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全使命

過去幾年,全球極端氣候頻頻出現,氣候與生態危機已不再是理論,而是我們真實在經歷的現況。關懷上帝所創造的地球,也是教會所領受的整全使命之一!本集邀請到長期在基督教生態保育組織「磐石加拿大」(A Rocha Canada)及「磐石國際」(A Rocha International) 服事的趙汝圖傳道,來談一談關懷生態與作主門徒之間的關聯,以及作為基督的門徒,如何在生活和教會中具體實踐生態關顧。
一場疫情,為這時代帶來猛烈的劇變。生活形態之改變、商業轉型,教會生態與也不得不緊隨而變。 回溯教會歷史,深刻的疫情曾經為宣教運動留下過怎樣的痕跡與轉捩點?以古鑑今,同樣在疫情時代下的莫拉維亞宣教運動,對於今天後疫宣教有何話要說? 而從國際視野之下,宣教運動的前景是否浮現了不一樣的脈動?不同地區華人教會所面對的挑戰是何樣的?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遇見各種挑戰。李適清博士原是會計專業,在北美參加專業人士團契時奉獻自己為主所用;隨後回香港創業,在上帝的詰問「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中走上神學研究、投入職場神學領域的路。過去12年的職場(工作)神學教學與研究當中,她發現職場基督徒遇到最實際的問題其實是「關係」。本集節目中她分享了最近甫出版的新書「駕馭工作」,也回答了「如何在牧養與工作效率/果效當中找到平衡」、「營商宣教的困難是否在於過度看重方法而忽略工作者?」這類的尖銳問題。若想知道關於工作與信仰關連的各種討論,別錯過本集的對談!
曾老師中學時曾著迷於物理與數學世界,驚嘆於上帝設計的邏輯和創造,因而大學選讀物理系。但遇自然科學老師們反基督的言論、及當時處境所遇到的苦難挫折而轉彎。與哲學相遇出於上帝的帶領,也藉著哲學領域的思辯,找回了對物理、音樂等秩序的熱情,繼而往神學領域發展。他認為神學應該和其他學科產生連結,才能回饋使神學院的教學具備更完整的世界觀:把信望愛的價值帶到唯物主義的世界中。在本集節目中,曾老師提出了各領域之間和神學的奇妙對話,也給想更進一步讀神學的聽眾們中肯而實際的建議,值得您聆聽思索咀嚼!
如何用「創造、墮落、救贖、新創造」和「5P」的思維框架審視各行各業?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工作?是按世俗的標準論成敗、看果效,還是問「我們對福音忠心嗎?」。職場宣教是帶著「福音使者」的身份「走到哪傳道哪」的精神。而背後是一套完整的基督徒工作觀和宣教觀,快來聽聽廖弟兄如何帶你從「wow」到「how」吧!
約翰·派博牧師曾寫道「我們宣教,是因為萬國的敬拜還沒有發生」。「萬國」將會如何敬拜?只有我們熟悉的「讚美之泉」和Hillsong,還是各有獨一無二的方式?除了音樂,還有什麼藝術形式可以使人朝向神?藝術表達和生命轉化又有什麼關係?所有藝術是否都能為神所用、世界通行?各地教會該如何將藝術融入的宣教實踐中呢?「民族敬拜學 Ethnodoxology」將為您解答以上問題。 聖經說,我們要用「心靈誠實」敬拜,心靈的轉化才是宣教的核心。敬拜,當用「萬國」的心靈的語言!來聽聽潘傳道生動的分享吧!
你害怕失敗、被拒絕嗎?因創業失敗而起的100天「拒絕」療程,演化為瀏覽量900多萬的TED Talk「我在被拒絕的100天裡所學到的」。這一舉反其道而行,反而正面回應了我們共同的恐懼。背後,從信仰的角度看,有怎樣的智慧?詹姆·柯林斯曾說「優秀是卓越之敵」,如此逆襲般的成功給在職場、創業中的弟兄姐妹怎樣的洞見?崇尚謙卑的教會該如何看待影響力?什麼是真正的謙卑?謙卑與驕傲是什麼關係?快來點擊收聽,讓神透過蔣甲弟兄的勇氣來啟發你吧!
宣教士是種職業嗎?宣教只是靠1%的人衝鋒陷陣?吳牧師說門訓是帶出靈性、情緒、關係和使命的全人重塑,最終走向宣教。他的「門訓之旅」是帶著由廚師、魔術師、殯儀師等組成的短宣「師隊」,讓各人從自己專業獨特的角度與人連接,多元合一,全民皆兵,見證福音。一切職場皆禾場!來聽聽年近古稀宣教熱情卻絲毫不減的吳牧師分享他的經歷吧!
在文化差異與西方國家相距甚遠的非洲,到底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關係?面對對管理和架構沒有具體概念的當地人,該如何有智慧的與他們建立信任關係、設立有效的機制一起同工?回報系統、年度預算控管、期待管理是否可以套用在非洲處境?從「為父的心」到實踐的操作,讓我們來聽王亞辰牧師的分享。
從龍的傳人到主的門徒,從無神論者到教會的牧者,從共產主義者到福音主義者── 他,是海外宣教士結出來的屬靈果子。自稱來自紅色國家、紅色家族的龍降恩牧師,是中國家庭教會85後的牧者,17歲在大學認識基督,被主寶血洗淨,及後在中國大陸牧會、念神學,再到香港和美國深造。 這一集,他將與我們分享三地在神學教育方面的差異與洞見。他透過學習反思和自身經驗的文化衝擊,指出東西方在神學、教會、信仰核心所面臨的危機。而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影響底下,龍牧師觀察到世界各地年輕人的特質愈趨同化,社會衝擊、心理疾病與家庭缺失導致青年流失,已成為普世教會所面對的共同議題。 面對世代與社會的種種挑戰與危機,基督門徒該如何堅穩信仰、昂首面對? 「真正的神學家被塑造是因着生與死的考驗、印着火一樣的試煉,而不只是思辨和學術。」龍牧師在訪談中引用路德的提醒,寄予普世教會以生命跟隨基督,決心擺上一切!
城市貧富差異的悲哀、第三國家遍地貧窮的傷痛,這一幕幕的情景搖撼了怡涵的心,聖靈從此把她的心與非洲繫上不解之緣。 在台灣出生長大,到香港讀語言學,畢業後卻沒有留在城市發展。一個九零後女生,毅然前往非洲,上帝於是為她開了一條與別不同的路。她投入關懷非洲婦女的愛女孩計畫,隨著計畫規模成長,最終發展成「愛女孩國際關懷協會」(Love Binti International)。從教導當地婦女製布衛生綿到翻新學校、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等,致力從農業、健康、教育各層面服侍非洲婦女。 一個在物質豐裕地方成長的年輕女生,如何能跨越地理、種族、語言,從熟悉的範圍跨進全新而充滿挑戰性的旅程?是什麼原因讓她能突破自我限制和攔阻,以行動見證基督的愛? 這一集,她將與我們訴說展開服侍的心路歷程。也同時分享她走過臺灣、香港、英國、非洲等多個城市的文化與信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