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標題:Seeing God at Work: The Beatific Vision and the Workplace
回顧職場神學有關的基本概念
由世界華福中心發起的第二次MDW圓桌會議於2022年4月7日舉辦完成。本次會議依然榮幸的邀請到溫哥華職場轉化學院主席及創辦人、維真神學院職場神學退休榮譽教授保羅.史蒂文斯(Dr. R. Paul Stevens)為我們講論「在職場中經歷屬天的福樂」的觀念。史蒂文斯博士目前也作為溫哥華職場轉化學院(Institute for Market Transformation,簡稱IMT)的主席及創辦人,持續地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文章介紹職場神學的各個面向。
史蒂文斯博士首先回顧職場神學有關的基本概念。帕金斯(William Perkins)認為:「神學是研究如何活出永恆受祝福的生命的一門科學」;以此為基礎,史蒂文斯博士認為「職場神學」則是「一門研究如何蒙福地工作到永恆的科學」。而在職場神學當中,我們同時需要「頭腦」(Head)、「心靈」(Heart)和「雙手」(Hand)的整合應用,意即普世教會各個宗派傳統的共同參與。[1]
何謂「在職場中經歷屬天的福樂」(The beatific vision and the workplace)?
職場神學過去時常在神學院備受冷落,被視為次要、應用性的學問。然而史蒂文斯博士認為職場神學和其他的神學一樣重要,都是為了讓我們在今生認識神、辨認出神在地上的作為(Seeing God at Work),並使我們能參與其中的學問,即今天我們所談論的主題── 「如何在職場中經歷屬天的福樂」(The Beatific Vision and the Workplace)。
此所謂「屬天的福樂」英文為Beatific vision,更正式的翻譯為「榮福直觀」,此概念常見於天主教、東正教、路德宗與衛斯理宗當中,其意為「人得以直接與神面對面、全然的認識神,並且得以蒙受至福」。在過去,這份祝福常被認為是死後才得以實現,但在職場神學中,史蒂文斯博士相信我們在今生即得以窺視到這份祝福的一部份,意即透過我們在職場經歷中所有的元素,從中辨認出神的同在。
在職場的各方面看見神
為了說明我們在職場中的工作,確實和「看見神」密切相關聯,史蒂文斯博士依序列舉幾位神學家與自己的研究。首先是法國神學家依路(Jacques Ellul)透過傳道書的信息揭示「如果你甚麼都不做,那你將不會明白神的作為」的真理;[2]英國神學家德瑞克基德納(Derek Kidner)將詩篇的信息詮釋為「(人類在工作時)身為創作者,所做的不過是透過工作去觸發神所創造的奧祕—『使受造物有新的生命』」。[3]最後則是史蒂文斯博士自己在約伯記、詩篇和自己在世界各地旅行的經歷中,明白神以大自然顯現祂奇妙、人所無法測透的作為;在福音書中則在耶穌所行的神蹟奇事中看見神。但除了奇妙的大自然和神蹟奇事之外,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也看見神嗎?
史蒂文斯博士認為,我們在以下的幾個職場的經歷中,都能看見神:
- 神在我們「工作」的行動之中
- 神在我們與同事的關係裡
- 神在工作的掙扎和痛苦中
- 神在我們領受創意以解決問題、服事鄰舍的過程中
- 我們本身就是聖靈的殿,每天活著都是在體會神的同在
然而,相較於能全時間投入所謂「神聖活動」的全職傳道人、宣教士,對於職場的基督徒而言,我們每天忙碌於工作,到底要如何從當中辨認出神呢?
