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86 訪談教會青年思考的健身房Podcaster毛樂祈弟兄:「經濟的人」與「敬拜的人」
嘉賓:毛樂祈弟兄(教會青年思考健身房Podcaster)
主持:董家驊牧師
從白領到藍領到開啟Podcast的生命旅程
董:2022年8月19日世界華福中心舉辦「上帝呀,我不想努力」的職場使命門徒直播聚會,這標題聽起來很消極也很負面,甚至對當代社會環境有些批判,但並不是針對個人或單一組織,而是我們無形中受到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影響,無論是個人或甚至教會群體都不自覺受到這脈絡的影響。今天我們再一次邀請當天其中一位講員,也是Podcast「教會青年思考的健身房」主持人毛樂祈。我們要繼續那天聊的話題,在資本主義社會主導我們生活各層面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跟隨耶穌並且在職場實踐使命。請先分享你的生命旅程,如何從大學工程相關學系,畢業後在校園出版社當編輯,之後移民到美國,到今天經營的Podcast。
毛:我從小到大都是基督徒,在教會服事、參加詩班、帶敬拜等,在學校時成績也算不錯,但有段時間在上海工作當業務,卻非常不順利、非常痛苦,覺得自己被捲入很大的資本主義競爭風暴中,過去的工作經驗、努力讀書完全無法在工作上展現出來。但那時信仰也沒有給我力量,除了告訴我上帝愛你這種慰藉外,也沒有太多的幫助。後來在一次機會下,我去了神學院讀書,其中一門課為「Capitalism and Christianity」,中文為「基督教與資本主義」,那時我眼界大開,原來基督教可以跟資本主義這樣對話。神學院畢業後,我開始寫書,後來不小心就變成了編輯。從我的幾本書即可看出資本主義一直是我關心議題,如《小老百姓神學》,就會看到我對資本主義的解析或者批判。
董:我一開始認識你,是從你的書開始,其中一本關於教養的書,我那時讀得很激動,覺得幾乎把自己思考的都寫了出來,因此我對你印象非常深刻。後來又寫《厭世代的工作成長學》,最新一本書為《我的人生施工中》,分享搬到美國後開始學做基本裝潢、木工等心路歷程跟體會。其他人努力從藍領進到白領,但上帝好像帶你走一條很特別的路,讓你經歷不同的藍領、白領生活方式,這就呼應你背後對資本主義的反思、批判跟對話。那幾年前搬到美國後,你的人生如何變化,以及如何開啟這Podcast?
毛:因為我太太工作關係,我們全家來到美國,而我也離開出版社。但來到美國即使語言再怎麽好也不太容易打進主流社會,或了解他們主流社會脈絡等,加上剛好是Covid期間,一時在教會也沒有找到適合的服事或小組,但讀書是我自己能比較掌握,並且為他人閱讀一直是我的動機,因此就開始這Podcast,每集和一位朋友聊一本書裡的內容,與朋友對話,也和書的作者對話。
職場使命跟資本主義的關係
董:我覺得這件事情很有價值,因為很多書某種程度需要一些導讀,幫助我們進入它的脈絡,進而更好閱讀,很多寶貴的書如果沒有適當的導讀,或者是一個引路人的話,很容易讓人望之卻步。剛提到讀神學院時,資本主義與基督信仰這門課對你很大的啟發,而今天談職場使命門徒時,也不能跳脫職場受到資本社會的影響。想請你針對這議題多說明,為什麽職場神學、職場宣教、職場使命跟資本主義無法脫離關係?
毛:因為這就是目前主導整個社會的宏大趨勢,即使在中國也很難跳脫資本主義的運作,因此如果不了解資本主義的優點和缺點,在職場使命中就不曉得怎麽發揚它的好處,或是怎麽去阻止它的惡,就是沒有辦法真正做一種有效的使命。
董:八月那場直播時,你提到一本書《欲望經濟學》,後來我們教會小組在討論下一本書選項時,有人提出這本書,那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本書很棒,但我不確定我們讀起來是不是能夠讀懂」,我老婆還說「你是嫌我們的程度不好嗎?」,當然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這本書很棒,但進入障礙稍高一點,因為一開始談一些比較哲學的神學互動對話,可否請你介紹《欲望經濟學》這本書?
