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9 訪談中國大陸朱子閑傳道:從中國教會百年史觀看上帝的旨意
嘉賓:朱子閑傳道 (中國家庭教會傳道人)
主持:董家驊牧師
簡介信主與服事歷程
董:請簡單的和聽眾自我介紹。
朱:我在非基督教家庭長大,大學時期信主接受福音,在學生團契成長。之後留在家庭教會,並在校園中服事。結婚以後和妻子一同到中國西南地區在少數民族的學生中服事,使用普通話建造門徒。現在在美國繼續進修以及在華人教會中服事。
回顧中國教會百年來的發展
董:請和聽眾簡介中國教會過去一百年的歷史。
朱:我本身雖不是歷史科班出身,但一直對教會歷史有很大興趣。很多人了解歷史時會較留意故事和人物的趣味性,我則會較多向歷史學習經驗和教訓,去觀察同樣的問題,過去的教會如何面對?可以帶給今日的我們什麼提醒?
近代百年的中國教會史從1900年開始。這一年是一個重大的轉捩點,因當時在中國發生了義和團暴亂,又稱作庚子教難。在動亂之中有一批神的僕人(其中許多是外國宣教士)離開世界,但同一個時間點上帝已預備了另一批中國本土的傳道人。教會歷史中王明道、倪柝聲、宋尚節、楊紹堂這些著名的教會領袖,都是出生於1900年前後。而他們成年後,中國教會就迎來了1920年代的大復興,並且開啟了1927-1937年的黃金十年。
1937-1949進入抗戰的年代,原本被中國社會所排斥的中國教會,因著參與抗日行動,被社會所接納而完成本土化的轉變,但是同時也被自由派神學所滲透。如果歷史照著這個路線發展,,基督教很有可能會成爲中國社會的主流文化,但是也可能會較侷限於影響社會的上層人士,至終上帝沒有允許這事情發生。
1949-1974年中國經歷了三自愛國運動,在這個時期擁護自由派神學的教會被覆滅,但是中國教會沒有消失,而是轉入地下發展。1974-1990年文革後期,以農村為基礎、信仰基要派神學的家庭教會經歷復興。上帝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藉着基要派家庭教會保留了教會持續發展的種子。
1990到21世紀,中國的教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從地下走入公共領域,知識份子、學生大量歸主,開始經歷城市教會的復興。教會的神學也從基要主義轉變至福音主義,神學的論述開始多樣化,城市教會開始參與公共議題、處境化的問題,思考教會對中國社會的責任。教會的行動不再只是讀經、祈禱、傳福音,也開始參與公共事務,例如08年汶川大地震的救災,基督教教育、醫院、養老院等慈惠事工,以及宣教運動的發展。上帝沒有讓歷史的發展按人的設想前進,而是讓萬事按祂的旨意來運行,顯出祂的主權。
神的教會不因著一時一地的挫敗而消亡
董:認識這段歷史,如何讓我們面對當前華人教會的處境?
朱:從歷史可以看見很多事情來思考中國教會現在的情況。例如當年景教從波斯傳到唐朝的時候,同時伊斯蘭世界在中東崛起、波斯教會的生存空間開始受到壓迫。甚至到最後波斯的教會幾乎已經難以生存,卻沒有攔阻他們宣教的熱誠,令福音得以傳到蒙古、再向南方傳播。這一段歷史就令我們看見上帝的主權與計畫不只侷限在個別的教會或地方。
至於歷史的重要性,我想到兩句話。李世民曾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我們會希望在歷史吸取教訓。第二句話出自黑格爾,「經驗和歷史所昭示我們的,卻是各民族和各政府沒有從歷史方面學到什麼,也沒有依據歷史上演繹出來的法則行事。」
我發現很多弟兄姊妹對教會歷史沒有興趣。但基督教信仰其實是一個重視歷史的信仰,聖經百分之九十的內容關乎歷史,而我們的上帝是創造歷史,終結歷史,掌管歷史,並且也道成肉身進入歷史的一位神。認識歷史使我們能心存敬畏,因為我們知道背後掌管歷史的是誰。
完全捨棄/完全擁抱傳統外的第三條路
董:今日的華人教會在面對挑戰時,有兩種極端的面對方式:一種是試圖完全拋棄傳統、另一種則是堅守傳統的價值,你怎麼看這樣的現象?