活出「聖禮的合一」的生活方式:禱告即工作、工作即禱告
在中世紀時,天主教會中即有人開始提倡所謂的「混和型態的生活」(mixed life):意即結合沉思默想(瑪莉亞)與積極行動(馬大)的生活形式。大格里高里教宗(Pope Gregory the Great)更是提出一種激進的「聖禮的合一(Sacramental Unity)」的生活模式。[4]他認為世上所有職業(不分聖俗)、職業中的所有要素(滿足我們生活所需的物質、與同事的關係、每天工作規律中的單調與勞苦),都能成為我們經歷神、認識神的媒介。
禱告即工作,工作即禱告
史蒂文斯博士進一步透過本篤會的格言「禱告與工作(Ora et lobora)」闡述我們如何經歷這種合一的生活。他提出「禱告即工作(Ora est labora),工作即禱告(labora est ora)」,意即「禱告」不只是單指禱告的行為本身,更是一種凡事倚靠神的生命態度。當我們以這種態度在職場中工作時,我們的工作即是獻給神的禱告。在此史蒂文斯博士再一次以約伯為例。他提到約伯的三位朋友與神的關係,較近似「由上而下」去「議論神」的神學家,然而約伯則是「由下而上」的「向神禱告」,而後者才是被神所稱許的。像約伯這般,不是議論神,而是與神對話的生命,正是活出使徒保羅所謂「不住的禱告」。
在今生確實就能部分地「經歷屬天的福樂」
尼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認為,當我們擁有屬天的眼光,就能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元素看見神、認識神,並且得以在今生就經歷到部分屬天的福樂。[5]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則提到,我們目前能看到的確實不夠清楚,但也能透過「不住的禱告」辨認出神行動的軌跡。
最後史蒂文斯博士透過《倡議者》期刊中的文章作結:「當我們擁有屬天的眼光,體會到這個眼光乃是來自一份欣賞、並擁抱日常每個細節中的愛,就能讓這份愛來救贖平凡勞苦的日常生活、與我們的全人,也因此能夠在工作的行動中、與同事的關係裡、掙扎與痛苦中、以及領受創意以解決問題、服事鄰舍時,確實地看見神、經歷神![6]」
李適清博士回應:在日常勞苦中敏銳神的同在
史蒂文斯博士分享後,首先由李適清博士(Dr. Jean Lee,中國神學研究院主恩澤森教席副教授神學科教務長)回應。李博士以以下兩個例子回應。首先是,我們如何在日常工作的掙扎、痛苦甚至不公義中,看見神、經歷神?
第一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大企業中的清潔人員,每天盡忠職守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照著規定一層一層樓打掃。有一次,一位經理要求她改變她的打掃次序,被這位清潔人員拒絕,也因此遭受這位經理的冷落與忽略。即便如此,她仍有禮的每天向這位經理打招呼。她堅守著「因爲我是基督徒,這是我為主所做的工」的信念來見證上帝!
第二個故事則是受雇於篤信佛教的老闆之下的一位姊妹。她需要在公司中參與部分和廟宇有關的專案,並且許多時候與老闆產生價值的衝突,這一切都令這位姊妹工作時活在痛苦與困惑之中。然而同時,她與同事經營了一個長期、穩定的禱告小組,並且每年聖誕節一起在辦公室大廳報佳音長達七、八年。在這個姊妹的工作歷程中,痛苦與恩典是並存交織的,教會的弟兄姊妹與牧者往往只看見恩典的部分,卻忽略陪伴、理解痛苦困惑的部分。
因此,李博士提醒今日的教會,需要幫助弟兄姊妹發掘這些工作中的恩典軌跡。牧者需要裝備並牧養會眾,學習聆聽、分辨個人故事中神的同在。同時弟兄姊妹也需要彼此提醒,鼓勵彼此度過黑暗掙扎的時候。
陳敏斯教授分享:靈性操練培養── 在生活中連結上帝
針對史蒂文斯博士分享「在職場中『可以』看見神」,陳敏斯教授(Professor Natalie Chan,香港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總監)則回應「『如何』幫助弟兄姊妹在職場中看見神」。在此她特別舉出自己近年來向天主教所學習並實際操練的「聖伊納爵神操」。聖伊納爵神操為一種在神的同在中自我反省、覺察的屬靈操練,其重點在於不僅要反思日常經驗的表象,更是要使用這些經驗作為素材,以深入自我內心,察覺內在的心靈動向。透過反思的過程,讓神改變我們的內在,並培養一種在日常生活中辨認出神的心意的眼光。
對於忙碌的職場基督徒而言,或許我們沒有大量操練的時間,但我們每天可以至少撥出十五分鐘進行簡單的自我反省。有意識地讓神帶領我們回顧過去一天的經歷,並為未來一天祈求神的同在。
必須重新了解應用及實踐神學的重要性
陳保羅弟兄(活傳國際 Go Live Serve (GLS) 同工):