毛:這本書名其實很清楚,《The Economy of Desire: Christianity and Capitalism in a Postmodern World》,英文副標為「在後現代世界中的基督教與資本主義」。基本上談經濟學不是中性、不是中立的,而是在塑造人類的欲望。這點應用在使命門徒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資本社會也在塑造它的門徒,它塑造的力量可能比教會還強大很多。所以當我們談使命門徒,就要清楚知道我們到底在被誰塑造,這個塑造力量到底是如何影響。之前有位作者James K. A. Smith提到「we are what we love」,中文為「欲望的門訓」,也就是說人類基本上是被我們的愛所決定,作者特別想要挑戰過去比較理性思維的教會門訓,欲望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力量,塑造了欲望等於塑造了這個人,而這就是塑造欲望的資本主義。這本書比較困難的是在前兩章,這兩章提到兩位後現代哲學家,分別為傅柯和德勒茲,但我想作者刻意要跟後現代的哲學家對話是因為書系分類關係,雖然進入障礙高一點,但努力讀完的話還是會有收獲。
何謂後現代資本主義
董:現在的中產階層對於資本主義看法比較偏中性,有時候覺得是正面的,因為資本主義帶給今天社會、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可以享受高度的物質文明生活。但一般想到後現代,主要就是相對主義、甚至是虛無主義,相對來說較負面。但這本書作者卻用後現代先來解析資本主義。是否可先用一般人聽得懂的語言來解釋後現代資本主義,另外這作者是如何用後現代來批判資本主義?
毛:跟資本主義對立的是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我們知道不太成功,也造成很大的危害。但資本主義真的比較好嗎? 贊同的人會回應不但成功且挺有效。的確,我們直接收取各種好處,我們現在能夠透過科技在這邊對話,其實都是資本主義在推動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但身為一位神學家,就不能只站在實用主義角度看事情,尤其講到門徒訓練,就須思考到底資本主義在塑造我們什麽欲望,如果它塑造的欲望跟基督信仰是悖理的,或造成人類痛苦,把人當成奴隸在使用,難道我們不該去挑戰嗎?這也是為什麽需要談到後現代的原因。老一輩的經歷過戰後經濟成長這波浪,但現在年輕人面臨房價堆高,近期資源也都採集差不多,加上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他們當然會從另外角度問資本主義對我們來說到底是什麽?覺得在這世界好痛苦、好無奈。我們對後現代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覺得它只是一種模式或一種意識,但它其實也是很多元、很多風貌。這些哲學家的確也提出很好的批判,而且這樣的批判在基督教裡是比較少見的。
董:可否簡單介紹後現代主義,後現代的思潮不完全負面,它也帶來正面意義,那正面意義是甚麼?
毛:James K. A. Smith有一本書叫《與後現代大師一同上教會》,提到後現代就是「解構」科技跟資本主義的宏大趨勢,另一個方式解釋後現代是指現代的延伸,或者是超運算(hyper mathematics),也就是更現代地去批判現代以科技、以經濟至上的意識形態,而這樣的批判在教會裡較少被注意的。
資本主義門徒vs上帝的門徒
董:我有個習慣,就是訪談前我通常會看一些跟訪談者不相關的書,這可幫助自己跳脫不同面向來訪談。今天早上讀的書叫做《No Shortcut to Success: A Manifesto for Modern Missions》,就是對於現代的宣教沒有所謂速成的路,現在在宣教工場有個很紅的推廣運動叫做「Disciple Making Movement」,大量強調數字、增長速率多快等,並不說這不好,但這可能過度地把「教會成長」用數字來做一個標準,幾個月內一定要增長,幾個月內要建堂才是一個健康的教會等。但這作者認為即使提倡這運動的背後動機是出於愛,渴望把福音分享出去,渴望更多人認識耶穌,得到上帝的拯救,但當過度用數字來衡量一切,甚至不斷追求數字成長時,無形中信仰和福音的核心就淡化了。
毛:來美國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工作,雖然我知道我在家裡做很重要工作,我陪伴孩子,帶他們做一些很有創意的事情,去種花,修房子等。但沒有收入感覺就決定我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即使我心裡知道我不是沒有價值,我知道上帝愛我,太太也愛我,但很容易把這些東西不知不覺結合。我們在做事工也是一樣,我知道做Podcast是我的恩賜,是我樂意做,但我還是會受到多少人收聽的影響,心情也會受收聽人數多寡影響,所以這概念是無所不在。教會如果沒有很刻意地去意識這存在,我們很容易抵抗不了。