朱:這兩種模式在教會歷史中其實很普遍。
我認爲傳統一定有其正面的價值,它代表着今日教會與過去教會歷史的連續性。我們說「大寫的教會」不僅是指橫向的普世基督徒聯合,也包括縱向的兩千年歷史傳承,所以我們不可能開創一個和過去沒有關係的教會,否則那樣就是異端了。這就是所謂教會的大公性和使徒性,我們今日相信的核心教義一定也是建立在使徒時代的根基。
但是一些較小的傳統,例如宗派或文化的傳統,有時候反而帶來過多的約束和宰制,限制我們面對新處境的變通能力。例如華人對家庭的高度重視就是一種與西方不同的傳統文化,這種文化具有約束力。所以當要傳承傳統的時候,我們要分辨各個小傳統在歷史中形成的原因,它是為了回應怎樣特定的文化處境而產生的?把這些因素剔除之後才能看清楚它的屬靈價值,以及是否需要在當代用同樣的方式延續?比如說中國家庭教會所傳承的基要主義,會產生一些較狹窄的神學運用,如聖俗二元論或者與所處的社會割裂開來。我們今天都能知道這些傳統的限制,但這些傳統在過去的確很影響中國教會,我們要思考的是為何在那個時間會出現這些回應世界的模式,比較現在和當時面對的挑戰和處境。
整體來說,沒有人與教會能完全徹底地與傳統割裂,今天我們面對時代的挑戰要應變,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傳統毫無價值,一概否定,否則我們就會容易迷失方向。
董:我最近和一名臺灣新興教會的牧者交流,他表示即使是在人的眼中他們這種類型的教會似乎不受所有傳統的拘束、充滿新的創意,但其實即使是看起來很自由的敬拜,一定也有一些特定模式是受傳統所影響。所以我們創新的同時不可能完全跳脫傳統,而是要辨別我們所被影響的傳統是什麼,以及我們如何心意更新而變化!。
教會不積極回應新的價值衝擊時易產生青年的流失
董:在面對社會快速的變遷,各地的華人教會普遍面對青年流失的危機。教會歷史如何幫助我們去看信仰的傳承,並給我們資源來面對眼前的新局面?
朱:中國教會歷史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1950年前後,教會中很多的牧二代都背離了信仰,比如王明道的兒子王天鐸,楊紹堂的兒子楊安溪。當然中間也有政治背景的影響,但是這些傳道人的第二代背離信仰不獨是政治壓力,更多的是他們身處的社會文化受自由主義與各種新思潮的影響,因而體會到教會與社會價值觀的衝突。可以說,那一代年輕人生活在一個風雲突變,激烈動盪的時代,經歷社會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劇烈轉變。
那是一個年輕人渴望尋找答案,因而接連出現各種運動的年代︰五四新文化運動、非基督教運動、共產主義運動。面對這些運動,以及自由主義和社會福音神學對基督教大學、一般大學的滲透,保守派教會大部分只是消極抵制,沒有正面回應,強調只要讀經、祈禱、靈修。所以年輕人在社會探討的話題,在教會找不到討論空間。教會對年輕人不回應、不討論不處理,以至下一代無法在教會裡找到答案,就只能向社會尋求。結果有許多信二代加入了共產主義運動,離開教會和信仰。
我觀察到其實今天美國的華人教會也面對同樣問題,大部分華人教會很少正面回應年輕人關注的議題,例如大選中反映出來的社會分裂問題、同性戀婚姻運動、反墮胎議題、種族主義議題、社會主義議題等。父母基本上也不在家中討論,而公立學校中的價值取向當然與大多數福音派教會以及上一代基督徒的價值不同,這就導致了年輕人的出走問題。華人教會普遍面對著留不住下一代的挑戰,當然當中也有語言和文化的原因,但是主要是沒有黏合性的信仰傳承。年輕人在教會裡找不到答案,就會去世界中尋找。
上一代當理解與聆聽新時代,及身體力行活出信仰
董:面對教會中年輕人的出走,歷史好像不斷重覆,你會否有什麼建議?