回應Paul提出的「為何實踐神學像是神學院中的灰姑娘?」此問題,陳保羅弟兄認為在求學階段,學生都知道基礎科學諸如數學、物理、化學等非常重要,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學習。然而這些基礎科學,若沒有被轉化為可被應用的知識,他們就與我們的生活失去連結,成為無用的知識。
陳弟兄長期參與在華人教會中,發現到過去教會其實不太知道如何幫助職場中的基督徒,去面對工作中的難題以及了解工作的意義,往往只會教導信徒「更多禱告、更多讀經、更多愛」等等。不過後來隨著基督徒諮商中心等應用性的專業開始出現,華人基督徒的信仰與生活變得越來越整全。
本次聽Paul和各位分享有關職場神學的信息,陳弟兄回應他再次發現神學在日常中被應用出來是何等的重要,因為日常生活才是我們生命中的絕大部分。因此我們需要重新了解應用類型的神學的重要性!也非常感恩透過華福開始推動「職場使命門徒」運動,使我們再一次反思這些重要的議題。
屬靈生活即日常生活
拿督黃傳發(UCSI集團創辦人):
回應Paul的提問:「有關基督徒的行為可以彰顯神的這個觀念,有何機會與風險?」 拿督黃傳發認為這個議題如同雙刃劍,我們必須有意識自己在職場該活出怎樣的生命以彰顯神的榮耀。然而有時基督徒太過渴望展現出好的一面以做見證,卻忘記去依靠神的力量。但職場神學提醒我們,神在我們的職場與我們同在,我們不是孤單一人。因此基督徒與神的關係,與每天的日常生活、職場生活,並非是分離的,而是彼此契合的!日常生活應當就是屬靈生活,屬靈生活就應當是日常生活。
孔雷漢卿長老(「Called To Work職場使命」創辦人):
孔雷漢卿長老對於陳博士分享的「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神的能力」這一點非常有共鳴。孔雷長老和學生分享時,也提到類似的概念稱之為「屬靈的天線」── 基督徒需要時常把天線對準神,否則將錯失太多神的計畫與恩典!而基督徒屬靈的朝聖旅程中,其實大多數時間都需要面對每日的平凡生活,中文會稱之為「柴米油鹽」。但她認為是在平凡生活、柴米油鹽之中,那就是我們與神相遇的所在。
涂金生牧師(馬來西亞檳城心靈港灣浸信會牧師):
涂金生牧師對於分享中提到「禱告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禱告;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印象特別深刻。涂牧師表示,我們大多已經知道從神學家的角度怎麼看待這些問題,但特別想了解,到底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而李博士分享的兩個故事見證十分幫助他。事實上,在職場的弟兄姊妹組成了堂會牧師牧養對象中的大多數,因此牧者們很需要這些實際的例子去幫助他們。涂牧師也感謝陳博士的分享,提醒我們和神的關係,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刻連結上的。要職場的弟兄姊妹分別大量的時間親近神很困難,所以他們很需要被裝備這方面的知識與能力。
「如何」在破碎世界中實踐職場神學
廖泉添弟兄(新加坡職場基督徒網絡Marketplace Christian Network – MCN創辦人):
廖泉添弟兄從「在破碎的世界中跟隨神」的角度來回應。他談論到一個現象,在多數的華人教會中,我們尚未充分了解到今日人性與世界的破碎。我們還不太了解自己、不了解人與人的關係發生了什麼問題,同時這個時代存在著許多世代之間、性別之間的不公義,以及人類對環境的破壞等等的破碎。而這些破碎與我們的罪有關,因此也就和福音有關。過去華人教會對神的救贖可能理解得太狹隘,把福音的目標限縮在拯救個人的生命,可是福音其實也是為著拯救、醫治這世界各種形式的破碎。這些破碎是這世代所有人正在面對的重大議題,我們不能只「談論」職場神學,我們需要具體的知道「如何」在破碎世界中實踐職場神學!廖弟兄指出,過去似乎極少看到職場神學成功地在教會中實踐,期待我們一齊努力。
司徒永富博士(香港鴻福堂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司徒博士回應廖弟兄所提到的「破碎的世界」這個議題時,引用約伯記的經文,說到:「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見你」。他認為每一位有職場工作經驗的基督徒,應該都能對以下的經驗很快地產生共鳴,就是我們往往在職場中絕望的時刻遇見基督。而這段經文的前一節說到:「求你聽我,我要說話;我問你,求你指示我。」描繪出約伯不斷與神對話的生命,提醒基督徒如果和神沒有連結,我們難以在日常生活中辨認出神。下一節則說到「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司徒博士強調當我們與神對話,與神相遇,認識自己後,就會謙卑自己!
