對當地的人情世故處理得非常好。因此我們的宣教士在當地得到非常大的幫助,事工發展快速。
董:其實不論是教會還是機構,我們應該要保有寬廣的國度觀。正如提到的紐西蘭浸信會,假如他們堅持那是他的工場,如果他式微了,這個工場也要跟著一起結束,那大概就沒有這樣的合作機會。但是他們願意敞開心,當上帝差遣別的團隊加入時,就成為了橋樑。我覺得這是一種國度心胸,可能也是對華人教會的一個提醒:今天很多華人教會開始慢慢地投入宣教事奉當中,在一些地方也慢慢地建立基礎,而這些基礎其實不應該成為任何一個宗派或者堂會的「山頭」,而是上帝給了我們這樣的一個工場,但如果有一天上帝呼召我們要開放、甚至交出去,為了國度的緣故,其實我們也都可以存著寬廣的心。因為重點並不是在於哪一個個別堂會做了多大的事情,而是上帝的教會如何在遍地都建立屬於祂的教會。
杜:所以我自己也非常感謝很多的差會,他們過去所做的非常有價值。其實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宣教士還是這些機構、差會所差派出去的,這方面他們實在貢獻良多,我們很感恩,所以要效法他們。但是我常常覺得台灣的一些宣教機構其實很有專長、很能幫助,只是教會自己沒有宣教的心,因此宣教機構好像沒有辦法發揮作用,這是非常可惜的。因此我覺得當教會起來時,這些有專業的機構就真正能夠發揮所長,幫助到教會。
我想教會還是要更多地悔改反省,我們還差得遠,特別是我們華人已經領受這麼多恩典。今年是馬偕來台灣150年,我們用什麼來報答、來感謝這些宣教士過去所做的?就是做他們所做的,我們一樣要差派宣教士。透過網絡裡的互助,不論大小教會都有可能性。如果小教會財力上有缺乏,利用網絡裡的關係,互相幫助就可以成就,其實大家互助就可以參與在宣教當中。
建立教會網絡的宣教互助平臺
董:很多教會可能有心想要宣教,但是牧師沒有時間、或沒有途徑瞭解合適的宣教工場,而我相信很多的宣教工場並不是某個堂會的牧師自己找的,而是在網絡當中大家口耳相傳,或者是有彼此信任的關係。請你簡單介紹你在參與的CCMN宣教網絡,中小型教會如何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一起來做宣教?
杜:網絡就是在一個區域裡的幾個教會,彼此之間已經建立幾十年的關係,因此彼此關係都很好,就好像一家人可以互助。因此當談到宣教,我們就會把CCMN帶進這個教會網絡,鼓勵教會不論人數多少,請你要講宣教、要胸懷世界;不管你有多少人,讓他們知道整個世界的情況。我們把這個訊息帶給大家,他們回到各自教會傳講呼召,神就興起人回應這些呼召。
在網絡裡面常說有四個方面的關鍵,當我們能夠解決,所有教會都會表態他們願意參與宣教。第一個就是如何把宣教講清楚。第二個是宣教士的培育。第三個是宣教工場的選擇。第四個是後勤支援的分配與安排,比如定期探訪,甚至還有宣教士相關的社會保障。其實這四個方面現在都可以在台中的教會網路策盟裡得到解決。我們曾經有一個小教會在去年疫情期間,7月份差派了一位宣教士到泰國南部的回教省份去,叫泰南工場。我們常常說這是「泰南不難」。出去的是一位單身姐妹,她的教會只能夠付出一個月所需要的1/6的錢而已,少了5/6。我們說沒關係,5/6 就是靠神的家。靠著大家的幫忙,她現在已經去了快一年時間都沒有問題,為什麼?因為大家一起奉獻、一起委身、一起說「這是我們的宣教士」。但是我們還說更重要的是你要去看望她,你要去為他們禱告。大家一起合作,不論人數多少,其實都可以差派宣教士的。
董:從整體層面來看,當教會想到差派宣教士的時候,把宣教講清楚其實容易實現,因為有既有的課程、上網可以找到教材,可是具體的卡在後面那三步,培育訓練,差派的去向,以及後勤的支援。而如果一個地區的教會有網絡,而這個網絡的大家是真正因著一個使命聚集在一起,不論在培育訓練上,還是在差派工場上,都可以彼此分享資源,連結對的人。也能夠去做配對,或者一起尋求上帝的帶領,而不只是把人差派出去。其實差派出去的弟兄姐妹,本來所屬的教會也不應該終止於把人送出去,而是持續的關心,真正當作一個家人。
杜:我之前去加拿大拜訪一個好朋友的教會(也是屬於CCMN的網絡),他們自己的教會還沒有差宣教士,可是他們在10年前就開始支持一對從中國到孟加拉宣教的宣教士,從一對夫妻到有孩子,他們支持了10年。這間教會只有六、七十人聚會,而這對宣教士並不是他們教會的人,支持一個月的資金要幾萬臺幣,但在CCMN裡面的大家真正認同完成大使命是自己的責任,大家合作互助,沒有派人就派錢、派禱告,不爭我的你的,因為主的大使命是給我們所有人的。
領受大局觀以突破宣教困局
董:過去這二、三十年,不論是在自己的教會,或是在整體的華人教會當中,在推動宣教的時候,你覺得此時此刻的華人教會有哪些攔阻我們走上宣教路的阻礙,以及教會如何突破的建議?