朱:我與我的孩子也面對挑戰,面對著信仰、文化和關係的斷層,也看見教會的父母感到孩子背棄信仰,但其實真正的議題是父母長期無法與孩子對話。我們要瞭解下一代與我們不同的成長環境以及他們的核心價值,這樣會較有利於我們作出恰當的回應。現在在大學的年輕一代已經是00後這一代,而其實很多商業機構已經做了許多針對00後消費習慣的調查給我們參考。我認為信仰的傳承要建立在尊重、聆聽和對話的前提下進行,比較不適合命令和灌輸的。
其次,我自己認爲信仰的傳承責任在於父母,而不是孩子,也不應該一昧地交給教會。因為小時候在沒有其他價值觀影響下,就是在父母的文化下成長。信仰傳承的關鍵是家庭,而不是教會,所以衡量信仰傳承不是有否穩定參與教會聚會的表面行為,而是在一個敬虔的家庭中父母有好的榜樣,孩子便會模仿和活出信仰來。
我在中國教會服事的經驗中,教會第二代的流失非常嚴重,就我所知,基本上第二代基督徒進入大學後的流失率達到80%。很多父母是第一代基督徒,他們是結婚或有孩子之後,才成為基督徒,所以信主後根本沒有人教他們如何傳承信仰。
父母的榜樣對信仰傳承的重要性
董:在信仰傳承上,有沒有什麼方法或資源可以推薦?
朱:我最近看一本書,由卡拉.鮑威爾博士和查普曼.克拉克博士著作,台福傳播中心出版,名叫《甩不掉的信仰:將信仰牢牢黏住下一代的良方》,英文是《Sticky Faith: Everyday ideas to build lasting faith in your kids》。當中提及如何把孩子和信仰黏在一起,關鍵是內在價值而不只是外表行為,不是有沒有參與主日學和主日崇拜,而是孩子的行為模式和價值觀有沒有在家中經歷合乎聖經的改變。
書裡面特別提到在家庭中,父親在信仰傳承是關鍵角色。若與父親關係親密,信仰傳承的成功率會增加25%,若只與母親關係親密,成功率只會增加1%。我認為這不只是數據,而是上帝在家庭中賦予男人這個權柄。
董:在美國教會的事奉經驗中,我也體驗過不受傳統限制可以自由發展聚會形式的時期,但後來慢慢發現在完全脫離大公教會的傳統下培養出來的年輕人,他們很可能只能在在原有的群體生態生存,當他們離開本身的信仰群體,搬到其他地方生活,離開信仰的比例也很高。
值得採訪中國牧二代如何面對價值衝突
董:建議未來的使命門徒podcast可以訪談誰,或談什麼樣的主題?
朱:我認為可能一個不太清楚的方向可能會更吸引人,我自己會更期待下一集會訪談什麼人選和內容,讓人感到興奮。
如果是信仰傳承的話題,我覺得中國的牧二代會是一個值得訪談的對象。他們是很特別的群體,當中也有不少走上牧會的道路。他們可以分享在周圍世界文化和同輩影響中如何傳承信仰,因為很多中國教會的信仰傳統和所處的社會文化價值完全相反,也就是說他們在傳統與當下處境的碰撞下,屬靈生命如何仍找到生存之道。或許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上帝在不同世代中的工作。
現時流行說「一代不如一代」,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每一代有他們的特質,反而是上一代要調整眼光。我不是說下一代沒有問題,而是很多問題是由上一代的責任。以我對後現代文化的理解,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是反傳統或反信仰,而是反對上一代對傳統的定義。真理是不變,但講述真理的方式可以很多樣。我認為不是下一代不如我們,因為上帝在每一代都要興起、得著祂要得著的人。
文字記錄:蕭紫楹姊妹
編輯:曾伊翎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