董:我們在做的使命門徒Podcast,我們也會看背後的數字,會了解每一集實際狀況的反應,這些數字重不重要?某種程度也重要,因為如果沒人聽,就達不到自己起初的意義。但真的要追求那數字而被牽著走嗎?如果真的要追求數字,我們也明白可以透過一些方式,如下一些聳動的標題,或做些噱頭來刺激數字。但如追求數字是終極目標的話,這就抵消、違背起初的初衷。所以應該不斷提醒反思是在做資本主義的門徒,還是做上帝的門徒。
毛:教會門徒訓練或傳福音時,如果是被背後數字驅動,很容易把被傳福音者當成我們的工具,在資本社會裡最大的危害就是我們把人都變成了工具人。
董:《欲望經濟學》這本書的作者Daniel Bell提到我們不應該做一個經濟人,而是一個敬拜的人,我們真正的渴望是與上帝合一,找到真實的家得到安息與歡愉。另外作者也提到對貪婪的定義,我們常說貪婪是萬惡的根,聖經也這樣批判貪婪,貪婪的本質就是即便足夠卻還想要更多,更延伸地探討是從積極的角度來看貪婪,認為貪婪是財務和服務未能按照上帝賦予的目的流通,也就是說我們沒有按照上帝給我們的恩典、恩賜的目的讓它流通,而這流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增加自我的價值,而是促進群體之間關係的連結、交流與合一。我們傳福音時候可能做一樣的事情、用一樣的方法,但背後的動機可能不同,有些是處於焦慮,有業績壓力;有些真的是處於渴望這個人能夠得到福音的好處。
毛:作者另外談到屬天的禮物、天國經濟,不管是救恩或任何物質,甚至我們呼吸的空氣,使用的乾凈水,這些都是白白得來的。可是在資本社會眼光下,我們看到世界的透鏡注定就是缺乏,有了某些東西卻還覺得不夠。有了車子,還要更快的;有了房子,還要更大的,所以失去從上帝創造豐盛的角度去看世界。
屬天的禮物是永不缺乏
董:我們在講的並不是一個很抽離的東西,因為資本主義真的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所以不是只要問資本主義有沒有效,如果作為一個推動社會經濟的成長,它的確是有效的工具,但這本書探討是它對人類做了什麽。即便在當中抗拒,但如問我孩子的教育,我覺得也沒有辦法完全抗拒這種大趨勢,想到孩子的未來,想到所居住的社會未來,還是很容易用經濟、用科技的發展來衡量或來設定追求的目標。那這本書裡,如你剛提的天國屬天的經濟概念,是否還有提供其他具體建議或出路?
毛:作者最後提到以一點一滴去改變現有習慣,比如打電話取消計息賬戶,或去了解所謂公平價格,或買東西看標籤了解出產地等。這本書不僅講資本主義,其實背後是個神學。剛剛談到他對人的假設是一個經濟人,欲望是永遠達不到滿足,是一種缺乏的人。但基督教講的是一位豐盛的上帝,我們是一位敬拜的人,我們是有祂形象的人。所以作者對比兩種神學,而我們就是在所謂資本主義的神學當中,作者讓我們看到基督教給「人類的興盛」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洞見。我相信這給我們很多的機會去把它展現出來,所以即使對每個人來說沒有很清楚的答案,但大家如果願意去思考,我們是可以產出跟這個世界很不同的想法,如果對資本思維不滿,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麽事情,我們可以創造一些什麽不同的東西。
董:這本書的作者提供的一些建議其實就當作一個參考,因為這些具體的落地都需要在一個脈絡下,如果所爭取的社會本身並不看重公平貿易,買不到公平貿易產出的東西,那這些建議就很高空。當資本主義不斷用稀缺性來驅動我們,威脅這世界資源是有限的,如要過更美好生活就要獲取和掌握更多資源時,作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視野來看待生命,讓我們了解這不是上帝創造世界的本向,也不是上帝呼召我們所過的生活,而是我們爭取前,就已經領受源自於上帝豐盛的禮物。這本書提醒讓我去思考,上帝已經給我是立即可分享的事物,不用先去如何爭取才能夠分享的。其中一項就是時間,每個人的時間有限,如果爭取十分鐘的注意力,這十分鐘就不見,不會創造出更多的十分鐘,所以媒體產業就是在競爭人有限的時間,是一個零和遊戲。但當我讀這本書時,從禮物的觀點發現我最寶貴的就是我的時間,我要決定怎麽使用我的時間來陪伴上帝呼召我去愛的人,包括我的孩子、家人、教會的弟兄姐妹,而這不用等到我賺到一定的錢才可以做,是現在就可以做的,這部分對我是一個很真實、深刻的反思。對你來講,還想到哪一些呢?