杜:我覺得使命是給基督的門徒,基督的門徒才會有使命感。所以我覺得教會在成為宣教教會之前,一定要成為門徒的教會,而門徒教會一定是宣教的教會。一定要把正確的聖經觀念給他們,他們就會願意爲主擺上。
其次,我覺得牧者一定不要覺得這是「我」的教會,而是「我所服事」的教會,這是主的教會。其實會友的人生會去哪裡,是神會帶領,是神給使命,而不是「我」給的使命、「我」帶領他們、「我」控制他們。我們只是照著主的旨意牧養他們,讓他們領受神對他們說話,領受生命,讓他們尋求神親自給他們人生的異象,而這個異象一定是在大使命和大誡命裡面。有的時候你會震驚於有人回應要去比較困難、辛苦的地方,你也想像不到堂主任牧師怎麼也會回應,他的膽量從哪來的?其實他只是回應主給他的使命。我覺得傳道人不要擔這個重擔,這是主的教會,讓主帶領。不要把著這些人不放,這些人是主的人,要許可他們被神帶領,不要覺得可惜,也不要覺得發展自己比較重要,而是要發展神的國度。
第三,真的不要有階段論——也就是好像非得先達到一才能做二。我覺得聖經上是要叫所有基督徒擁有從地極看回來的世界觀。先看地極,你就不會覺得附近比較遠。所以我覺得一定要給弟兄姊妹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常常看見需要,就像Bill Wilson牧師講的「看見需要就是呼召」。現在有這麼多社會上的問題,世界上的問題——戰爭、瘟疫、飢荒、糧食危機、人口販運的問題、婦女的問題、兒童的問題、童妓的問題、兒童做奴隸的問題,等等。讓弟兄姊妹了解這個世界正在發生可怕的事情,讓他們了解這個世界的需要,人就會比較有負擔。所以首先牧者要有大的世界觀。等待疫情以後,牧者每一年都應該帶領同工去有需要的地方看,到落後的地方看,去福音受限制和窮困的地方,去未得之地看看,尋找負擔。我們太安逸了,當教會越來越中產,就越來越不能夠適應,所以一定要讓教會可以接觸到基層,並且幫助他們。只要是教會中要做決定的人,都一定要跑宣教地,這樣子他們回來就不一樣了。
董:杜哥剛才講到「一個宣教的教會也是一個門徒的教會」讓我思考:我們在培養的到底只是來做禮拜的信徒,還是真正跟隨耶穌基督的門徒?牧者我們自己的心態也要改變,這是「我所服事」的教會,不是「我」的教會,所以弟兄姐妹也不是「我」的羊,而是主的羊。如果主感動他,我們的角色應該是要成全。其實這對父母親也是一樣,我常聽北美的華人教會說,其實攔阻下一代走向宣教的很多時候是父母親,我們看到別人的兒女走上宣教路的時候很感動,但是自己的兒女要走宣教路的時候,就會百般攔阻。我們做基督徒的父母親真的可以看到說,我們的角色並不是去控制孩子,而是按著主的心意去裝備、成全上帝對孩子的呼召,我相信教會會很不一樣。另外是教會的眼光轉變,我們不要停在「先顧好裡面才能顧外面,要先發展壯大才能做宣教」的觀念,而是看到上帝的教會的使命就是這麼大。很多時候我們把上帝的使命講小了,似乎上帝的使命就只是我堂會的增長。我們看到太多歷史上2000年地方堂會興衰了,第一世紀的耶路撒冷教會是全世界第一個Mega Church(巨型教會),如今她何在?她不在了,但是她所結出的果子遍布各地。最後,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在辦公室裡做決策,但更應該帶所有做決定的人到前線去看一看,要去到真正有需要的地方。
文字記錄:謝煒瑩姊妹
編輯:鍾佳怡師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