司徒博士在大學教管理學,管理學中有一個「彼得理論」,談論到人們會因為一些特質向上位升遷,但升遷到最後卻會抵達一個當事者能力無法負荷的位置,以致上司往往比下屬無能。司徒博士提到這個理論以勉勵自己、並彼此激勵:基督徒當認真面對上帝把我們放置的位置,即便我們能力不足,但我們能倚靠祂的恩典。
總結回應
史蒂文斯博士感謝每一個分享的人,每個意見、回饋與討論的都很珍貴、有幫助。尤其是每一個「如何」的問題,讓與會者可以進入很實際的討論。這些討論提醒我們面對現實──無論是透過靈性操練、或任何方式,今日的基督徒真的很需要被幫助,以在日常生活中看見神!
他特別感謝廖泉添弟兄提出有關破碎世界的議題。有人說過「人們往往是在貧窮、破碎中看見神。」但首先,他認為我們要先辨認出自己的貧窮,才能看見神在這一切當中與我們同在。
祝福在這過去一個半小時參與在我們當中、貢獻想法與意見的每一位,博士認為,在這裡交流想法,就是一種由下而上參與神學的方式。當然我們也需要從上而下的神學,否則我們將只是平凡的人類。但聖經中確實有許多由下而上、透過經驗與禱告認識神的範例。如同在新約中,保羅在他的宣教旅程中體會到因信稱義;彼得也在自己的經驗中了解到神所潔淨的,人不能當作不潔淨,以至於明白神在非猶太人中也工作。
約拿書也是一個人與神對話的奇妙故事。約拿的處境就像是:神呼召一個香港人,前往莫斯科跟普丁傳福音。大多數基督徒應該都會拒絕這個呼召而跑得遠遠的。但這就是約拿蒙受的呼召:去愛自己的敵人。所以他逃跑了。但在這個逃離呼召的旅程中,神甚至繼續給他機會,讓他向外邦的水手見證福音。最後,約拿還是被神帶回了尼尼微,心不甘情不願的傳悔改的信息,而他們居然真的悔改了!這個神蹟太奇妙,以至於最後約拿甚至向神抱怨:祂實在太有憐憫了。這個故事提醒了基督徒,我們所擁有的神,是一位如此有大能、奇妙、美善的神,以致我們對祂滿心的感恩!
[1]「頭腦和智慧」(Head & Mind)即依賴理性和邏輯的思考,是西方教會界慣用的方式;「心靈和靈魂」(Heart & Soul)則是在禱告中經歷和探索靈性的層面,是東正教/東方教會的特點;「雙手和力量」(Hands & Strength)則是指行動上的實際應用則是亞洲的慣用方式,反映出亞洲人注重實用性的文化。
[2] Jacques Ellul, Reason for Being: A Meditation on Ecclesiastes, trans. Joyce Main Hanks (Grand Rapids: Eerdmans, nd), 226.
[3] Derek Kidner, The Message of Ecclesiastes: A Time to Mourn, and a Time to Dance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76), 15.
[4] Chris R. Armstrong, “The Problem of Meaning and Related Problems: Four Voices in a Pastoral Theology of Work,” in Loftin and Dimsdale, Work, 206.
[5] 可參考 “Gregory of Nyssa: Becoming Human in the Face of God,” in James M. Houston and Jens Zimmerman, eds., Sources of the Christian Self;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ristian Identity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18), 146-167 (146).
[6] Bill Droel, Initiatives, February 2022