毛:按照資本社會框架,不知不覺就會對人貼上標籤,或對做工的人或在餐廳服務的人,就會比較不熱情。當我們把自己生命當禮物時,我在工地工作時,我就不會以其他人是我的工人的態度對待他們,因為我被提醒他們也是上帝創造的人,反而可以跟他們建立友誼。相對下,如果在工作中,老板壓榨我們,不把我們當人,但我們能不能抗拒這壓力,不把這惡勢力繼續擴大,反而可以善待公司秘書或是清潔的阿姨。至於教會整個群體可以用另外不同層面去思考,比如現在全球暖化,很多人因此受到很大的傷害,特別在第三世界的這些國家,在經濟的狀況更差的情況之下,容易引起戰爭,但其實教會很少談到這話題,那教會群體是否可一起做恢復與塑造世界的關係。
董:我最近在讀另外一本書《The end of burnout》,這是美國一位哲學教授寫的書,他會寫這本書的原因是他自己在教書的過程當中他burn out,作為一個哲學教授,就想要探索背後的原因。最後他的結論很有意思,真正的原因是我們賦予工作過高的期待、意義跟價值,也就是現代社會把我們存在的意義都用我們的工作去衡量,而這工作有沒有價值就是跟資本主義綁在一起。但作者說唯有當我們不把工作當作終極價值來源時,我們才能真正享受工作,並有意義的工作。作者在這本書裡以本土修道會當作例子,他發現這修道會的burn out rate接近是0,關鍵在於這些本土修道會的修士,他們白天都有自己的工作,有會計師、律師、清潔工等不同類別,但晚上回到修道院後,他們彼此接待、彼此相愛,並不會因為是律師或是會計師就被愛多一點,也不會因為是清潔工、開計程車的價值好像就少一點,而是大家都是被同樣的對待。所以工作就只是服務人群的一種方式,本身並不會帶來階級的差別。如果跟《欲望經濟學》這本書的作者做連接的話,其實我們能夠做的一切都是恩典,既然是恩典就沒有什麽好比較,而是我們如何用這恩典去服務上帝托付我們的人。而我們如何對待彼此的方式也不應該受到這個世界衡量的方式,而應該從天國的眼光來看待彼此的生命。
牧者與對資本主義感到無奈的社會青年相處之道
董:最後一個話題想討論的是,你在教會裡長大,也沒有離開教會,也相信教會群體的重要性,及相信生命被很多牧者所影響跟塑造。但現在很多年輕人感覺這世界很累,來到教會也很累。但相對牧師也很累,整個牧養文化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也不是牧者願意的,沒有一個牧者當時回應呼召時,是要一生要追求教會成長、要追求事工CP值最大化等。就如同年輕人一開始投入職場也是帶著熱血熱情,不是要追求自己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可是被整個大環境消磨後,最後感到挫折。牧者其實也是這樣,但牧者必須站在原本位置上,還是需要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所以現在的牧者也覺得很無奈,那到底出路在哪裡,是否有提供給牧者的建議?
毛:我自己沒有在堂會當牧者,不敢提出甚麼建議。但我覺得現代的牧者可以多給一點情感上的需要,也就是敢於分享自己的破碎及脆弱的一面。另外一方面,使命門徒這概念還是很重要,不要把信仰責任都堆到牧者身上,我們每個人都是門徒,要學習在職場中分散牧者的壓力,甚至其實牧者也需要我們的牧養。
董:職場人士需要牧者給的並不是更多職場的建議,而是當一個傾聽者、一個同理者,不斷提醒活在更大、更美的故事下。也許牧者沒有答案告訴你下一季到底該擴展市場還是守住市場就好。但當一個人準備好跟另外一個人敞開生命的交流,其實雙方都感覺到被彼此餵養,這是一個很美的關係。這不是某一邊的責任,而是共同群體的責任,大家坐下來一起交流,很坦誠的分享彼此生命中的壓力、生命中的疲倦,再從福音中一起探討在不容易處境中如何一步步地往前走。另外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想像力,在上帝的啟示中想像教會可以成為甚麼樣的群體,可以如何活著,讓其他人看到盼望,甚至看到教會背後豐盛的上帝。
毛:當我們彼此看待是禮物,接納情感,彼此饒恕,願意慷慨的給予,這樣的群體是很美、很吸引人的。相信福音是這樣子展現出來的。
董:謝謝樂祈今天的分享,樂祈每一、兩周在Podcast「教會青年思考的健身房」跟不同人談書,如果是你是喜歡閱讀的人,也非常鼓勵大家去找這Podcast來聽。
相關資源:
1.《小老百姓神學》,毛樂祈
2.《厭世代的工作成長學》,毛樂祈
3.《我的人生施工中》,毛樂祈
4.《欲望經濟學》,丹尼爾.貝爾二世 (Daniel M. Bell Jr.)
5.《與後現代大師一同上教會》,史密斯 (James K. A. Smith)
6.《No Shortcut to Success: A Manifesto for Modern Missions》,Matt Rhodes
7.《The end of burnout》,Jonathan Malesic
文字記錄:陳佳伶姊妹
編輯:賴威慈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